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  NEXT

2007.03.27大紀元時報

台粵港關注 中國毛巾含強烈致癌物


大陸約有一半的毛巾業者用直接染料染色,這種毛巾製品,潛伏致癌危機。圖為北京一名工作人在毛巾攤前用餐。(AFP/Getty Images)

【大紀元綜合報導】近年來,中國大陸毛巾開放進口,大舉低價傾銷台灣。廣東媒體昨天報導,浙江省、河北石家莊等地查獲的含強烈致癌物質低價可疑毛巾,在廣州有龐大銷量。由於中國毛巾在台灣商家普遍展售,此事件引起廣州當局、香港海關及國人的關注。

中央社引述廣州《南方日報》報導,在廣州各大紡織品批發市場發現,類似「有毒」毛巾大部分銷往本地超市和百貨,可是價格差異很大。

報導指出,廣州沙河街一帶是廣州較大型的服裝、毛巾等紡織品批發市場,有批發店老闆向記者表示,廣州不少超市和百貨的毛巾都是從這裡進貨,毛巾批發價最便宜的是一條人民幣7角,最貴的4、5元。

記者發現,由於價格差異大,毛巾質量差別也很大。其中一款單價是1元的毛巾沒有任何標識,聞起來有刺鼻異味,表面粗糙,並且由於厚度不夠,對著光就可看到大大小小的洞。

老闆表示,低價毛巾是從河北輸入,廣州生產的平均要2塊人民幣以上,質量較好。

不過,老闆坦言,雖然這些低價毛巾普遍是假貨,但很好賣,一天最多可賣出好幾萬條。大陸約有一半的毛巾業者用直接染料染色,這種毛巾製品含致癌的聯苯胺和四胺基聯苯,潛伏致癌危機。

中國紡織協會毛巾專業委員會須一兵主任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偽劣毛巾都摻雜了相當比例的化學纖維,這類低質的普通化纖價格比棉紗低,不透氣,吸水排濕性差,易起毛球,用它洗臉,會刺激皮膚;用來擦拭家具等物品,也擦不乾淨,物品表面會有水漬殘留。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晉州有兩個村莊被抽驗到一款不合格的毛巾,含有聯苯胺。據了解,這類物質具有較強的致癌性,毒性在人體內可潛伏20年。

自從中國毛巾大舉低價傾銷台灣,國內毛巾產業面臨嚴峻競爭與考驗,雲林毛巾協會於2005年8月向經濟部提出進口救濟申請。去年3月1日起,財政部對自中國進口毛巾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成為我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第一宗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的案件。◇

 

2007.03.27大紀元時報

香港特首 官方版曾蔭權 民間版梁家傑 香港民間海陸反小圈子選舉

第三屆香港行政長官選舉25日在民間一片譴責小圈子選舉的聲浪中舉行,由中共當局欽點的現任特首曾蔭權,一如所料的以高票當選。有立法會議員在投票場外抗議中共操控選舉,實行獨裁統治,為絕大部分香港人沒有權投票選特首感到悲哀和可恥。

為推進香港的民主發展,有團體在同日發起民間公投,就特首候選人、2012雙普選以及最低工資等問題進行民間投票。全日共有近8千人投了票,其中包括候選人梁家傑及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樞機。民間投票結果是梁家傑以超過六成的得票贏了曾蔭權。(大紀元)◇(相關新聞見A5版)

 

2007.03.27大紀元時報

有冤無處申 弱母天安門自焚

【大紀元訊】2004年12月5日前往北京天安門城樓毛主席像前自焚的徐金翠,遣返當地後遭判刑,關押在河南新鄉女子監獄一大隊服刑。知情人透過六四天網義工喊冤:一個弱女子無奈被逼進京自焚的畫面呈現在眼前。

兒子傷重 交警竄改病歷

據中國天網消息,2002年7月2日,信陽棉麻公司陳汝洲駕駛,將走在路邊的7歲小孩邢路路撞成肝破裂、右腿骨折等。

2002年8月底,主管交警隊的公安局長盧新平派交警彭勇、法醫羅璋(已退)到醫院竄改邢路路的病歷。據悉,有人證、物證、診斷證明和假病例等。主管局長盧新平就是不讓徐金翠和丈夫與車主見面。

