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無可忍 汕尾東洲再爆「群體事件」

 

2006.02.20【大紀元時報】

2月18日,汕尾屠殺事件中死傷者及失蹤、被抓捕者的受害者家遺領著十幾個失去父母、無法生活的孩子到東洲鎮東二村西門路邊乞討。一些失蹤者遺屬放聲悲哭,要討公道,引發了大批村民的聚集。(大紀元)◇

 

二二八關鍵報告 釐清責任是族群和解的開始 游錫指報告證實二二八是威權政府問題無須讓任何一個族群揹負原罪

 

2006.02.20【台灣日報】

 (本報綜合報導)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昨天公布「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民主進步黨主席游錫表示,研究報告證實二二八事件是威權政府的問題,不是族群問題;沒有任何一個族群須揹負二二八原罪,因此,二二八責任的釐清,是「仇恨的結束,和解的開始」。

 游錫發布新聞稿表示,二二八事件是國民黨威權政府對人民的壓迫,不是族群間的爭議,該為二二八負責任的,不是被冠上「暴民」帽子的台灣人民,更不是1949年之後來台灣的外省人,而是當時南京政府的決策人士以及台灣的軍政當局。因此,真相釐清之後,就是族群和解的開始。他強調,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凸顯的意義,是司法正義、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的問題;確立二二八責任,才能為民眾及後代同胞建立正確且正義的歷史觀,也是建構台灣未來憲政傳統,人民對抗政府以及政府自我限制的重要文獻。游錫以民主化之後的東德以及南非共和國為例,說明轉型正義對新興民主國家的重要性。

 他說,東德民主化之後,追究東德共產黨,不僅給受害者應有的公道,更成為弭平歷史傷口的關鍵;而南非政府成立專責的「真相和解委員會」,透過追求真相,弭平族群爭議。因此,游錫說,對過去威權與獨裁政府時代諸多壓迫人民事件的追究,是建立轉型國家向多元、民主、寬容社會的必經之路。

 游錫呼籲,真相釐清後就是「仇恨的結束、和解的開始」,民眾應謹記過去獨裁政府教訓,摒棄族群間誤解,以開放態度面對這段歷史,建立台灣成多元、包容、民主的社會。

 

二二八元凶研究報告直指蔣介石 事前已掌握台灣訊息默許陳儀武力鎮壓事後又未懲處顯示應負最大責任

 

2006.02.20【台灣日報】

 (本報綜合報導)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昨天公布「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報告直指蔣介石是事件元凶,應負最大責任,陳儀、柯遠芬、彭孟緝等軍政人員應負次要責任。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從2003年開始籌畫二二八事件歷史責任歸屬研究計畫,邀請基金會董事黃秀政、薛化元、陳儀深、張炎憲以及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李筱峰、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陳翠蓮、台北師範學院社教系助理教授何義麟等學者執筆。

 基金會公布「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研究報告分成四部分,包括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及其對台灣的傷害、南京決策階層的責任、台灣軍政層面的責任和事件相關人員的責任。

 「南京決策階層的責任」章節,指蔣介石是事件元凶,應負最大責任。報告指出,事件發生之前,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經由黨政軍特等單位的報告,已掌握台灣訊息,事件發生之後,在中國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的台灣社團,以及台灣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民間人士都向中央呼籲不要派兵來台,並要求懲治陳儀,赦免參與民眾,但蔣介石聽信陳儀等報告,三月五日指派整編第二十一師師長劉雨卿率兵赴台鎮壓。三月八日,軍隊到台灣之後,立即展開屠殺和清鄉的鎮壓工作。

 報告指出,蔣介石擔任國民政府主席,是國家最高領導人,掌握黨政軍大權,唯有他才能決定派兵來台,也唯有他的支持,陳儀才敢漠視台灣民意,任意非為,也唯有他的默許,軍隊才敢任意逮捕,不經審判,槍殺無辜,且事件之後,軍政首長無一受到懲處,反而擢升,因此,蔣介石是事件元凶,應負最大責任。

 除蔣介石應負最大責任外,「台灣軍政層面的責任」章節也指出,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陳儀、台灣警備總司令參謀長柯遠芬、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等軍政人員也應負次要責任。

 報告也探討「半山的責任」,所謂「半山」人士是指出身台灣,在日治時代前往中國,加入國民黨,在國民政府和國民黨工作。

 報告指出,二二八事件發生後,陳儀曾運用省參議會議長黃朝琴、副議長李萬居、秘書長連震東等半山居間斡旋。這些半山多站在陳儀立場,幫助平息抗爭,而不是站在台灣民眾的立場,向陳儀爭取權益。

