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9
對應「一中政策」先釐清台灣地位

 

2005.06.19台灣日報

◎林志昇、何瑞元

台灣在國際法上之地位,一般台灣人都會犯三個主要錯誤:

(一)把1945年10月25日當作是「台灣光復節」。(二)194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政變成功,消滅中華民國,但蔣介石集團卻宣稱「合法遷台」。(三)1952年4月28日生效的舊金山和平條約,和1952年8月5日生效之中日和平條約,張冠李戴的暗示台灣人民,已經將台灣主權移轉給中華民國。

現在我們針對上述的三項錯誤,給予正確的觀念:

(一)事實上,1945年10月25日是美國與日本戰爭結束,美國以主要佔領權國對次要佔領權國命令,由中華民國對台灣執行軍事佔領之開始。(二)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流亡到台灣之時,已經失去自己的「固有領土」及「人民百姓」。(三)中日和平條約是以舊金山和平條約為母約,其中並沒有任何條文,把台灣的主權移轉給中華民國,台灣至今仍然處在美國「主要佔領權國」管轄之下,毫無疑問。

再論及台灣在國際關係上,一般台灣人也犯有三個主要錯誤:

(一)認為以「中華民國在台灣」有資格,爭取進入聯合國獲得席次。(二)歐盟各國對中國之軍售應該永遠禁止。(三)「中華民國」不被國際承認,是阻礙台灣參與國際社會之主要原因。

現在我們針對上述的三項錯誤,給予正確的觀念:

(一)1971年聯合國的2758號決議文,中華民國在聯合國之席位早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蔣介石集團的代表權被撤銷,以「中華民國在台灣」絕無可能取得聯合國席次。(二)歐盟各國對中國之軍售遲早會解禁,這是毫無疑問。(三)台灣之地位與定位應早日回到歷史原點,與「中華民國」徹底脫離,一旦釐清,台灣可以立即正名與制憲,並參與國際社會的事務。

再談最複雜的台灣、中國及美國的三角關係,一般台灣人也同樣犯有三項主要錯誤觀念,甚至於連中國都一廂情願的誤解。

(一)根據1972年上海公報,1979年中美建交公報及1982年八一七公報,美國已經同意台灣是屬於中國的領土。(二)美國協防台灣是因為有自身的利益及對台灣的道義。(三)美國反對台獨是因為害怕中國的武力,及缺乏正義感。

現在讓我們糾正上述的三項錯誤觀念,給予台灣人正確的觀念:

(一)簽署中美三個公報,是美國憲法中賦予總統的「行政權」範圍,沒有經過參議院表決,並不屬於「法律」範圍,對美國而言,台灣之正確國際地位是「依國際戰爭法之佔領法內、暫定狀態中、美國管轄下之海外領土」。對世界其他各國而言,台灣好像是美國領土,這種特殊情況是在戰爭法中的軍事佔領法中產生。(二)美國協防台灣是因為美國憲法第一、第四及第五修正案明文規定,特別是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清清楚楚規定美國責任。(三)美國反對台獨是因為台灣是屬於美國管轄下未合併領土,只要美國不宣佈放棄主要佔領權國地位,台灣當然不能獨立建國,台灣是美國手上的一顆棋子。

最後,我們來討論台灣未來之走向,一般台灣人也同樣犯有三項主要錯誤:

(一)台灣2300萬人民對目前之困境似乎找不到解決之方法,對未來走向亦茫茫然。(二)對於堅持擁有台灣主權之中國,一旦台灣列屬在美國管轄下,將來無法與中國統一,可能難以接受。(三)台灣人民在美國管轄下,無法繼續使用中華民國國旗、國歌、護照……等,仍然是國際孤兒。

基於這些錯誤觀念,我們仍然願意提出正確觀念:

