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30
不要為承認中國學歷搭台階

 

2004.07.30自由時報

  台灣南社、旅日台灣櫻社、台灣教師聯盟

  陸委會主委吳釗燮日前公開表示:「為增進兩岸文教交流,陸委會正與教育部等相關單位,研擬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學」、「第一步,是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大學開設的學分班」。

  台灣還需要增進與中國什麼樣的文教交流?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學,盤踞了台灣絕大多數的大、中、小學課程;台灣的成功大學、中山大學籌設台灣歷史研究所、台灣文學系,卻都在校內遭受統派的中國教授的封殺。相對的,中國十分了解台灣,中國「台灣文學史」著作的總量至少超過台灣的五倍,「深入敵營」的程度,甚至有台灣的大學的「台灣文學系」採用中國著作的「台灣文學史」當作研究台灣文學的教材。

  中國的廈門大學為了深入「知彼」,將原有的「台灣研究所」擴大為「台灣研究院」,下設台灣政治、經濟、歷史、文學、兩岸關係五個研究所。台灣的政治人物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政治主張、人脈、社交關係網都在中國的研究範圍之內;甚至有此一說:台灣的上校級以上的高級軍官的上、下班時間與交通路線圖,中國都有「研究」。

  中國、台灣文化、教育相融如此之深,何勞陸委會、教育部再來「增進兩岸文教交流」?近年來,台灣留學中國的學生人數年年大幅上升,台灣赴中國講學的教授也絡繹於途,承認中國大學學歷的呼聲日漸增大,國安單位與教育部棄守的態勢漸趨明顯。形勢發展至此,吳釗燮主委為何還要鋪下可以助成「承認中國大學學歷」的階梯?

  當年李前總統提出「兩國論」時,中國的大學生激情鼎沸,中國報紙甚至標示斗大標題:「我軍的導彈可準確無誤地打到李登輝的辦公桌上」;兩年前陳水扁又提「一邊一國」的主張,結果中國的網站又大量充斥:「唯有槍桿子才能解決問題」、「核彈部署南京軍區」、「一定要解放台灣」!

  在海外與中國留學生有過接觸的台灣青年都知道:中國學生口口聲聲「台灣自古即屬於中國」,好像他們就是台灣的主人,開口閉口就是要「統一台灣」。「維護國家領土完整」思想其來有自,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以後,恢復並強化大、中學校軍訓課程,甚至向下延伸至小學。幼小孩童上軍訓課程時,穿著軍裝的迷彩服,激情亢奮的高唱「紅軍不怕」的軍歌,配戴「革命烈士鮮血染成的」紅領巾,以效忠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祖國!

  所以台商子弟學校在中國都要接受「我愛五星旗」、「全國人民熱愛共產黨」、「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單元課程。而中國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都要學習「馬克斯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概論」、「毛澤東思想概論」等等「政治」課程,為「統一思想」、「統一台灣」做準備。

  中國學生的意識形態如此統一而堅定,台灣的許多大學校長卻柔順地認為教育部不必堅持「對等與尊嚴」的原則,取消「國立」兩字以求與中國大學學術交流也是無妨。只要能夠「增進交流」,自己國不成國,變相成為地方政府也是許多台灣的大學校長的「共識」,所以吳釗燮主委如果規劃允許中國學生來台參加四個月的大學學分班,當是中國與台灣的中國人所「樂觀其成」!

  台灣小區域的經濟受到侷限,所以要招徠中國人來台觀光,台灣廣設的一百六十幾所大學禁不起人口出生率減少的招生不足,許多人開始動腦中國每年八百萬名升考大學的高校考生。處處乞靈於中國為統一大業鋪路,將來大勢所趨,台灣學生與中國學生在「增進交流」大前提之下,攜手在凱達格蘭大道靜坐示威「陳水扁下台、解放軍不來」,屆時吳釗燮將無以善其後,而台灣人民「流淚的時間到了」!

 

NHK自絕於台灣

 

2004.07.30自由時報

張淑芬

  七月二十八日看到自由時報電視節目表上,在NHK亞洲台一欄是空白的,另以粗黑字體標示「NHK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此主張有違事實,其節目表自今日暫停刊出」。

  這個為維護台灣主權所作的舉動實在大快人心,也給眾新聞媒體在處理有辱台灣主權相關新聞的態度做了最佳示範。

  只要是有台灣意識、台灣心的人都知道台灣要做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任何國家都不能為討好中國而看輕台灣,我們必須大聲向世界說出:台灣就是台灣、絕對不是中國的一部份!

  自由時報站在維護台灣主權的立場,對NHK錯誤的主張迅速回擊,這才真正是有台灣心的新聞媒體,也讓老是為中國政策做傳聲筒的統派報紙看看什麼才是台灣人的最愛!
(作者張淑芬╱台灣母語教育學會總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