 報告提及,有些半山受到統治當局的倚重,實際參與鎮壓行動,成為鎮壓共犯;二二八事件中,有的半山也因站在台灣人民立場,批判時政而罹難。民法學者黃茂榮與刑法學者陳志龍在報告中也指出,二二八事件的鎮壓者不只有歷史責任,也有民事與刑事的責任。

 

碑情推手還原歷史悲劇 知名紀錄片導演洪維健聽聞揪出元凶直呼大快人心

 

2006.02.20【台灣日報】

 (記者林瑞益∮台北報導)耗時三年,走過全國29個地方,採訪過33個曾經為通動二二八紀念碑或出過力的相關人士,國際知名紀錄片導演洪維健將於2/24推出【碑情推手】。而得知蔣介石是二二八事件的首要元凶,洪維健甚感欣慰,他表示,真相終於大明,大快人心。

 洪維健說,這些年來,全國各地二二八紀念碑或者紀念物陸續在各縣市設置,但是大多數人都不清楚它們的意義。洪維健覺得:「既然是紀念碑,就有紀念歷史的責任,可是我們這個社會對多年政治禁忌卻又躲躲閃閃,故意迴避觸碰舊傷口!」

 洪維健還指出:「我們要求政府公布歷史的真相,對於二二八犧牲的這些前輩,或者是他們的家屬,是要給他們應該有的安慰及補償。在台灣歷史的教材裡面,讓我們的子孫認識二二八事件。」

 談到拍【碑情推手】的經過,洪維健說,為了追蹤到底有多少個紀念碑,他從南到北、從本島到離島到處搜索,總算完成了全部紀念碑影像的紀錄,但是為了讓大家記住這個歷史悲劇,他更追蹤每個曾經參與立碑的人,他們對立碑的感受與記憶彌足珍貴,回憶起這些縣市首長、建築師或者撰文學者臉上曾經堅毅閃爍的神色,不僅讓人感嘆二二八事件真的是很「#*」!(註:#*是句髒話)

 洪維健曾經採訪過的包括紀念碑立碑發起人陳永興、基隆前市長林水木、設計師鄭自財(台北二二八紀念碑)、設計師王俊雄(台北二二八紀念碑)、張安清(台北二二八紀念碑設計師)、碑文撰寫人賴澤涵、三重市長陳景峻、新竹市長蔡仁堅、設計師陳俊宏(新竹市紀念物)、台中市長林柏榕、建築師李重耀(台中紀念碑)、大里市長廖永來(大里紀念碑)、蘆竹鄉長李清彰(蘆竹紀念碑)、設計師何恆雄(蘆竹紀念碑)、靜宜大學嶺東校長陳振貴(靜宜大學紀念碑發起人)、鄭邦鎮教授(靜宜大學紀念碑發起人),南投縣縣長林宗南(南投紀念碑)、設計師白滄沂(南投紀念碑),前嘉義市市長張博雅(嘉義彌佗紀念碑)、畫作設計師曾三原(嘉義彌陀紀念碑),前高雄市長吳敦義(高雄紀念碑)、林邊鄉長林正一、林邊阮朝日紀念館阮美姝,二二八執行長李旺台(古坑紀念碑)、張秋梧(古坑新碑)、雲林縣長李進勇(古坑新碑),宜蘭澄鏡228紀念物設計師簡學義、宜蘭縣縣長劉守成、前屏東縣縣長蘇貞昌、前宜蘭縣縣長游錫(方方土),設計師朱魯青(高雄岡山二二八紀念碑)、前台南縣長陳唐山,以及作過3個紀念碑的成大教授林憲德。

 

葉明勳:沒密電只有參考消息 指是對內訊息台北分社報告當時狀況報告中油印稿顯示南京總社已看過

 

2006.02.20【台灣日報】

(本報綜合報導)昨天出爐的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報告指稱,1992年一批「中央社密電原稿」顯示,如果要追究媒體的責任,最大的問題點,應該是當時國府訓政統治體制下的中央通訊社;因為不僅未能提供真實的民情,甚至還建議派兵。

 當初的密電文提及:「哀哉台人,連日政府忍辱商談均無效果,非武力不足以制服,豈亦日本帝國主義者之過矣蚪」並說「今日局面之突然好轉,係由於市民首次自動要求恢復社會秩序,而市民有此要求,則又係由於懼怕政府增兵屠殺。因此,增兵之效果,昭然可見矣」。

