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魅影唱出階級暗流

 

2006.12.24【自由時報】

■ 劉仕傑

日前台中市長胡志強在媒體上公開表示,邵曉鈴病情已逐漸穩定,他對奇美醫院表示感謝;隔幾日,據媒體轉述,邵曉鈴病情好轉,已能開口唱「歌劇魅影」。

知或不知?台灣人民有嘸感受到如同教育資源、文化資源一般,醫療資源的分配竟是如此冠冕堂皇地偏頗,透過媒體的包裝,掩飾了原來「階級」才是對人民判生立死的決定性因素。

台灣的醫療資源長期分配不均,儘管全民健保試圖替它蓋上一層平等的外衣,但在某些時刻「階級差序」還是強勢主導誰該多得、誰該少得一些醫療資源。我們固然對邵曉鈴不幸車禍且有可能導致終生傷殘感到悲憫同情,也對奇美醫院動用較平時更多的醫療資源可以想像與理解,但對梅嶺車禍的受難者家屬來說,他們何嘗不希望自己的受傷家屬也能獲得如此專屬豐沛的醫療照顧呢?又有多少電視機前的台灣人民在看到媒體以一種幾近誇張的專題方式追蹤邵曉鈴病情時深感社會的不公,只因他們的至親好友也曾經在緊急時刻送至醫院卻未得到相等照顧?胡市長在電視上公開感謝奇美醫院對邵曉鈴的專屬照顧,不正刺痛了許多弱勢台灣人民的心嗎?

部分媒體在處理邵曉鈴新聞時,也片面採用一些帶有階級意識的角度。從邵曉鈴恢復意識講出英文單字到開口唱「歌劇魅影」,試圖將邵曉鈴包裝為一個「上層階級」的病人,從而試圖合理化為何邵曉鈴能得到如此偏頗的醫療資源及媒體資源。筆者並不是要在此質疑邵曉鈴是否真的說了英文或是唱了歌劇魅影,而是試圖點出媒體應自我警覺「說英文」及「歌劇」在台灣社會所代表的中產階級意識,及其伴隨關於邵曉鈴理應得到比常民更多關注的潛台詞暗示(或其實是媒體一種合理化的明示)。

夸夸而談台灣的醫療不公,顯得如此累贅,彷彿以徒手之力試圖撼動階級巨石。掌握資源的政治人物及媒體,應注意台灣社會存在著隱隱卻暗潮洶湧的階級伏流,尤其不該任意複製階級意識。

黃睿靚即將臨盆,阿扁總統假如能不但不做「美國人的阿公」,甚至做「台灣平民的阿公」,放棄台大醫院的「接生團隊」專屬照護,選擇讓自己孫子就像一般的「台灣之子」那樣出生,不但有助消弭人民心中的階級憤怒,也讓「醫療」一詞在台灣社會顯得更為親近。

(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生)

 

台灣人的待罪之身

 

2006.12.24【自由時報】

■ 郭峰淵

數百年來,殖民霸權以「殘缺之人」(absence of human presence) 統治台灣人,使得台灣人視自己為「待罪之身」。尤其在中國國民黨殖民的數十年白色恐怖中,將每一個受殖者都視為罪犯,並透過公眾的刑罰與凌辱,使得每一個受殖者生活在恐懼之中,隨時自我提醒自己的罪惡身分:「我是個犯人,所以我被監看」。傅柯(M. Foucault)的研究告訴我們,這是封建或殖民獨裁政權最有效的統治手段。可悲的是,即使在解嚴將近廿年後的今日台灣,台灣民主性格中仍存在著一種「反台灣人世界」的意識。

但是,台灣人,你要堅信:「我沒有罪!」因為今日台灣的殖民媒體正在利用這種「罪感」,不斷在台灣人的心理上製造和維持「罪惡意識」,使得台灣人的「罪感」不斷的增強、累積,台灣人也因此軟化、逃避,必須要時時「證明」自己的清白,必須處處擔心「得罪」他人,並隨時和其他可能的待罪之身切割,以防被「未審先入罪」。

於是,當總統夫人被審判,殖民者趁機無情地凌辱她之時,很多民進黨員也噤聲不敢關懷、支持。當走路工事件發生時,國民黨先指責民進黨「自導自演」時,民進黨內部會內訌,埋怨告發的人為害群之馬。然而被審判的雖是總統夫人,被羞辱的卻不只是台灣人,更是台灣的女性;當民進黨內鬥時,台灣的民主也在退步。

