2003.06.02尖端科技軍事新聞54期
2003年5月22日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獨立專案組發表「中國大陸軍力報告
Chinese Military Power」研究報告。本研究案由美國前國防部長布朗(Harold Brown)、前太平洋美軍總司令海軍備役上將暨美國前駐華大使普理赫(Joseph
Prueher)及專案研究負責人西格(Adam Segal)領導66名解放軍安全問題、美國安全問題以及東亞問題等專家,對解放軍的各軍種、文職政府同軍方的關係、解放軍的戰略思維以及台灣海峽兩岸的軍事力量平衡等問題進行研究。歷時一年多完成。在99頁的報告中,美國對外關係學會會長吉伯(Leslie
H.Gelb)在報告的前言中指出,他們之所以進行此一研究,是因為在冷戰期間,對前蘇聯軍事力量所進行評估,美國常常在危言聳聽與過度的樂觀兩種結論間搖擺,而目前有關於對中國大陸軍事現代化的辯論,美國亦面臨重導錯誤的危險。
報告對在評估中國大陸軍事力量及目前正在進行的全面軍事現代化,美國可能走向的兩個極端提出警告。一方面警告,中國大陸軍事現代化與軍事技術進步緩慢,在未來20年中,在任何戰區與任何規模的中、美直接軍事衝突中,美國都能取代最後的勝利,因此,不應該對中國大陸的軍事現代化過度反應,這種過度反應可能導致美國稀缺資源的配置不當,而且可能導致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軍事現代化作出過激反應,從而可能導致中、美本可避免的衝突成為現實。另一方面警告,不能因為中國大陸軍事力量的落後,特別是同美國相比而落後,而喪失警惕,反應遲鈍。報告主要觀點與結論包括﹕
一、未來至少20年中,美軍仍然可以主宰解放軍軍隊
雖然解放軍正進行現代化,解放軍的軍事技術與各方面能力至少落後於美國20年。如果在軍事技術發展與軍費開支方面,美國持續其目前的水平,在未來至少20年中,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僅僅在東亞地球,解放軍與美軍之間的力量對比都將確保美國能夠取得決定性勝利,如果中國大陸維持目前的現代化步伐,在20年後解放軍將很可能成為東亞最強大的軍隊。但是,在美國軍事力量將可以主宰中國大陸這一問題上,有兩點值得指出。
1.中國大陸的軍事力量仍然非常非常強大﹔但是,在遠離中國大陸的地方,由於空中與海上能力以及技術能力至關重要,中國大陸的軍事能力同美國相比相距甚遠。
2.非對稱戰爭。解放軍出版物中對非對稱戰爭進行了大量討論,解放軍的這種非對稱戰爭未來可能對台灣甚至美國軍隊包括美國航空母艦構成非對稱威脅。
二、中國大陸軍隊現代化的目的
如同中國大陸政治領導人所認為的那樣,如果以重要性與風險將解放軍軍事現代化的各項目的進行區分,中國大陸軍事現代化的首要目標是維持國內內部安全與控制。其次才是中國大陸的國家主權問題,而在這方面,台灣問題是中國大陸軍事現代化的一個極端重要的目的。
三、中國大陸的核能力
中國大陸維持核力量以作為威愶,因此,不管在彈道飛彈還是巡航飛彈防禦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防禦方面,美國作出何種決策,中國大陸都將儘量發展自己的威愶力量﹔而且,如果中國大陸將發展這種威愶力量作為軍事現代化的優先考慮的話,以目前中國大陸的經濟與技術能力,在未來的20年中,有能力做到。
四、中國大陸政治領導人的政治意向
中國大陸政治領導人傾向集中精力於國內的經濟增長與維持共產黨的一黨統治方面,因此,一個和平的環境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在影響中國大陸的政治與經濟發展方面,美國的影響力將非常有限,但是值得美國在這一方面作出努力。
五、國內問題重重,制約中國大陸軍事現代化投資
經濟上,中國大陸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經濟的高速增加在未來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同時,中國大陸內部存在很多嚴重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區域性差距、農村與城市的差距都在不當擴大、階級分化日益明顯等等。這些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而且可能導致在未來20年中中國大陸經濟能否持續以7%~8%的實際增長速度增長成為問題。不過,中國大陸經濟實力將持續增長這一事實應該不會有問題。
中國大陸軍事預算亙1990年代都快速增加,但是以美元來衡量解放軍的軍方開支沒有多大實際意義,因為,中、美經濟規模差距太大。中國大陸軍事預算規模估計同俄羅斯,英國與日本相當。
由於中國大陸急需的財政開支很多,這些開支包括建立社會保險網以及解決銀行呆賬問題等,軍事預算將不得不與其他需求競爭。在未來能夠分配多少額度的人力,財力資源以及技術資源投入到軍事現代化方面,目前尚難以確知。
六、官僚機構與國有經濟阻礙解放軍軍事現代化
雖然中國大陸已經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商業技術方面,中國大陸已經非常先進,但是,在將這種商業技術轉化到軍事技術方面,中國大陸進展緩慢。這不僅僅是因為這種轉化本身就非常困難;英國與日本在商業技術上遠比解放軍先進,但對於它們來說這種轉化也並非易事,主要原因解放軍的軍事生產都完全控制在國有企業、解放軍以及國防官僚機構手中,這些機構與企業的效率遠遠低於私有經濟。
七、美國應該尋求它國合作共同抑制解放軍軍事實力的提高
在很多先進的軍事技術上,解放軍尚無法自立,例如在先進戰機方面,解放軍主要依靠從俄羅斯的進口。美國與歐洲軍火供應商應該繼續1989年後對中國大陸的武器禁運政策,以延緩解放軍的武器現代化步伐。美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應該是尋求其他主要武器供應商的合作,共同承諾不幫助解放軍提高其軍事能力,同時在不影響中美商業往來的前提下,美國應當維持對解放軍的出口管制。
八、觀察解放軍軍事現代化的指標
在評估解放軍的軍事力量時,下列五點發展趨勢可作為觀察指標。
1.解放軍的指管,通信,情報與監視能力﹔
2.解放軍的聯合作戰能力﹔
3.精確打擊能力。解放軍對軍事目標進行精確打擊的能力,以及遠距離投射軍事力量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彈道飛彈,巡弋飛彈,空中能力以及海上能力等等。
4.野戰支援,即野戰後勤能力。美軍之所以能夠在全球首屈一指的原因之一,即在於美軍為遠方野戰部隊提供後勤支援的能力。在其他國家中,沒有任何國家具有美國這樣的能力,而在這一方面,解放軍的能力差不多等於零。
5.訓練水準。在這一方面,解放軍正在努力,以提高解放軍的職業化,美國應該對此予以關注。
九、強化中美軍方高層對話
應該強化中美軍方的對話,這種軍方高層之間的對話不僅可以增加透明度與公開性,而且高層之間的對話可以幫助防止未來可能出現的對對方意圖的誤算。美國的軍隊完全服從於文職政府與文職官員,因此決策不會由於軍方的意願而盲目行事。解放軍的決策也不再會因為軍方的意願而盲目,但是中美軍方高層之間的對話仍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