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09自由時報
林麗雲
長期以來,媒體觀察基金會不斷收到成千上萬民眾的來信與來電。在來信與來電中,民眾訴說著他們對商業電視的無奈及不滿。他們憂心忡忡,擔心惡質的節目會影響下一代的教養。他們說:
「電視早就應該改革,不要再這樣欺負人了!」
「應該要改革,裡面太多血腥的畫面了!」
「拜託商業媒體不要再沉淪了,我們現在都不知道要看什麼電視!」
「台灣需要對民眾有益的電視,而不是成天只有衝突與對立的電視!」
「社會上需要更多良性、平等、合理的節目,希望電視台製作優質的節目來教育我們的小孩子!」
「為了提升國家的文化水準,我們一定要改革電視!」
這些都是來自社會大眾的心聲,也就是政府、民代該傾聽的人民的聲音。這些都不是所謂「社會菁英」的、由上而下的聲音。這些來自心海的消息透露一個重要的訊息,就是社會上各階層的民眾對電視節目深深感到焦慮與不安。他們衷心期待能有機會,來改善台灣的電視文化。
媒體公民等了好久、也盼好久,現在終於盼到改革的機會。那就是,行政院新聞局長林佳龍宣示,將建議政府協助台視、華視走向公共化,並與現有的公視、客家、原民及宏觀等六家電視台,組成符合公共利益與競爭力的公共媒體集團,並且促使有線電視台提升水準與競爭力。
我們肯定新聞局林局長的提案。林局長已認知到,媒體是社會的公器,攸關文化長久的發展。林局長也認知到,無線電視不應是少數私人謀利的工具,因此無線電視不可斷然賣給私人、造成不可逆轉的歷史悲劇。
今天(六月九日),行政院將討論這項政策。當此政策討論之際,我們有必要澄清社會上對公共化政策的一些質疑,以正視聽。
部份政治人物認為,在私有化的潮流下,台視、華視兩台都該朝向私有化,以免增加政府財務與人事的負擔。我們了解,私有化的確是方便、便宜的作法,政府只要將兩台賣給私人,便可無事一身輕。但是,我們認為,媒體與一般產業不同。它攸關台灣社會的提昇與沈淪。政府豈能為了便宜行事而因小失大,賠上電視文化?賠上電視文化不是最可怕的;殃及當代社會大眾、禍延後代子孫才是我們最害怕的!過去媒體私有化的經驗殷鑑不遠。因為商業電視的主要目標是追求利潤,抓住特定的市場。因此,從新聞到政論節目,它會運用特定的炒作手法(如情緒、聳動、暴力)來製作衝突。遠的不說,光看涂醒哲被控舔耳案,到總統大選各台灌票的情況可知,商業電視明顯運用「想當然耳」或「捕風捉影」的方式來未審先判、無端入人於罪,或者集體製造假新聞,造假穿幫後把責任推給機器或助理,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其所浪費的社會成本,其所造成的社會動盪、族群對立、人心不安,其所引發的不良示範、價值錯亂,以及其對無辜當事人所帶來的傷害,真不知如何計算與彌補。
同時,業者為了降低成本,也不願投資在製作節目上,而是直接向國外(如日、韓與中國)購買廉價的影帶。久而久之,台灣影視產業的空間萎縮。這時如果政策再一味倒向私有化,則台灣的傳播產業將會江河日下,每況愈下,甚至日薄西山,成為另一項夕陽產業。
相對地,公共媒體是以公共服務為依歸。它受到公眾支持,也將受到公眾監督。它會從歷史性與結構性的角度,去體察社會中不同社群的生存情境與脈絡,反映社會中的多元文化與多樣觀點。因此,我們必須厚植公共媒體的基礎,生產出根植於本地經驗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可以發人深省、感動人心,也可以涵養公民文化,更可以建立本地文化的主體性。
例如,公視「台灣百年人物誌」中「蔣渭水傳」就頗令人感動,相信宜蘭出身的游揆看了之後會有很深的感觸。觀眾可在影像的紀錄中,看到宜蘭人蔣渭水醫師在一九二○年代,為了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毅然放下聽診器,拿起麥克風,到全台各地演講,推動「台灣文化協會」。他為了促進各界合作而寫下「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這種教人動容的字句。從這個影像紀錄中,我們親眼見到渭水先生的身影與墨寶,我們體察到他的精神、努力與抗爭。我們也才有機會了解這位宜蘭人的高貴情操,並且進一步培養對在地文化的認同與信心。然而,試問,商業電視什麼時候曾經花費精神或資源,做出這樣有意義的節目呢?
因此,做為媒體公民,我們嚴正要求政治人物務必給台灣一個機會!我們衷心期待游院長與行政院相關人士能支持並實踐公共化的理念,落實文化建國的承諾。我們也籲請身為「代表民意」的「民意代表」務必傾耳聆聽人民的聲音。我們更要大聲呼籲,當社會大眾都希望媒體能改革時,位居高貴殿堂上的民代們要成為媒體改革的動力,而非改革路上負嵎頑抗的石頭。
(作者林麗雲╱媒體觀察基金會諮詢委員、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