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659
兩岸關係不搞好,台灣經濟就會好

 

2003.06.23 自由時報

☉黃天麟

 對以意識型態主導的「西進經濟學者」來說,「兩岸關係不搞好,台灣經濟就會好」或「兩岸關係一搞好,經濟就不好」的經濟論述是歪理邪說,但四百多年來的台灣歷史經驗卻驗證這一論點的不變性與真實性。荷蘭領台時期,中國採取閉關政策,也因此台灣被荷、葡商人作為連結韓、日、中、南亞的轉運中心(驗證了沒有兩岸關係,台灣經濟也會好)。但中國開港之後,取代了台灣的功能,台灣的亞太轉運中心就從此煙消雲散(驗證了兩岸關係一好,台灣就不好的因果關係)。

 甲午戰後台灣割給日本,台灣脫離了中國,經濟上也遠離與中國的連結軌道,但離開中國後的台灣經濟有了脫胎換骨的改變。戰後至一九四九年間的四年,台灣再度與中國結合,這四年卻也是台灣經濟的大浩劫時期,經歷了未曾有的通貨膨脹,以四萬元舊台幣兌一元新台幣收場,台灣人的現金資產一貧如洗(這是兩岸關係一好,台灣經濟就不好的另一次檢驗)。

 之後台灣與中國在「三不政策」下斷絕了交往五十年,但這五十年的隔絕,使台灣締造了全世界所羨慕的經濟奇蹟(第二次驗證兩岸關係不搞好,台灣經濟就會好的真理性)。一九八七年開放探親,台灣與中國重開往來,探親變相成觀光,觀光變成投資,迫使政府開放對中國的間接投資(一九九○年末),大陸熱開始大燒,燒去了台灣經濟的動力。一九九二年的所謂九二共識大和解期間前後,我國傳統產業大舉西進,此一時期也是台灣股市最為黯淡的一段,一九九三年一月,指數跌落至三○九八點,國人財富損失不貲(這是兩岸關係一搞好,經濟就不好的第三次檢驗)。

 一九九五年台灣實施憲改民選總統,兩岸關係就此緊迫,一九九六年李前總統又拋出戒急用忍,關係大壞,但台灣經濟卻因此好轉,一九九七年八月,股市登上一○二五六點高峰,國人享受了近十年最大一次的牛市漲風(第三次驗證兩岸關係不好,台灣就好),可惜一九九八年戒急用忍鬆懈,投審會對投資中國案幾乎來者不拒,致高科技產業迅速西進,股市下跌(關係好,台灣就不好的第四次檢驗)。

 一九九九年七月兩國論一出,關係再度吃緊,但七個月後台灣的股市再度站上一○三九三點(第四次驗證了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就會好)。二○○○年大選過後,兩岸關係趨於穩定,但經濟並未因此而有起色,中芯、宏力晶圓偷跑,加速台灣之失血,同時又受世界景氣及紐約九一一突發事件之影響,熊市股市延續了三年(關係好,台灣就不好之第五次檢驗)。

 今年三月SARS疫情爆發,中國刻意隱瞞,全民恐慌,政府宣佈防疫措施,兩岸人員交流幾近中斷,經建會及各智庫紛紛對台灣經濟之將來表示憂心並降低成長率預估。但此時筆者即認為SARS若處理得當對台灣將會是天賜良機,是我國經濟向上提升的好機會,也會減少國內之失業。所依據的就是兩岸關係不搞好(因SARS會減少人員往來),台灣經濟就會好的論點。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國人去年前往中國尋奇的達三百八十萬人次(每天一萬多人),只要SARS使其減半,台灣就會省下約五百五十億元(台幣)的觀光支出,不僅如此,若年年投資中國的一百二十億美元也因SARS而能減半,台灣經濟也會意外得以節省二千億元(台幣)的實質生產資金之洩出而留在國內從事投資。這二千五百多億元對外洩出的減少若投資於國內股票,必推升國內股票指數數百點,增加財富數兆元,增加國內之消費與投資。本月初以來我國股市之超強走勢正檢驗了這一說法。十八日上市股票市值突破了十兆元,比五月底的七點四八兆元足足增加了二兆五千億元,國民財富大增。繼國民財富增加的是國民消費之增加與投資活動之復甦。

 當然,「西進論者」絕不會同意筆者之說法,他們一定會反駁說:「不要憑意識形態瞎扯了,此次台股行情應是世界景氣好轉之影響,也是外資大量買超的結果」。但他們似乎忘了「後九二共識大和解」的一段日子,當歐、美股市步上大牛市行情之時,台灣的股市仍如消風氣球的慘淡事實,外資的買超也起不了作用,也就是說要跟世界跑,也要有跑的條件,而去年八月的一邊一國論及今年二月SARS風波正給台灣經濟能跟世界跑的「資金條件」。這就是SARS給台灣的意外禮品,對經濟之長期發展走勢是正面的,也再次(第五次)驗證了「兩岸關係不搞好,台灣經濟就會好」的不變真理。

 那麼這一股推升股市的動力多大,能維持多久?如果我們知悉其動力的來源就會了解其答案,亦即主要關鍵在於兩岸人員交流的回歸速度。若如西進派報紙所呼籲的「讓兩岸關係人員往來趕快回復正軌」,即國人之大陸尋奇依然,投資熱亦會復燃,SARS給台灣的禮品即刻縮水,股市也會失去續衝的動力,「後SARS」之牛市將會是短期的。但若政府及陸委會能將二千三百萬人民之生活、生命置於百萬台商之上,堅持現行對大陸之防疫辦法及自大陸入境的隔離措施,即股市將會有一段不錯的行情。若「投資台灣優先」政策亦能配合推動,台灣經濟之回復過去蓬勃生機亦必指日可待。

 由過去之經驗,我們都了解,中國之疫情資訊極不透明亦不可靠。即使中國以其大國之政治力量從感染區除名,我們也絕不可信以為真而掉以輕心,起碼也需持續執行隔離政策六個月,方能確認中國已無瘟疫。這是保證台灣遠離中國瘟疫的必要手段。若陸委會基於照顧台商往來之方便,匆匆解除對中國的防疫措施,必導致中國肺炎瘟疫之二度入侵,屆時因中國資訊隱密,台灣反成為世界唯一的疫區,股市亦必因此而崩盤,政府任何「後SARS」之重建工作亦必化為烏有。台商獲得了方便,但最後損失的承受者還是留在台灣的二千二百萬同胞。

 中國對台之政策確比我們高明許多。中國防煞,對台一開始就停止審批入台之申請(等於禁止來台旅遊),或許我們也要學習他們的方法,毅然暫停赴中國之非商務旅行,這樣才有平台式的對等,也就沒有居家隔離的難題了。藉此再一次地呼籲國人請不要再被「兩岸關係不搞好,經濟就不會好」的魔咒所困,因為十餘年甚至數百年的經驗已告訴了我們「結果恰恰相反!」 (作者黃天麟╱國策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