鳴冤丈夫遭勞教

據悉,在兒子受傷責任和賠償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的情況下,徐金翠和她的丈夫吳全力二人多次找相關部門告狀。吳全力前後被拘留8次,絕食2次,每次都在5天以上。當員警看到人要死了,就開車把他送回去。2004年,信陽市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作出了勞教吳全力的決定。

天安門 一股大火沖天而起

兒子受傷、為丈夫進行的勞教申訴也一年,不給任何手續,徐金翠走投無路。

這時,她想起了公安局長盧新平的多次提醒:「死個老百姓也算不了什麼,有本事你到天安門自焚去。」為引起社會關注、驚動中央,徐金翠便響應盧新平的號召:到天安門自焚去。

而據知情人描述;當徐金翠用自帶的汽油澆在身上點燃自焚時,一股大火沖天而起,周圍的警察和天安門部隊迅速滅掉徐金翠身上的大火。其中一個警察罵道:「他媽的,當地太黑了,把老百姓逼得自焚。」

徐金翠獄中申訴

2005年4月8日,河南省息縣人民法院以徐金翠犯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徐金翠認為,自己到天安門自焚,是因其兒子被軋傷後沒得到合理解決的關係,而公檢法在辦案過程中,把自己自焚時間從12月25日修改為12月5日,說明有關方面做賊心虛,試圖掩蓋真相。

徐金翠比樣板戲更冤

據悉:在送往河南新鄉女子監獄的途中,盧新平派來的員警還威脅徐金翠:再告,讓你家破人亡!

顯然,徐金翠一家比樣板戲中的楊白勞更冤、更慘。

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考慮到徐金翠全家現實情況,從人道主義的角度重新調查該案並做出公正處理,也希望權力部門以此為鑑,不再犯超越自身權力、最終給當事人造成傷害的錯誤。◇

 

2007.03.27大紀元時報

滬警方心虛 欲驅逐鄭恩寵出境

【記者趙子法/報導】被以「洩露國家機密」罪判刑3年、2006年出獄的著名維權律師鄭恩寵在出獄後,向胡溫政權寫了39封有證有據的舉報信,更加劇了上海政壇的風雲變幻。

因為他被剝奪政治權利一年的期限在6月5日就要結束,很多媒體紛紛預約此後的採訪。為此,上海當局顯得很著急,警方許諾將幫助鄭恩寵盡快的辦理護照,希望他能在解除政治權利之前離開中國。

自2006年6月5日出獄後,鄭恩寵遭到上海警方的多次傳喚,因為每次的傳喚反而成了鄭恩寵向中央揭露上海高官貪腐的機會,後來,上海當局停止了對他的頻頻傳喚。

近日,被強拆的沈婷女士暫回上海,但上海警方繼續阻止鄭恩寵和沈婷的會面,當局還千方百計的阻止沈婷和上海被強拆戶的見面。「沈婷在香港掌握了不少周正毅犯罪的證據,但周正毅犯罪的現場是在上海,沈婷掌握的證據只是全部證據的10%,我和朋友們掌握了周正毅犯罪的90%。上海警方阻止我和沈婷見面,其實除了見面外,還有100多種溝通方式呢!」鄭恩寵嘲笑上海警方做賊心虛的愚蠢。

警方還向他透露,希望他放棄經濟賠償,鄭恩寵:「放棄與否要通過法院判決,法院判決我無罪,肯定要賠償,但出國和賠償是兩回事。」聽到鄭律師透露目前不打算馬上提起賠償,警方很高興。

3月24日,鄭恩寵表示:「上海警方的態度出爾反爾,這顯示了內部對如何處理我的意見不一致,再加上陳良宇的倒台,周正毅再次被抓,以及我的39封舉報信,所以它們要盡快趕我出去。」

「我們每封信都公布證據。這些證據外行人可能認為無關緊要,一些國內的朋友從網上看到了這些舉報信後就給我打電話,因為我們內行人都清楚它們的分量很重。再加上6月5日以後,媒體就可以自由採訪我了。」

鄭恩寵對大紀元透露,今後將繼續以不變對應當局的萬變。◇

 

2007.03.27大紀元時報

從台灣看香港 民主熱情大不同


25日香港特首選舉期間,政治團體前線在文化中心海旁集會,他們推倒特首選委假人像,諷刺特首選舉為小圈子選舉。(記者潘璟橋攝)

【大紀元報導】第三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25日落幕,不出外界預料,由現任特首曾蔭權順利連任。身經台灣選戰洗禮,記者旁觀香港選舉過程,覺得這種間接選舉,實在不太像是選舉,選民的熱度也和台灣差得太多。

