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童工問題

 

2006.09.27【大紀元時報】


小男孩在街上賣報。(法新社)

 【大紀元訊】中國的經濟發展優勢之一是廉價的勞工。不過,一些中國的公司企業卻聘用不滿15歲的童工工作,甚至讓他們每天工作超過13小時,引起社會的關注。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國的《法律與生活》雜誌最近刊登了一篇非常長的文章,講述了寧波某一個企業僱用了12∼15歲的童工,每天工作超過13個小時的故事。

現居英國倫敦的中國律師許北方表示,童工就是未滿16週歲與單位或者個人發生勞動關係,從事有經濟收入的勞動,或者從事體力各級勞動的少年、兒童都為童工。

前一段時間中國媒體報導在廣東省一些工廠也發現一些使用童工的情況。原中國海洋報記者昝愛宗表示,在浙江也是有這個現象,但是否普遍卻說不上,因為沒有統計數字。

昝愛宗表示,工廠實行所謂的「封閉管理」(就是孩子是不能在這個企業外出現),私營企業比較多,尤其是小型性、作坊性企業,生產輕工產品比如說襪子、電器之類的,他們有時候就把大門全部關上,鐵門關上,窗戶焊死,然後在裡面就像包長工一樣的,這些女工、童工很可憐的。

從農村出來的、滿16歲以上找不到工作的人很多,為什麼還要去請童工呢?對此昝愛宗表示,因為童工更便宜吧,以企業的成本來計算的話,童工管吃管住,一個月給他3百、5百塊錢,就容易騙過去了,主要還是以欺騙為主。

昝愛宗表示,地方政府按照法律的規定,它應該有監管權的。但是中國的事情就是民不告、官不究;如果老百姓不去舉報,或者是不出什麼大的安全事情,政府是不會知道的。◇

 

山城重慶的特殊行業:棒棒

 

2006.09.27【大紀元時報】

中國重慶市主城區依山而建,特殊的地形造就本地特殊行業「棒棒」,吃這行飯的大多是重慶遠郊區縣的農民。一截竹棍加上尼龍繩是棒棒的標準配備,再重的貨物都能扛上肩。微薄的報酬與幾乎不存在的尊嚴,則是這個城市給他們的回饋。據稱有二、三十萬人散落於大街小巷,只要呼喝一聲,棒棒就會從四面八方湧來。(中央社)◇

 

台灣年興以藍海策略投資非洲創業有成
養活賴索托8000個家庭成該國最大企業

 

2006.09.27【大紀元時報】


台灣年興紡織已成賴索托最大企業,圖為廠區全景。(年興紡織提供)

【記者張羽良/苗栗報導】創立20年來堅持在本業上用心經營的台灣年興紡織,在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尼加拉瓜,以及非洲的賴索托闖出了一片天,不但成為賴索托全國最大的企業體,也在世界紡織業站穩了一席之地。年興紡織總經理黃士坤笑稱年興是野花,必須適應各種嚴酷的考驗才能成長茁壯。

賴索托被南非圍繞,面積略小於台灣,人口約200萬人,但光是年興一家企業就養活了8千個賴索托家庭。當地政府對年興的投資至為重視並全力配合,年興買下一塊26公頃的山谷地,填平後由政府協助做防洪溝、聯外道路,同時也提供了一座1萬3千噸的蓄水池,搭配水管及高壓電到位,使一塊生地瞬間變成了可供生產的熟地。

黃士坤提到,有次美國大使去該廠參觀時,訝異地說地貌怎麼全變了!簡直是愚公移山的現代版。

帶人先帶心

為了照顧好台籍幹部的家庭,使其無後顧之憂,年興在南非的邊界打造了數十戶的別墅社區來安置員工,並鼓勵夫妻共同前往,攜家帶眷在工作地落地生根,黃士坤笑著說,年興的待遇還不錯,吃、住、水、電、瓦斯又完全由公司負責,另外的個人開銷花不了多少錢,夫妻倆同進同出一起上班,在此一年的積蓄,約可抵在台灣10年的努力。

孟子離婁篇所言:「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年興對員工的用心照顧,也換得員工視年興的發展為自己終身事業發展的信心與努力回饋,年興的成功不僅寫下了另一頁的台灣奇蹟,也為「帶人先帶心」的道理,下了最好的註解。

走別人不敢走的路

1986年台灣紡織業因台幣升值所引發的競爭壓力,導致許多紡織公司關廠的關廠、外移的外移。正當傳統產業面臨風雨飄搖之際,一個新的紡織企業年興紡織誕生了,當時還被人戲稱為台灣最後一家敢開業的紡織公司。