(一)2300萬的台灣人民只要主張美國憲法中應享的民主、自由、和人權,便可「自救」!強而有力的證據是美國的國內法-台灣關係法。(二)台灣目前好像被放在「未來與中國合併」之軌道,表面雖然符合中美三個公報之精神,但台灣可以「屬地」之身分,要求美國白宮、國務院、國防部與中國官方協商。(三)全面停止使用「中華民國」之名稱,徹底落實國際間普遍承認之「一個中國政策」,並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之事實。

(作者為「保護台灣大聯盟」政治研究小組成員)


 

從南方朔說起

 

2005.06.19自由時報

■徐醫師

護漁問題演變至今,我們幾乎看不到理性的討論,只看到統派媒體一連串情緒性的語言,慫恿政府派軍艦護漁,有意製造台日衝突,為什麼?

先來看南方朔一篇文章「為什麼日本吃定台灣? 虛妄的主體性」:

「六月一日當南韓漁船碰到蠻橫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巡邏艇,他們才會做出台灣人一輩子,甚至十輩子都不可能做出來的事。當日本軍人登上南韓漁船,要檢查扣船,南韓漁民即和他們扭打,一個日本人被打落海中,南韓漁船載著兩個來不及跑的日本人,開著就往南韓領海飛奔,而南韓自己的海上警察也聞訊後立即趕來馳援,雙方僵持達三十二小時。對於南韓漁民及海警的這種表現,日本海上自衛隊再怎麼野蠻,也不得不知所敬畏。南韓人是不可以隨便欺侮的。」

南方朔一副正義凜然的樣子,還鼓動台灣漁民毆打挾持日本執法官員。只是南方朔完全隱藏了韓國政府強力護漁的結果,以下是國民黨營中央日報六月三日的報導:

「南韓『聯合通訊社』昨(二)日報導,韓日政府於二日上午十點許,就南韓『神風號事件』達成結束對峙協議,南韓方面決定將『神風號』侵犯日本專屬經濟海域和拒絕臨時檢查並逃走等事實寫入承認書,因該行為違反了日本相關法令,『神風號』將支付日方五十萬日圓。」

日本政府拿出衛星定位照片證明韓國漁船確實闖進日本經濟海域捕魚,韓國政府公開向日本政府道歉賠錢,韓國政府在世界上丟了大臉,顏面盡失!

日本合法執法,怎麼能用野蠻來形容?而這個南方朔居然要台灣向韓國學習也在國際間丟人現眼,你說可不可惡?

再來,韓國政府強力護漁也根本沒有解決問題。根據日本統計,近五年被日本逮捕最多漁船的就是韓國,高達一○二件。其餘包括中國三十八件,俄羅斯三件,台灣十一件,柬埔寨一件。

南方朔要台灣漁民努力學習韓國違反國際法被日本逮捕嗎?這到底是何居心?

台灣派軍艦護漁,根本不能解決問題,支那有核彈,日本政府照捉漁船不誤,而且日本捉的支那漁船數量是台灣漁船的三倍以上,你說日本還會怕台灣的幾艘軍艦?

俄羅斯的核彈更多,日本政府一樣照捉不誤,無它,日本「有理走遍天下」而已!日本政府這次把漁政船撤離,不是怕台灣,是為了顧及台灣、日本的關係!

其次,我們還要了解一點,所謂台灣漁民的「傳統漁場都沒了」,不是日本故意欺負台灣漁民,這是一個全世界的問題。

一九八二年聯合國通過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專屬經濟區」確立,它賦予沿海國以探勘和開發、養護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資源為目的的主權權利及其它一些權利,對漁業資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因此,從八○年代初開始,全世界一百四十五個沿海國都加快了劃定二百浬專屬經濟區的步伐,有人把這種現象稱為「藍色圈地運動」。它將地球表面三十六%的海面變成沿海國的「內水」或者轄區,世界公海的面積因此縮小了近一點三億平方公里(海洋總面積為三點六億平方公里)。大家想,可以自由捕魚的公海面積縮小三分之一,有多少國家漁民的傳統漁場從此就消失不見?