所以,台灣人,你必須堅信:「我沒有罪!」因為充滿「待罪之身」的社會失去了互信,使得專門興風作浪造謠的人,可以利用人民對罪的恐懼,製造莫須有的罪人來供大眾施以酷刑、羞辱。「待罪之身」的老師,會因為自己的學生沒有優秀的表現而羞愧;「待罪之身」的父母,會因為自己的孩子違反了社會常規,而打自己的小孩子給別人看;待罪之身的法官,為了逃避內心的罪感,會失去人性,更將自己視為正義之神,未審即先將總統定罪為「不說真話的人」;而「待罪之身」的政治人物,也會以崇洋的經濟及科技政策來掩飾自己的心虛;更常因媒體的批評而善變,而一味善變與崇洋的結果,卻只讓這些政策成為一個個遭受前殖民主人嘲笑的把柄;而為了再逃避前殖民主人的嘲笑,又陷入另一次的善變與崇洋的殖民輪迴中。

因此,台灣要走出自我殖民的輪迴,台灣人要堅信:「我沒有罪!」

是的,在廿一世紀的民主社會中,台灣人不再是「殘缺之人」,不再是「待罪之身」。如此,台灣人在面對威權時,就可以不再畏縮成侏儒、自相殘殺,台灣人民的心也將不再自我囚禁於殖民黑牢之中,不再被為所欲為的殖民媒體所支配。

(作者為中山大學資管系教授)

 

揹瓶蓋的寄居蟹

 

2006.12.24【自由時報】

■ 謙言

筆者是綠島人,小時候常在路上看到許許多多爬蟲類生物及寄居蟹,但是最近幾年,可以見到有些寄居蟹身上的殼,居然是燈泡底座,或者被丟棄的寶特瓶蓋,甚至是垃圾酒瓶的瓶蓋,形成一股奇異的景象。主要就是污染加上人為破壞,所以出現了揹著垃圾的寄居蟹,綠島的生態環境已經被嚴重破壞。

日前根據歐美一項大型研究調查,因為海洋受到污染,全球有三分之一的海洋魚類,已經枯竭,科學家預測三十二年後,人類可能吃不到海鮮,我要說,這項研究確實有可能發生。

雖然觀光帶來綠島的發展,但是請你在賞玩綠島美麗景觀後,順手帶走垃圾,留給後代一個教育及觀賞的機會。(作者為綠島籍大學生)

 

名嘴治市

 

2006.12.24【自由時報】

■ 明燈

在台北市政府的「小內閣」名單中,赫然出現「名嘴」擔任要職,有的還是「紅衫軍」的副總指揮,他們之中有所謂的「政媒」兩棲,也有「學媒」兩棲,都和藍、綠、橘、紅沾過邊,如今卻扮演政務官角色,不論是為「選舉酬庸」,或「用人唯才」,其是否「適才適所」,或符合「工作團隊」等要求,在在讓人質疑。

一般而言,「選舉團隊」和「工作團隊」的任務不同,一是「打天下」,一為「治天下」。若為勝選論功行賞,連美國都有一種「酬庸」模式的安排,但並不參與實際治理工作。換言之,執政管理的學問大,要能有「專」兼「通」的才識之士組合,並有好的EQ能帶領一群事務官,始符合「政通人和」原則,何況治理市政要靠「團隊」的默契和執行力,還要做好府會溝通關係,這不是耍嘴皮就可以服人服眾。

「名嘴」也者,多半靠個人的才華表現,高談闊論,不須負「服務公眾」的責任,一旦進入公務機關,卻全然不同,身段得謙卑柔軟,懂得妥協和協調,還得有領導統馭的藝術,此絕非是名嘴的「海闊天空」或媒體工作者的「紙上談兵」能勝任的,因為一接觸機關實務,包括府會關係,就會立刻見真章。(作者曾任職省府)

 

神格烏鴉

 

2006.12.24【自由時報】

被「聯合中國」媒體包裝成「鐵漢柔情」、「公訴之神」的檢察官張熙懷,繼首次開庭說「不會傳喚不說實話的人」,暗諷陳總統後,上週五第二次開庭再度發威,抗議律師污衊檢察官是「九官鳥」;還在顧立雄如廁時緊急具狀「聲請保全」,影射顧律師可能湮滅證據;又說證人李碧君曾表示夫人「死都不承認」,讓法庭火花四射。

數度進出「祖國」,不避諱台灣國格被矮化,不避諱所屬單位遭污衊,因而被綠營懷疑立場「親中」的張檢察官,法庭上一身黑衣紅領、咄咄逼人,固然不像九官鳥,但在綠營眼中恐怕更像烏鴉;他的發言諸如「辦國務機要費案是他的人生福報」、「也很掛念總統夫人健康」、「祝夫人早日康復」等等,聽在一些人耳裡,恐怕是充滿了揶揄吧!誰教他「親中」?沒在台灣設獎學金?沒在台灣國格受損時挺身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