據中央社報導,儘管這次特首選舉是中共收回香港主權10年來,首度有兩位候選人競爭的特區行政長官選舉,由曾蔭權與泛民主派候選人梁家傑角逐特首職位。

不過,7百萬人口的香港,只有795名選舉委員會委員可以在特首選舉投票,還不是一場直接民主的選舉。香港民主派人士一直批評為「小圈子選舉」。

23日晚上曾蔭權在灣仔修頓球場舉行造勢晚會,現場4千人揮舞加油棒,除了候選人演講,也請來前港府官員、娛樂圈人士站台,終於讓這場不太像選舉的選舉,有了一絲選舉的味道。

場外,要求香港實施特首普選的「社會民主連線」成員、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率領支持群眾,抬著寫著「中央篤定欽點曾蔭權升官」的紅棺材,在警方、媒體推擠中繞場遊行,為這場選舉加入煙硝味。

表面看來,這些選舉活動與台灣的選戰相差無幾。然而,不論是造勢活動、場外抗議,只是民主的「皮」,實際仍不是民主。冷漠、行色匆匆路過造勢會場的眾多市民,就是最明顯的諷刺。

據了解,即使是到造勢會場的民眾,也是「特別安排的聽眾」,沒有開放一般民眾進入,為維持秩序,連記者也限定只能在特定區域採訪。

候選人是被北京「安排」的人,聽眾也是被「安排」的民眾,當然無法呈現出民主選舉的原汁原味,搞得香港市民意興闌珊。

自由黨委員吳耀民不禁向台灣媒體記者感慨,與台灣的民主相較,香港民主可以說是只到「小學程度」。梁家傑所屬的香港公民黨秘書長鄭宇碩也說:「香港人對民主沒有激情,是香港追求民主的最大阻力。」◇

 

2007.03.27大紀元時報

中國民生寫實

圖1:2007年3月20日,武漢大學的學生宿舍一隅。(Getty Images)
圖2:2007年3月7日,北京,街頭理髮師。(AFP/Getty Images)
圖3:2007年2月8日,西安運煤磚的工人。(AFP/Getty Images)
圖4:2007年3月16日,成都,骨董小販正在吃麵。(Getty Images)◇

 

2007.03.27大紀元時報

香港海陸空抗議小圈子選舉
多團體抗議中共操縱800人組成的小圈子選舉 民間投票結果梁家傑大勝曾蔭權


梁家傑表示雖然這次選舉已經落幕了,但標誌著另一個里程的開始,他承諾與全港市民並肩同行,2012年一定要見到雙普選。(記者吳璉宥/攝影)

【記者鄭麗駒、潘在殊/特稿】香港多個團體發起示威抗議,其中政治團體「前線」發起海陸空示威,反對目前由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行政長官的「小圈子選舉」方式。

25日早上,在官方特首選舉的投票過程中,會場內外都有民間團體示威,抗議中共操縱由800人組成的小圈子選舉方式,要求實行普選。上午8時許,政黨前線十多名成員,分別乘坐掛上「支持普選」、「偽選舉可恥」等橫額的20輛私家車、客貨車及貨車,在投票前到達國際機場附近的亞洲博覽館投票會場外示威,爭取全面普選。

小圈子選舉可哀可恥

政治團體「前線」的示威隊伍分三路進行,陸路20輛貨車掛著大幅橫額,上午7時在青衣集合後,駛向機場博覽會投票場外面抗議;海路示威船在維多利亞海港轉圈示威;但空中示威氣船由於不獲警方批准升空,只能停泊在尖沙咀文化中心。

前線召集人劉慧卿議員說:「今日是一個悲哀的日子,雖然有行政長官選舉,但我們絕大部分市民是沒有權投票的,我自己是小圈子的一分子,但是我引以為恥,所以我沒有去投票。我是要和無票的廣大市民一齊抗議,抗議這樣一個無恥的選舉。」

劉慧卿指出,亞洲很多地區和國家都有普選,所以香港要爭取民主並不難。她說,這次特首選舉雖然有泛民主派推舉的梁家傑參加,但並非民主選舉,是偽選舉,「如果中央(中共政權)見到你們那麼喜歡那些偽選舉,中意做戲,那5年(特首任期)之後又做戲,5年……無了期,那香港怎會有普選?市民千萬不要給人欺騙,白票、黑票是無意思的,只有一人一票才重要」。

