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0
中韓反日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影響東亞戰略格局,平衡中國勢力多國盼日扮積極角色。

 

2005.04.10台灣日報

 (本報綜合新加坡9日外電報導)中國和南韓因為日本修改歷史教科書及領土主權等問題,民間出現強烈的反日情緒。新加坡多位學者都認為,多數國家歡迎日本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以平衡中國的勢力,但是中、韓反日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可能影響東亞的戰略格局。

 日本政府最近積極推動日本必須扮演大國的角色,除與美國深化同盟關係,也積極爭取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但是它最近卻因為修改歷史教科書和領土問題,導致中國和南韓民間反日情緒高漲。

 星國多位學者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都認為,這三國政府正在面對如何控制國內日益激烈的情緒,以免局勢失控,影響彼此雙邊關係發展。

 一些學者甚至認為,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足以影響三國關係演變,甚至影響東亞戰略格局。

 新加坡國防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兼助理教授陳天發表示,引起中、日、韓糾紛的問題有它複雜的一面,但是人們往往一看到日本修改歷史教科書,就解讀成日本會重演軍國主義對外擴張的歷史,這其實是對日本現代社會發展的認識不足。

 他認為,修改歷史教科書只是日本極少數保守派勢力所為,大多數的日本人都愛好和平,強烈反對戰爭,因此日本不可能再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

 他說,大多數國家都歡迎日本在區域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一方面是平衡中國的勢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各國對美國近年來採單邊主義感到擔憂,因此國際社會都支持日本和德國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以協助維持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但是,陳天發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力量的強大,中國內部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反而是值得關注的問題,這包括:中國強大之後,會是友善的?還是具有侵略意圖?

 他強調,東南亞國家普遍關心這個問題,沒有任何國家願意看到中國支配整個東南亞,因此歡迎日本、澳洲、美國和印度來平衡中國的勢力。

 星國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王賡武則指出,中、日兩國彼此存在各種複雜的矛盾已顯露出來,它並非只是日本修改歷史教科書那麼簡單,但是中、日領導人都謹慎處理兩國所面對的歷史問題,儘量避免讓彼此矛盾爆發出來。

 王賡武認為,中日兩個大國發生摩擦,對東亞和平氣氛肯定會有影響,現在只能希望兩國領導人想辦法把問題沖淡。

 新加坡國際事務學會秘書長張子超則說,雖然目前的狀況不可能導致中、日、韓間發生軍事衝突,但是反日民族主義情緒若持續高漲,他擔心東亞在未來十年可能發展成中、韓與美、日兩個冷戰陣營。

 不過,美國哈佛大學中國問題專家馬若德(Roder-ickMacFarquhar)不認為中、日、韓之間的摩擦,最後會在東亞發展成為中、韓和美、日兩個冷戰陣營。他強調,美國還是穩定東亞的主要力量,南韓還是需要美軍的保護。 .....2005-04-10【台灣日報】

 

中日漸行漸遠日更傾向美。

 (本報綜合紐約8日外電報導)日本名古屋南山大學的教授林羅彬(RobynLim)撰文指出,最近發生的一連串事件令中國與日本漸行漸遠,使得日本更傾向於美國。

 林羅彬發表在華爾街日報的專文指出,最近日本政府核准的教科書遭到北京批評是宣揚其軍國主義,而中國也揚言:如果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擴大改組,中國對於日本成為安理會成員的問題會杯葛到底。

 專文指出,當年鄧小平致力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也謹慎地不要招致其他國家的排斥。他希望不落痕跡地使中國成為一方強權。雖然他也主張中國擁有東海的釣魚台主權,卻儘量設法讓這項中國與日本之間的爭議莫浮上檯面。顯然鄧小平的繼任者未能掌握他的做法,才會形成目前兩國之間僵持的局面。

 專文指出,事實上,在冷戰結束之後,日本也有一些主張和平的人士希望能創造出泛亞洲的和諧局面。他們也認為,既然冷戰已結束,美軍無需繼續保有在日本的基地。

 他認為,中國在一些小事上對日本吹毛求疵的做法,使得日本更堅決。許多有影響力的日本人也不加掩飾地表明,他們深信,如果日本有核子武器,中國就不會如此不把日本放在眼裡。

 也因此,日本愈來愈傾向成為美國最可信賴的盟邦。專文指出,某些同情北京的人會認為,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緊張肇因於日本愈來愈高漲的軍國主義。東亞安全真正的問題是北京政權的本性。中國具有戰略上的野心,日本則有戰略上的焦慮。 .....2005-04-10【台灣日報】


 

NGO 全方位與中國纏鬥

 

2005.04.10自由時報 

■正反修羅

 早在四個月前,中國反分裂國家法的條文尚未公布,就有長期與中國周旋的台灣派人士,猜測中國的企圖與可能採取的手段,當時提到的中國非和平(準武力)手段果然一一應驗。席間,討論到民間如何因應反分裂法時,也決定由民間社團結合海外的台灣人舉辦二二八反侵略護台灣的活動。

 事實上,全體台灣派民間社團的力量應該有效整合,跟世界各國的民間社團(NGO,非政府組織)甚至政府單位,尤其是人權團體,進行全方位的國民外交,宣揚台灣的民主、自由與注重人權,以凸顯中國的反民主、反自由、反人權。

 據筆者所知,去年的十一月三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東社、中社、北社、環保聯盟等社團的代表,就曾與德國、比利時、芬蘭、波蘭、立陶宛等國的歐洲議會議員意見交流;對方建議:由台灣民間社團整合共同的意見,列出台灣人民要求歐洲議會為台灣人民作哪些幫助,寫陳情書給歐洲議會。

 在中國通過反分裂法之後,台灣各社團此時宜把握時機,結合歐洲各國的人權組織,尤其是東歐的反共團體,要求歐洲議會通過反對「中國片面制定反分裂法」的聲明。

 此外,台灣原住民屬海島語系,與東南亞各國語言相通的台灣原住民社團,更可以與東南亞各國進行國民外交,以凸顯台灣自古不屬於中國。

 另外,民間社團更可發動一系列要求政府減少補助、甚至不補助與中國的各種學術、文化交流活動;要求市面上販售的任何中國(包括香港)產品都必須標明產地,發動台灣人拒買中國貨、拒到中國旅行;要求立法課徵赴中國旅行者高額的「帶回傳染病風險稅」……總之,全方位跟中國纏鬥!

 有人說,台灣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如果會搖晃,那是來自於台灣人自己的「貪婪」與「愚蠢」。例如:台灣在WTO可進入聯合國在日內瓦各組織的車牌被收回,是官員「貪婪」,一天到晚想著台灣國內的利益,無心作戰所致;未向外國友人求助就打算主動放棄WTO公使、一等秘書等頭銜,更是連外國友人都看不下去的「愚蠢」行為。台灣民間社團可以做很多事,以末代武士的精神成立「民間版的國安會」,迫使「政府版的國安會」硬起來! (作者為大學數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