黃士坤表示,紡織業最大的市場在美國,當時紡織業產品銷售美、歐等地都還有配額管制,美國為了用經濟手段來協助其政治目的,對世界各國紡織產品的輸入都有配額設限。

但年興創業時,台灣配額早已控制在幾家紡織大廠手中,小老弟的年興根本沒有取得配額的機會。為了生存,年興便從美、歐的政策走向去思考,17年前成衣由董事長陳榮秋跨出第一步到賴索托投資,接?陸續赴尼加拉瓜、墨西哥、和非洲的賴索托作上下游整合設廠。利用美、歐對該地的免關稅或免貿易配額限制等優惠措施,來避開亞洲等國的惡性競爭,到目前為止為因應市場的變化,國際化的腳步仍持續穩健的走下去。

黃士坤指出,當時這些地方,或因政治因素、語言文化或距離問題,都是外資望而卻步之地,面對日益惡化的競爭,不得不有國際化的考量,否則也不需要那麼辛苦遠渡重洋去適應陌生環境,所以只有我們敢也必須去嘗試。

20年後的年興成了台灣靠本業最賺錢的紡織公司,除了成衣OEM代工接單量世界第一外,牛仔布生產量也排名世界第六,同時是全世界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上下游整合,一貫化生產的牛仔紡織成衣公司,年興的成功自有它獨到的藍海策略。◇

 

台灣人與ROC憲法

 

2006.09.27【自由時報】

■ 雲程

在陳總統發動憲政改革之前,我們應該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中華民國憲法與台灣人有什麼關係?

專注國內法面向的人說,當年台灣省參議會選舉制憲代表十七人,參與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到十二月二十五日南京總數一七○一人的制憲國民大會,所以台灣人理應接受ROC憲法管轄。

但國籍與領土的轉換,從來就是國際法而不是國內法(憲法)的管轄範圍。

在國際法的觀點下,一八九五年的「馬關條約」第五款給予台灣人為期兩年的國籍選擇時間,兩年後的一八九七年五月八日起,台灣人正式被「視為日本臣民」;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因為終戰而接受盟國軍事佔領,但一直到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八日透過「台北條約」第十條︰「中華民國國民應視為包括…前屬台灣及澎湖之居民及其後裔」的規定,台灣人的日本國籍才正式改變。換言之,盟軍佔領後的七年半,台灣人才取得中華民國國籍。

就國際法的角度,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八日前的台灣人還是日本國民,可是ROC憲法卻在這段期間內制訂。這表示,當年若非台灣人在國籍資格不符(尚不具中國民國國籍)下參與制憲,就是ROC在不知不覺之間有「日本國民」參與制憲。兩者必有其一,但卻同樣荒謬。

雖然,美國多數州也未參與一七八七年的制憲,但各州一律透過領土整併(incorporation)與建制(organization)的程序承認美國的憲法,並接受其管轄。但ROC與台灣之間因缺少這道連結手續, ROC憲法就不得「合法管轄」台灣與台灣人;更別說ROC憲法已經因為國民政府的「流亡」台灣,而被中國人所廢棄了。簡單的說,在國際法下,台灣人根本無修憲資格。

事實上,以不動憲法本文而用「浮貼」的方式進行七次修憲,根本就是國民黨當局對這段佔領歷史與法理的心虛表現,而不是為了老蔣「將這部憲法完整帶回大陸」的宣示。

既然國民黨當局都這樣心虛了,台灣人頂多將這部憲法當作事實(de facto),而非法理(de jure)的存在,即由於社會秩序的必要而「勉強遵守」就好,無須「心悅誠服」。

在國際法規則下,台灣人既無「(ROC的)修憲權」,又因為台灣還不是個國家,而無「(新國家的)制憲權」;面臨不得不進行的憲政改革,台灣人(而不是中華民國)除了從制訂「臨時約法」或「基本法」的方向著手外,其實別無他路。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此刻正是深化台灣民主的時候

 

2006.09.27【南方快報】

/陳軍

 淺碟式的台灣民主正值最嚴峻的深化轉型期,亞洲很多民主新興的國家,包括菲律賓、泰國,甚至解體的俄羅斯,都經過了極為動盪慌亂的民主轉型期,至今都還未能真正步上正軌,所以,華人區的民主模範生──台灣,大家都在看;中共在看,亞洲國家在看,連歐美的民主先進國家都在看,因為台灣政局的演變不但牽動著整個世界經濟的走向,更樹立了21世紀世界上兩大政治生態及生活制度的指標及分水嶺。

 其實,此時是正值轉型正義期的淺碟型台灣民主能否深化的關鍵時刻和絕佳的試金石,施明德走火入魔的「反貪倒扁活動」正好激盪出台灣政治人物及人民智慧的火花,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人民一時的激情終究會回歸理性。此時此刻,真正為國家人民前途福祉著想的政治人物最重要的課題,應是如何讓台灣能安度民主法治的「轉型動盪期」,免於功虧一簣,被專制的黨國勢力反噬成功。至於目前紛紛擾擾的民主過渡期的必然過程,只要交給司法檢調單位來規範即可。

