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8【台灣日報】
陳水扁總統於27日下午宣布「終止」(cease)國統會的運作,及終止國統綱領的適用。一場精彩的「文字遊戲」,化解了美台之間可能爆發的危機。
據悉,美國一開始對台北欲廢除國統會和國統綱領堅決表示反對,並警告台灣如果一意孤行,必須自行擔負嚴重後果。
不過經台北方面一再解釋,國統會和國統綱領的存在,限定台灣人民只能接受統一的終極目標,剝奪了人民追求獨立的選項,違背民主精神;何況廢統並未阻止人民選擇統一,統一仍繼續是人民的選項之一;此外,廢統無涉現狀的改變,台灣也無意改變現狀。對這些解釋,身為民主國家的美國聽進去了。
但為了應付中國可以預見的強烈反應,美國退而求其次,要求台北不要使用「廢除」(abolish)。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代理資深主任韋德寧赴台時,帶去的建議是使用「凍結」,但台北方面認為凍結可以隨時解凍,距離「廢除」的意義太遠,不願接受。
據悉,在中文方面,雙方對「用字」的考慮包括:廢除,英文為abolish(to do away with wholly),有完全除去之意;凍結
freeze(a legislative or administrative and usually emergency action
intendedto restrict or forbid something or prevent alteration)有停在現狀、禁止改變的意涵;中止
suspend(stop temporarily)暫時停止之意;停止 discontinue 不再繼續之意;以及終止 cease(bringtoanend)等。
這期間,華府智庫提出使用「中止」(suspend)或「停止」(discontinue),但台北方面認為太弱,不予考慮。最後台北提出的反建議,中文使用「終止」,英文使用terminate。美方對中文使用「終止」沒有意見,但反對英文使用terminate,因為terminate有終結的味道。
上週末,25日,台北提出以cease取代terminate,美方原先還有疑慮,經李大維拿出百科全書與美方官員研究推敲,最後雙方在中文和英文用字都達成協議。
綜觀整個溝通過程中,雙方各有偏好,也各有排斥。經過強烈腦力激盪,雙方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到了彼此都能夠接受的中英文用字,解除了一場茶壺風暴。(國際新聞中心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