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11
客家人真會選客家人嗎?

 

2002.11.05自由時報

☉曾貴海

 每次選舉,客家人總要向族人喊話:「客家人選客家人。」在地區性選舉,可能還有鼓勵性與壯膽的效應,一旦選區跨伸到其他族群的聚落或大城市,這個口號就顯得心虛無力,客家人一定要選客家人嗎?

 在現代多元化多族群民主社會,某一族群以類似的口號或集體信仰來凝聚共識,是反民主反公義的非理性行為。如果決定選票的條件只是相同族群的單一因素,弱勢族永遠選不上,而對於超越族群更高位階的價值與共識也將受到挑戰甚至撕裂。

 現代社會決定選票的因素取決於政黨、意識形態、專業與人品。以族群為唯一決定性因素的投票行為,也必須是這個族群的大多數人有相同的政黨取向與意識形態,就像台北市已居住五十多年的「外省舊移民」,才會出現在一個已充分民主化的現代社會九十%的人聽命族群的指示。

 客家人像台灣外省舊移民嗎?客家族群的政治板塊已逐漸鬆動位移,最後會移向何方,是整個客家人和台灣人必須面對與思考的問題。

 客家人選客家人這個訴求,其實早已不具選舉的效應。反而是客家人不選客家人才是客家人選票行為的主流思考。如果客家人優秀又專業,客家人可能會選他,但不一定因為他是客家人。政黨取向、意識形態、自身利益與歷史的閩客情結,反而決定了客家人的選票取向,在這種思考質量的變異下,客家人不選客家人已然形成未來選票的流向。

 這次台北市長選舉,客家籍的李應元在民調中只得到二十%的客家人支持。馬英九得到八十%的客家人支持,這個民調相信有極高可信度。北部客家人在這次總統大選時,一面倒地支持宋楚瑜,而揚棄代表整個台灣人對抗殖民政權的陳水扁。這些現象,讓一些客籍朋友們吃驚。究其原因,客家人正在質變之中。

 五十多年來國民黨政權以暴力推動的北京話單一國語政策,迫使北部客家族群成為客語與北京話的雙母語族群,更年輕的一輩乾脆放棄客家語,銳變成新北京語族或「新中國人」,跳離福佬族群社會,與北京語系族群融合成一個新族群,甚至於認為不需要實施客家語教學,徹底拋棄了客家身分的唯一符徵,成為德希德(J.Derrida)所謂的他者的單語主義者,成為母語的失語症者,他們不想知道自己從何而來,不知如何講述自己和族群的「生命旅途意義」,這些新北京語族的投票行為,當然是棄客家棄福佬棄台灣,而就外省舊移民就中國人了。這種現象形成已久,尤以北客為甚,如何改變這種客家族群的變異,除了社區再造和媒體外,就是教育。除了教育,還是教育,特別是台灣主體性教育的落實和幼教期的母語教育,其感同身受地去了解客家人,鼓勵和尊重客家人,創造客家人的平等參與平台,使客家人從歷史迷霧中解放出來,成為一個自立而尊嚴的台灣主人,重新認同土地與島國,否則客家人將永遠離台灣而去,再度成為新的東方流浪者,輪迴著永遠遷徙的命運。(作者曾貴海╱台灣南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