二百浬這樣寬,很多國家的專屬經濟區彼此都會重疊,全世界這樣有爭議的海域有數百處,可以講幾乎是只要有專屬經濟區就一定有爭議,要是每個國家都堅持二百浬專屬經濟區都要用軍艦護航,那國際間豈不是天天要打仗?所以相關爭議各國都用談判來解決,談了這樣久,也沒有幾個地方解決;大家都是用暫時性的默契約定來解決。

沒錯,日本確實根據國際法和慣例把專屬經濟區劃到台灣門口,台灣漁民的「傳統漁場」都沒了,但從日本漁民的角度來看,台灣一樣確實根據國際法和慣例,把專屬經濟區劃到日本門口,日本與那國島漁民一樣只要向南開三十浬就進入台灣的專屬經濟區,日本漁民的「傳統漁場」一樣都沒了,台灣周遭海域很多地方也是日本漁民的傳統漁場,現在這些日本漁民也只能到其他地方捉魚,為何日本漁民能守法,台灣漁民不行?

其實,從日本逮捕的台灣漁船數遠少於韓國、中國,就知道日本因為顧及台灣、日本以前的關係,特別優待台灣漁民。以前台灣漁民到這些海域抓魚,日本根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因為支那搞保釣運動一直闖進這些海域,台灣也有人呼應,日本才開始嚴格執法,台灣漁民只是遭到支那保釣人士的池魚之殃而已!

最明顯的,這些反日人士一定把這件漁業糾紛和釣魚台綁在一起,其實和釣魚台關係根本不大,日本離台灣最近的不是釣魚台,是與那國島,台灣日本漁場糾紛原因最大的是與那國島,日本就是根據與那國島把專屬經濟區劃到台灣門口;台灣一些別有居心人士把不相干的釣魚台扯進來,這些反日人士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作者為開業醫師)

 

高砂義勇隊的故事

 

2005.06.19自由時報

■許昭榮

高金素梅一再赴日干瀆奉祀於靖國神社之「高砂祖靈」,不知底細者,可能與她一般見識;但知者,莫不感嘆她不學無知,恥辱祖靈!

「高砂義勇隊」之由來

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久,日本陸軍第十四軍(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奉令領兵攻打菲律賓的巴丹要塞。但由於該要塞有茂密的原始叢林和險峻的山岳為天然屏障,不易攻佔,初步計畫,因此中止。

後來,台灣軍司令官本間中將向陸軍總部建議:要攻取巴丹要塞,必須徵用熟識自然環境的台灣高砂族。因為他曾經在中部山岳部落發現高砂族具有克服自然環境之體質。於是,委請台灣總督府招募「志願從軍高砂青年」。孰知公告一出,竟在山地部落掀起「不志願非男人」的從軍熱潮。

據文獻記載,第一批應徵者高達五千人。他們拿著祖先傳承的番刀應徵。其中不少人提出「血書」,爭先恐後,志願從軍。

高砂族本來就具有日本古代的「武士精神」,加上受過日本教育,「日本國民」的意識,非常強烈。他們從七七事變發生後,即摩拳擦掌,期盼能上戰場展現男性的氣魄。

義勇忠誠立大功

一九四二年春,軍方從志願從軍者當中選拔五百人,組成「高砂挺身報國隊」(第一批高砂義勇隊),投入巴丹半島的攻略戰。

高砂義勇隊的任務是,開始舖橋,搬運彈藥及糧食。對於尚武的他們來說,這種工作使他們甚感失望。但他們盡忠盡職,茂密的原始叢林好像是自己的家園,視、聽覺及方向感像野獸一般敏銳,狩獵所養成的神槍手更比比皆是。

原先,日本人認為高砂族是野蠻、不講理的族群而抱持戒心,但由於他們表現優異,不久即獲得日本戰友的信賴和尊敬。也幸虧有高砂義勇隊英勇參與,終於攻陷巴丹要塞,同時奠定「高砂義勇隊」的盛譽。

