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08 自由時報
對抗SARS,真是一點也鬆懈不得,非得保持高度警惕,直到完全消滅它為止,否則就無法避免它的反撲。台灣抗煞第一階段,還正為「三零紀錄」(零死亡病例、零社區感染、零境外輸出)沾沾自喜,不料稍有輕忽,馬上引發幾波感染高峰;現在,當台灣又沈醉在連續三天「雙零紀錄」(可能病例、死亡病例零成長)的喜悅中,民眾逐漸恢復正常生活,政府也積極向世衛組織爭取從旅遊警示與疫區名單中除名時,竟又爆發台北市陽明醫院院內群聚感染,SARS陰影似乎揮之不去。
然而,我們對此波疫情的控制,卻充滿信心,因為政府與民間已經累積充分的抗煞經驗,可以在疫情發生之際,立即採取有效的管控措施,防止SARS的蔓延。事實上,世衛組織傳染病部門主管海曼也表示,在疫情獲得控制而快結束時,會再出現小規模疫情,這在加拿大和香港都曾發生過,台灣在連續三天的雙零紀錄後出現少數病例,是疫情獲得控制後接近尾聲時「完全正常」的現象。海曼強調,世衛組織相信台灣現在有一個協調機制,確保安置SARS病患的地點,也有追蹤社區接觸的適當作法。可見台灣的抗煞努力,國際社會有目共睹,也得到世衛組織的肯定,因此,我們對這種「颱風尾」似的疫情,並不感到憂心。
吾人引以為憂的,已不在SARS疫情本身,而在於政治疫情,尤其是兩岸之間的「非典型政治疫情」。在兩岸逐漸開放接觸往來後,台灣向中國的嚴重傾斜,已到了危及自身生存的地步。然而,鼓吹西進者,披著全球化的外衣,宣揚兩岸產業分工的教義,一再混淆視聽,顛倒是非,吸引不少台商、學子為其信徒,而一些對兩岸關係預警式的先見之言,卻經常被特定媒體、政客貼上「反中」意識形態的標籤,被扭曲為一種對抗中國的民粹情緒,而抹殺了其攸關台灣生死存亡的嚴肅意義。直到SARS發生,台灣深受中國傳播疫情之害,生命備受威脅、社會陷入失序、經濟大受打擊,而且,又發生了中國在世衛組織蠻橫打壓台灣,非僅防堵台灣成為世衛大會觀察員,最近更施壓世衛組織不准台灣比中國更早從疫區除名,多數民眾才對台灣向中國傾斜的危險、以及中國的霸道大徹大悟。從這個角度來看,SARS對台灣雖是危機又是轉機。
不過,儘管多數民眾已經打破中國的迷思,甚至有些已經將工廠全數移往中國的台商,也開始思考建構雙生產基地的必要性,不能再將所有雞蛋放在中國那個籃子裡。然則,仍有少數統派政客、媒體執迷不悟,依然不改其偏統、親中、媚共的本色,當疫情稍見退燒,就立刻現出原形,為中國敲鑼打鼓,自甘淪為惡霸政權的傳聲筒。以美國總統布希最近對台政策講話為例,布希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談時表示,美中三個公報、台灣關係法與不支持台獨是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基礎。美國不支持台獨,並無新意,是美國從尼克森訪問中國之後所採取的政策,但是「不支持」並非意味「反對」,這也是一個相當清楚的訊息。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夏馨在上任首次記者會上特別強調,美國過去說過不支持台獨,這是一貫政策,但新華社報導布希對胡錦濤表示,「美國反對台獨」,布希的講法是「不支持」台獨,布希也無意藉此向台灣傳達任何訊息。顯見布希只是表達美國的一貫政策,並非改變對台政策。然而,特定政客、媒體便開始斷章取義,宣傳美台關係不如以往鞏固,布希已經從「竭盡所能」防衛台灣退縮為「必要時」防衛台灣,而某黨營媒體更以頭版標題強調「布希不支持台獨」,流露出一副見獵心喜、幸災樂禍的醜態,簡直令人作嘔,不能不質疑這些政客、媒體心中到底還有沒有台灣?
台灣在兩岸問題上流行的非典型政治疫情,就是有些人口裡不敢反對台灣,但心中的認同卻另有歸屬,表面上支持台灣,暗地裡卻使盡各種杯葛的手段。譬如公投加入世衛一事,反對者表示,加入世衛已是全民共識,公投不但多此一舉,更會引發內部的分歧與對岸的疑慮。事實上,如果加入世衛是全民的共識,進行公投不但不會造成內部對立,更可展現台灣多數民意依歸,讓國際社會了解台灣人民的心聲,也讓中國了解台灣人民是如何不齒其對台灣的打壓。但是,特定政客不但反對公投,還提出「憲法一中」可以加入世衛組織的奇談怪論。我國憲法中的中國是中華民國,如果台灣以極其卑微的衛生實體地位都無法成為世衛大會觀察員,「憲法一中」的中華民國又如何能加入世衛組織,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隔離是防治SARS(另稱中國肺炎)的最好方法,也同樣適用政治、經濟上的「中國熱」。台灣社會要真正脫離SARS的肆虐,必須嚴格執行隔離政策,同樣的,台灣要擺脫中國的蠻橫打壓,也是要對感染中國熱的政客、媒體進行「隔離」,才能避免中國熱的政治病毒危害更多的台灣人民。問題在於政府與民眾是否已有如此深刻的體認,願意為對抗中國病毒而攜手合作、奮力一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