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27自由時報
■陳茂雄
陳總統於一月二十五日發布謝長廷擔任閣揆,泛藍營聲明民進黨堅持少數黨組閣,後果由民進黨負責。這實在是一件無聊的廢話,無論民進黨在國會的席次多寡,所有施政的後果當然由執政黨負責,即使在野黨參與組閣,還是一樣由執政黨承擔施政的後果。台灣真的是不正常的國家,總統改選時要內閣總辭,國會改選時又再一次總辭。內閣制國家因為內閣是由國會所組成,所以新國會上任時,內閣必須總辭,好讓新國會重新組閣,行政與立法分立的國家,內閣不是由國會所組成,而是由行政首長任命,所以只在國家最高行政首長改選時,才有內閣總辭的問題,國會改選時內閣當然不必總辭。若是美國的參議院或眾議院改選時,有人提出內閣總辭豈不是變成國際笑話。
由於泛藍營對二○○四年的總統大選抱有太大的期待,所以沒有辦法面對失去執政的機會,因而產生恨意,連違憲都在所不惜。監察委員的同意權是立委的責任,他們可以刷掉全體被提名人,但沒有權力拒絕行使同意權,可是他們還是拒審,他們不執行這一個責任已使台灣陷入憲政危機。一個國家本來就要有國防,尤其是台灣面對強大的敵人,所以軍購案是台灣必須急速執行的,然而泛藍營還是抵制,現在泛藍營抵制的已不是民進黨,而是台灣,失去政權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恨意,很顯然的,他們已經沒有和解的思考,他們心中只有恨,只思考如何整垮執政黨,即使整到台灣也在所不惜。
最離譜的就是親民黨有人提出要和解,民進黨就必須先去掉台獨黨綱。全世界還沒有出現過哪一個政黨要求別人先修改黨綱才和解,口口聲聲的說要捍衛中華民國的親民黨都不願意承認「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邊一國,憑什麼要民進黨去除台獨黨綱?泛藍營的心態與對岸極為相似,對岸政權談判的底線是要台灣承認一個中國,可是他們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中華民國」並不存在,說穿了他們是要台灣投降才能談判。親民黨的主張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又要捍衛「中華民國」,卻主張「一個中國」,在這種矛盾的情況下,還要求民進黨去除台獨黨綱,此舉豈不是等於要民進黨投降。
傳出杜正勝、陳唐山、李傑都將留任的風聲,代表執政黨很有骨氣,因為他們三人是泛藍營表示不歡迎的政務官。委屈能求全就不妨委屈,委屈不能求全就不要委屈,在野黨要的是執政黨下野,沒有誠意和解。即使民進黨依在野黨的意思挑選閣員,仍不能逃避在野黨的杯葛。陳總統任命中國國民黨籍的唐飛為閣揆,在野黨還是一樣杯葛,他們在意的是民進黨執政,不是哪一個人擔任閣員,即使撤換杜正勝、陳唐山、李傑,他們還是一樣杯葛,留任他們三人,還可以凝聚泛綠營的士氣。
謝長廷剛到高雄時,也是面對朝小野大的局面,前兩年幾乎將所有精力花在化解在野黨的杯葛,後兩年才是真正在建設高雄。陳總統就是看在謝市長的協調能力才請他擔任閣揆。事實上謝市長將來可能發揮的並不是協調能力,而是別的專長。中央與地方的政治生態完全不同,高雄地區不必面對像中央那樣意識形態嚴重對立,沒有國家定位問題,泛藍營的恨意也沒有中央那麼深,在野黨的杯葛,地方政府易化解,中央政府就很難,依目前中央的政治生態,神仙都無法醫,謝長廷能夠發揮的是別的專長,不是協調。
若是謝長廷與泛藍營和解成功,對民進黨而言也許是禍不是福,泛藍營常批評泛綠營意識形態掛帥,事實上泛藍營才真正意識形態掛帥,他們強力主張與對岸和談,但從來不以對岸不消滅「中華民國」為底線,與民進黨和解時,卻要民進黨放棄台獨黨綱,難怪有人說他們是「共匪」的同路人。謝長廷與「共匪」同路人的和解,若只在與國家定位無關的議題和解,那算是一百分,若是在國家定位讓步,那才是民進黨的厄運的開始。泛綠營不只人脈遠不如泛藍營,基本支持者也遠比泛藍營少,然而選舉所以能夠獲勝,都賴「悲情」凝聚中性選民,早期是中國國民黨打壓的「悲情」,近日是中國打壓的「悲情」,若在國家定位方面讓步,必定因為失去「悲情」而下野。
由於謝長廷的能力強,反應快,在擔任高雄市長初期,其幕僚由於能力遠不如謝長廷,所以市政規劃不敢擅做主張,可是在兩年後其幕僚卻全盤接下整個市政,廣受高雄市民稱讚的那些景點,全部都是市府團隊所規劃,代表謝長廷由「將才」演化成「相才」,以前是發揮個人的能力,後來變成整合團隊的智慧,「相才」適合擔任閣揆。謝長廷另一個長處就是反應快,有能力將在野黨的野蠻凸顯出來,使民眾制裁蠻橫的政黨;當民進黨有傑出表現時,他也懂得行銷,使民進黨加分。很顯然的,謝長廷真正能夠發揮的是整合團隊力量、抑制蠻橫的政黨、政績的行銷。
(作者陳茂雄╱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