 (本報綜合報導)昨天發表的「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點名當時隸屬中國國民黨的中央通訊社台北分社及分社主任葉明勳須負責任。葉明勳澄清,沒有外界所謂的「密電」,只是「參考消息」;台北分社每天發出的相關消息很多,新聞主要由編輯部門處理。

 現為世新大學董事長的葉明勳接受訪問表示,並無「密電」,外界所稱的「密電」,其實只是「參考消息」,對內不對外,台北分社將當時狀況據實以報,如果南京總社認為不能公開,就不發表;研究報告中引用的資料是油印稿,表示總社已看過。

 葉明勳強調,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台北分社每天發出的相關消息很多,新聞主要由編輯部門處理,他身為分社主任,掌管行政事務較多,相關訊息「有些看過,有些沒看過」。

 對於中央社被指為特務機關,葉明勳強調不是事實,因為中央社是國際通訊社,當時成員有四千多人,中國每個省都設有分社,報社如果沒有中央社的新聞,就無法辦報。

 葉明勳表示,他還沒看過上述的研究報告,書中有關中央社的部分,「沒有人預先跟我講」;但他不感到憤怒或委屈,一切逆來順受、處之泰然。

 他說,自己待人誠懇、誠實,做事也是一樣;這次被究責點名,對他而言只是「小事」,因為一生碰過的大風大浪很多。

 至於研究報告指元兇是蔣介石,葉明勳表示不便評論。但他說,台灣當時很亂,如果軍隊不來,無法維持秩序,局面可能會更亂;蔣介石時為國家領導人,當然希望治安問題要處理好。葉明勳認為,陳儀要對二二八事件「負很大的責任」,陳儀來台時曾說「是來做事情,不是來做官」,但卻剛愎自用,「結果事情到後來變成這樣」。

 葉明勳說,他對二二八事件「清清楚楚」,也曾任行政院二二八專案小組召集人,「二二八碑文也是我寫的,但被認為太溫和。」


中央社:改制前功過可受公評

 (本報綜合報導)針對二二八事件基金會所公布「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中,有關1947年中央社歷史責任部分,中央通訊社今天表示,中央社已於1996年經立法改制為財團法人,是一個依新聞專業為公眾服務的公共媒體;至於中央社在黨國時期之黨屬或黨營通訊社之功過,應可尊重史實接受各界公評。

 

扁︰研議追究228法律責任

 

2006.02.20【自由時報】

〔記者黃忠榮/台北報導〕陳水扁總統昨天參加「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發表座談會表示,責任歸屬報告讓真相大白,報告從刑法及民法觀點重新檢視二二八的法律責任,提供今後研究的新方向。

研究報告 已讓真相大白

陳總統說,過去台灣處在威權體制統治下,歷史真相往往被執政當局刻意蒙蔽,例如二二八事件。過去威權統治時代,國民黨政府逮捕反對人士,造成無數冤案,以當時嚴峻的時空環境而言,人民忍氣吞聲,可以理解,然而,在自由民主的今日,二二八的真相及責任歸屬如果仍被忽略,這是正義無法伸張的表徵,不能容許這樣的事繼續發生、繼續存在。

二二八基金會委託國史館館長張炎憲等人,經一年多研究調查,昨正式公布「二二八事件政治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報告中認定要負最大責任的人,就是當時掌握黨政軍大權的故總統蔣介石。

陳總統指出,解除禁忌的過程中,台灣社會對歷史的反省不夠深刻,有些人甚至包容不求甚解、不問是非的曖昧情況,社會大眾也普遍認為受難者家屬已經得到金錢補償,反而忽略了更深一層的二二八歷史真相。

陳總統強調,對所有台灣人民而言,二二八事件是心中永遠的痛,很多事情唯有真正寬恕才能帶來真正的和諧與平安,但這不代表要忘記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問題,「公義」和「寬恕」是不相違背的,「公義」是社會的基石,法律是用來維護這塊基石的工具之一。

 

學者建議…國民黨賠50億

 

2006.02.20【自由時報】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昨天發表,中研院副研究員陳儀深指出,報告將蔣介石列為二二八事件的元凶,加上當時為黨國一體,因此建議國民黨應提出五十億元賠償金,做為未來建立國家級國家人權紀念館用途,並向全體國人及社會再次道歉。

陳儀深認為,國民黨目前還有黨產,在國會也是有力的政黨,以國民黨為追訴的主體,是適當的行動。若國民黨能拿出五十億元來,建議一半交由二二八基金會運用做為國家人權紀念館設立、營運,另一半則捐給不當審判補償基金會。他說,北社正評估是否向國民黨提起民事訴訟,求償新台幣五十億元,二月二十七日前會做出決定。

他並且認為,蔣介石既為元凶,那麼現有的中正紀念堂存廢問題,就應該做進一步檢討,否則又是元凶,又有紀念堂紀念,兩者豈不衝突矛盾?

