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34
扁政府應服用抗壓大補丸

 

2002.11.19自由時報

☉沈潔

 台聯立法委員指責行政院長游錫的「包機」案是夢中得來的主意,事實是否如此,外人難以確定,但從游錫答詢後,第二天即澄清用語的過程看,包機案似又是扁政府在壓力下倉促作成的決定。

 扁政府在「內憂外患」下,跌跌撞撞,摸索兩年多,最令人擔心的是抗壓能力不足,政治運作也不成熟。政治運作不成熟,頂多造成民進黨成長的困難,未能迅速產生西瓜效應,還算小事,但抗壓能力不足,一涉及對中國事務,問題便很嚴重。

 以包機案而言,游內閣的因應,既暴露抗壓能力不足,又未取得政治利益,可謂失算之至。所謂「直航」、「包機」只是一些替中國幫腔的統派政客、媒體及有經濟利益之商人所熱中推動的方案。這些方案對部分台商有一些方便,或許也可以省一點開支,而航空公司可能增加商機。對中國而言,那可能是對台統戰的重大政治突破。

 中國為達到其併吞台灣的目的,對「直航」談判設定以接受「一個中國」為條件,而不肯無條件政府對政府談判。它也可以「不談一個中國」,但是要把直航定位為「國內航線」,更直截了當地把台灣當作它的一部分。

 如果為幾萬,或幾十萬台商的方便,和幾家航空公司的利益,而犧牲台灣的主權,那大部分人民不會同意,這種政策太不負責任。

 在中國不肯對等、無條件談判通航問題之前,政府為台商方便所能做的應該是在現有航線條件下尋求解決,而非片面開啟新例,損及主權。其中對台灣最有利,對中國亦無所損的方案應是同意港台航線各國航空公司加班機,或以現在談判模式,同意台、港間包機,而香港與上海等其他地區包機,由香港與北京去解決。

 行政院的包機案,雖以「間接」航線避過「直航」問題,但是如果航空公司包機申請全由北京核可,而北京不同意任何外國籍航空公司承包,則包機案已讓北京暗示兩岸航行屬「國內」航線,而台灣是其「中國內部」事務的先例。行政院看不出如此圈套,那真不可思議。

 行政院可能不願讓台商「不方便」,或覺得統派壓力很大,想把事情應付過去就算了。如此心理,忽視幾個重要現實:

 第一,統派政客為台商請命,根本是假慈假悲。試想近百萬大陸人跟國民黨退到台灣,有多少人骨肉離散,幾十年想回家鄉而不可得,這些統派份子當權時,可曾向蔣家政權請命,讓他們回家鄉省親?現在台商只是回台灣飛航較不方便,便值得不顧主權與國家安全,接受中國併吞之條件?

 第二,如此讓步涉及政府威信,和一些利益團體,及至人民有錯誤預期心理。它會造成只要找立委抗爭,沒有什麼不能做的,既然沒有什麼不能做的,大家就投機先偷跑,反正先上車後補票,先犯罪,再對政府施壓力以「除罪化」。如此沒有嚴格執行的遊戲規則,只有使社會回到胡作非為的叢林時代。

 第三,如果經過週詳考慮,國家主權、安全不受危害,技術性沒有困難,謀定而後動,則應作完整之宣示。如要在立法院首度透露,也應該在民進黨籍委員詢問時回答,把功勞記給民進黨委員,而不是暴露受在野黨壓力而作成決定,使在野黨更得意。

 第四,大部分台商還是安份,過年航班之不便,並非今日始,他們自己也知道如何解決,不至於要求台灣犧牲主權以便利他們過年。政府對台商的實際需要及主觀願望應該了解,同時也讓他們了解政府可能做的限度。如果能在這方面下功夫,對自命台商代表的立委便有較多節制的能力。對少數以替北京代言的幾個在野黨立委,應予以突出,將他們孤立,而非任其張狂,傳染他人。

 扁政府抗壓能力不足,政治上敵友難分,是非不明,便難以凝聚朝向共同目標奮鬥的力量。在野黨即使需索有所得,並不會領情,不會與政府合作,反只有得寸進尺,節節進逼。盟友為台灣安全、主權大目標大聲疾呼,卻見政府腳步不穩,拳法凌亂。此實非壯大勢力,有效領導之道。

 抗壓能力不足,表現於對外,則更加危險。扁政府會被中國企圖以民圍政、以商逼官,利用台灣民主政治必然的多元現象,內外上下其手,要把扁政府推到接受其一個中國,以便使台灣淪為「特區」的目的。中國軟硬兼施,恐嚇、收買、誤導、宣傳、欺騙一些商人政客替他們活動,並以飛彈瞄準台灣,動輒以武力相威脅,政府如不能判斷虛實,只知不斷「表示善意」,總有一天犯上大錯,被人逮到辮子。

 增加抗壓能力並沒有特效藥,只有把情勢看清楚,把問題分析透徹,把應付之選擇考慮週詳,把國家主權、安全與尊嚴的大原則牢記在心,凡事不必急於回應,而宜經相關部會反覆思考,謀定而後動。能如此,則台灣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