在極限狀況下奮戰

高砂義勇隊第二次投入戰鬥,是在新幾尼亞(印尼)的克勒唏特爾戰役。這場戰役是日軍在瘧疾、饑餓交迫之慘況下,與物資充裕的美軍作殊死戰的著名戰役。

高砂義勇隊在這場戰役中,終於真正在最前線扮演「戰鬥員」的角色,而且在極限狀況下,發揮了高砂義勇隊的超人能耐,並善用「夜間游擊戰術」,揮著番刀摸黑殺入美軍營房,展現意想不到的威力。

可惜,因糧秣補給不繼,他們除了戰鬥外,必須設法自給自足,甚至把食物讓給衰弱的日本戰友止饑。所以,許多隊員自我餓死於戰場!

關於「高砂義勇隊紀念碑」

高砂義勇隊派赴南洋參戰者,先後有九梯次,總共大約七千餘人,戰亡者約三千人。其戰歷及實情,當時均列為機密。而且,高砂義勇隊的身分為「軍夫」,所以難免至今仍有生死不明者。

隨著終戰後時代的變遷,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台灣高砂義勇隊戰歿英靈紀念碑」在台北縣烏來鄉「泰雅文化村」的山腰上落成,已故前台灣高砂聯誼會會長周麗梅女士(日名:愛子)可說出力最多。碑詞「靈安故鄉」四大字,則是前總統李登輝先生題頒。碑上有個十字架;碑座有前台灣軍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的遺詠「鎮魂」,永遠悼念「高砂義勇隊」的功勳。(註:本間將軍生前為台灣軍作詞的「台灣軍之歌」,至今仍深植在老一輩台灣人。終戰不久,本間將軍即切腹自殺。)

周麗梅會長雖然完成心願,但卻負債三百萬新台幣,日本北海道的民間團體「台灣出身原日本軍人軍屬報恩期成會」前會長伊庭野政夫(已故)得知消息後,即四處奔走,募捐一千萬日圓,為她解決困難。

去秋,報載:烏來「泰雅文化村」的觀光事業發生經營困難,牽涉到「高砂義勇隊紀念碑」遷建問題。日本產經新聞駐台北支局長河崎真澄先生得知後,即主動將訊息傳達日本國內,呼籲關心「台灣高砂義勇隊戰歿英靈紀念碑」遷建問題的讀者義捐贊助。據了解,已募得三千二百萬日圓(折合新台幣約一千萬元),並且已匯入台灣,準備作為贊助遷建「紀念碑」之經費。終戰六十年,日本人對「高砂義勇隊」的崇敬與熱忱,由此可見一斑。

高金素梅找錯對象

其實,合祀於靖國神社的「高砂祖靈」,根本不需高金素梅操心,更無她置喙之餘地。因為她的「價值觀」與祖靈完全不同。俗語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們生為日本國民,為日本出征作戰,死為日本英靈,應受日本國民奉祀祭拜。更何況,在靖國神社被奉承為神,每日朝晚有神職人員誦經禮拜,與戰後為「國共內戰」陣亡的台籍同胞相比,簡直如同「天堂」與「地獄」之差!

高金素梅應關懷的是,台灣「光復」初期被國府整編七十師拐騙到中國大陸參加「國共內戰」,戰亡於中國華北、魯西南及徐蚌會戰等戰役,至今仍流落中國大陸,甚至淪為「孤魂野鬼」的祖靈。抗議的對象,應是中華民國政府和國民黨中央黨部。為成千上萬戰亡於中國大陸的國軍「台灣英靈」,追討他們應有的尊嚴與公道。至少讓那些流落在中國大陸的「祖靈」,早日「靈安故鄉、魂鎮故土」。由衷奉勸高金委員,人在做,天在看,瀆辱「祖靈」,千萬要不得。(作者著有「台籍老兵的血淚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