 台灣民主法治的深化期能否畢其役於一功,能否再接再厲創造出民主奇蹟的最高峰,關鍵在於執政黨、在野黨、司法檢警單位及民間第三勢力等四方面能否理性自制,配合得宜而定,這四個環環相扣、互為表裡的環節,缺一不可,彼此牽動著台灣未來的走向和最終命運。

 處於政黨輪替、民主轉型首部曲的本土執政黨,任重道遠,必須戰兢履冰,謹言慎行,潔身自愛,謙沖自省,更要有一馬當先,捨我其誰,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魄力。但是,全國同胞所全新託付的執政黨,六年來在這兩方面都是處於不及格的邊緣。

 只見執政高層媚俗成習,墨守陋規,政策搖擺,瞻前顧後。各級首長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沒有風骨,沒有主見的首長隨處可見;秉承上意爭先恐後,權謀爭鬥不落人後;更甚者,綠營內求官不成,反目成仇的叛黨主席、騎牆政客紛紛出籠。六年來,本土執政黨整體的表現固因在野黨粗暴惡意的杯葛而捉襟見肘,但卻是在陳總統明白宣示「台灣正名制憲在任內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後才真正的落入了危險的紅線區,接著種種用人不當的弊案爆發後,終於蓋棺註定了第一次本土整體執政不及格的命運。

 反觀初次在野的中國國民黨,猶如馬英九「國民黨不適合在野」的可笑名言,演出完全走樣,慘不忍睹;敗選不甘,奧步盡出,甚至到了為求復辟,賣國求榮也在所不惜的歇斯底里、精神分裂狀態。上從跑到對岸為胡某舔癰舐痔的連某、宋某、郁某,到現在主張終極統一的馬英九,都是民主的劣等生、死當者,除非奇蹟出現,否則連神仙也難救。

 至於台灣的司法和檢調單位,雖然在政黨輪替後,黨國色彩有比較淡化,但整體來講,仍舊積習難改,意識形態和本位主義仍然深植於心,以傲慢的態度蠻橫對待本土的李前總統和陳總統的楊大智和李子春為最具代表性。

 至於十年前才真正從專制威權體制走出來的台灣老百姓,仍然極端缺乏當家做主的意識,初嚐民主自由果實的群眾非常容易被挑撥及操弄;而被獨裁專制政權統治50年的奴性餘習,則表現在對檯面人物的盲目崇拜和遇事極端缺乏獨立理性的判斷能力上,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習於權謀鬥爭的黨國餘孽最佳的馬前卒、替死鬼。

 雖然政黨輪替以來,朝野非理性及意識形態的對抗;各類政客及社會資源掠奪者伺機搶食政商權勢的大餅;加上中共虎視眈眈,全面發動三戰來對付台灣,以致台灣仍不成熟的、淺碟性的自由民主制度看似不堪一擊,但是,拜施明德此次既缺乏正當性及一體適用性(反小貪的阿扁,卻不反大貪的連、宋、馬),更猶如民主無賴漢行徑的「反貪倒扁」活動之賜,台灣各階層獲得了一次非常寶貴的民主試鍊及實務操作,讓得來不易的台灣民主自由得到了實體印證和更加深化的契機,這絕對是企圖掀起台灣內亂,讓鷹派的解放軍有可趁之機的施某、親中黨和對岸中共始料所未及。

 危機就是轉機,反貪倒扁的訴求在「許財利事件」和「馬小九事件」爆發後,意外形成了「反貪腐對所有政治人物皆一體適用,共同接受全民檢驗」的全國共識,而憂國憂民、相忍為國的「全國黨政菁英共同協商形成和平理性的退場機制」也即將登場。預見全國點火、天下圍攻的結果,必然撼醒激情逐漸消退的群眾的良知和理性,最後終將間接促成全國開滿遍地的民主自由之花朵。

 經過時間的焠鍊,隨波逐浪的投機政客將如同大江東去,終致化為夢幻泡影,而蘊育已久的真正具足道德勇氣,具大魄力、大擔當的政治領袖即將登場。

 朝野各政黨、檢警司法單位和民間第三勢力經過了這次民主的大洗禮,應有痛定思痛、撥亂反正的反省和作為,畢竟國家只有一個,為了台灣的永續發展和子子孫孫的幸福著想,我們這一代負有當仁不讓,萬夫莫敵的重責大任。

 風雨過後,陽光初綻,台灣民主自由的深化和與國際接軌的大局面即將到來,如今讓我們懷抱著前所未有的期望,拭目以待。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