此外,針對責任歸屬後續動作,台大法律系教授陳志龍在報告提出論點,認為二二八事件軍人鎮壓平民百姓,這不是戰爭行為,而是政府犯罪、屠殺民眾,因此應該追究當時政府官員等的刑事責任,而正因為是政府犯罪,追訴權時效「應該從可得追訴之時」開始,國民黨政府是在二○○○年失去政權,他建議就應該從二千年政權輪替做為階段點。

中研院研究員林明德教授同意這項論點。他說,事件元凶的責任本來就應該追究,重點在於追訴的過程及動作,讓執政者心知警惕,以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林明德也舉南韓光州事件為例,認為光州事件受害者比台灣少,但法律追訴比台灣快、也將二位前後任總統論罪。

〔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受二二八責任歸屬報告中將蔣介石列為元凶影響,長期以來將蔣介石視為民族英雄崇拜的中正紀念堂存廢再度引人爭議,教育部政務次長呂木琳昨天表示,中正紀念堂存或廢各有利弊,眼前教育部不會廢掉中正紀念堂,也沒有改名打算,但其功能角色早就改了,以推行社會教育為主,並非以紀念蔣中正為唯一任務。

 

張炎憲︰空有補償 還沒真正反省

 

2006.02.20【自由時報】

記者羅添斌/專訪

總統府國史館館長、「二二八真相研究小組」召集人張炎憲接受專訪時指出,二二八責任歸屬調查研究報告,是為了還原歷史真相,讓國人完整、清楚了解到當年發生事件的原貌,真相得以還原後,責任更應釐清,以做為統治者的警惕,更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二二八事件的後續作為,張炎憲認為除了可討論刑事責任外,當時的政府是黨國一體,國民黨是否也應提出補償,國人應該做深切的討論;國民黨在台執政時期發生的白色恐怖事件,案案都有檔案、判決書可查,更應進一步追查不當審判下的刑事責任。張炎憲說,過去政府認為支付補償金,責任已了;社會大眾認為受難者家屬獲得金錢撫慰,事情已有交代。在表面紀念儀式和金錢補償之下,二二八的歷史真相反而被模糊了、被遺忘了。二二八沒有真正的反省,這種現象出現在民主化後的台灣,實在是件不可思議的事。

他說,執政者透過國家公權力,有計畫、有步驟的進行集體屠殺民眾,事後要追究其真相和元凶是相當困難的事。尤其二二八事件經過國民黨隱藏湮沒史料、刻意扭曲解釋、壓制恐嚇之下,要找回真相更是難上加難。張炎憲說,二次大戰後,德國人自我批判,追究責任,反省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慘事。德國能夠自我反省,台灣就不能嗎?

 

阮美姝︰公佈罪行 是對歷史負責

 

2006.02.20【自由時報】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專訪

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阮朝日的女兒阮美姝,以四十五年的血淚收集資料所完成的著書「孤寂煎熬六十年」與「漫話二二八」,二月三日在日本出版日文版之後,即將再版,專程到日本為著作發表演講的阮美姝表示,「二二八事件絕不能被遺忘」。

阮美姝的日文版書名分別為「二二八事件的真實」與「漫話.二二八事件」,為增加日本人對二二八事件的了解,阮美姝將在日舉行兩場演講。她說,由於國民黨徹底隱瞞,過去不少日本人聽到二二八事件,常與戰前日本軍人叛變的二二六事件混在一起,可說沉冤莫白。

阮美姝出示一些日本讀者給她的信件,其中一封信寫道「我終於知道了無法想像的台灣人的悲劇」,另一封則指「應把蔣介石對台灣人的殘暴行為,更進一步的讓國際社會知道」。

阮美姝表示,「在二二八事件中,既然有被害人,為什麼沒有加害人?」這是很大的疑問,政府不能讓二二八事件加害人逍遙法外,就算已不在人世,也應將其罪行公佈於世,這才是對歷史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