對於前幾天曾蔭權與傳媒高層會面時談到「普選只有天堂才有」的言論,劉慧卿提醒曾蔭權不要口出狂言,有失行政長官身分,也令香港面目無光,「希望他真的落力去做,同中央講香港人是要一人一票,2012年要有一個真選舉。」

梁:2012普選 不能再拖

梁家傑在落敗後召開記者會,他感謝過去6個月陪伴他走這段民主路的戰友,強調「在這麼大的政治壓力下,仍有這麼多的選委提名我和投我的票。」梁家傑用三個結論總結其6個月來的選舉工程。雖然得票數比提名票少了10張,梁家傑指面對政治壓力,並非新鮮事物,他強調在小圈子選舉中,鬥票多並沒有意義。

第一,政府的施政與民意有很大落差,很多迫切的問題,政府完全漠視民意。
第二,從收到5萬個支持有競爭特首選舉及2012雙普選的市民簽名,證明港人求變心切,認同這次「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競選方式。

第三,從社會整體對這次特首選舉的熱烈討論、對觀看兩次辯論的投入程度,以及市民的高素質提問,可見香港社會已有充分準備,進一步推動民主進程。因此,2012年一定要落實雙普選,不能再拖。

梁家傑說雖然這次選舉已經落幕了,但標誌著另一個里程的開始,他承諾與全港市民並肩同行,2012年一定要見到雙普選。梁家傑同時列出未來努力方向,他說,因這次選舉成功凝聚了包括民間團體和專業界別等各種社會力量,會繼續透過他們去了解社會所需,同時監察政府,為市民發聲。另外,繼續堅定不移地利用各個渠道爭取落實2012雙普選。並強調會努力裝備自己,2012年捲土重來。

他更宣布,在其6個月的競選期間渴望接觸而還未接觸到的人,都可以去找他,並強調,「曾蔭權不聽你們講話的時候,這些所有人可以來找我。」

泛民主派多位選委在投票前高喊爭取2012雙普選的口號。民主黨主席柯俊仁則表示,這次是帶著遺憾的心情參與小圈子選舉,梁家傑得票多少已不重要,因為投票結果已預先知道。他指出,投的票和提名的票是很接近的,已經差不多是一個要公開表態的投票,這是小圈子的特色,所以今後要匯集團體力量爭取普選。

全民公投 梁家傑勝曾蔭權

在官方選舉特首同日舉行的全民公投,在全港共設有54個「全民投票實踐計劃」投票站,由早上10時起至傍晚6時,接受合資格選民公開投票,之後票箱運往香港大學點票。據主辦團體表示,全日共有8千2百多人投了票,人數相當於800人組成的選委會的10倍。點票結果是梁家傑以5,129票(64%)獲勝,曾蔭權得2,553票(32%);另外有3%白票和1%廢票。此外,7,271票(92%)支持2012年普選,448票(5.7%)反對。

推動全民公投的民主黨成員范國威表示,投票人數雖然不太理想,但代表性比小圈子選舉更高。同時,投票結果顯示,市民對特首人選的意向跟800人小圈子選舉及其他民調剛好相反,梁家傑的支持率差不多有六成半。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樞機昨日中午前往中環的民間票站投票,表示支持2012雙普選及制定最低工資。多名泛民主派議員下午也到旺角麥花臣球場的民間票站投票。梁家傑投票後表示,這次官方特首選舉已為日後的選舉定下底線,日後有競爭的選舉不應該差過這次。

有參加公投的市民表示,800名選委並非由市民選出,不能代表市民的心聲,希望可以盡快普選特首。◇

 

2007.03.27大紀元時報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學者談香港


今年7月1日將是中共統治香港十周年之際,國際一直關注香港一國兩制的實施狀況。(Getty Images)

☉陳邁克 編譯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Northeast Asian Policy Studies)訪問學者里基•楊(Rikkie LK Yeung)於2006年11月15日發表主題為「2003年後的香港:民間社會行動主義興起對上管理自治權衰退」(Post-2003 Hong Kong: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Activism vs. Decline of Autonomy?)的演說,以下是演講內容的摘要:

演講者先以一個小故事當開場白。最近,有一部得獎的香港電影《黑社會》(Election)。在這部電影中,有一段著名的對白。一名黑社會分子對某些警察說:「嘿,長官,我們的老大是經由選舉產生的,但特區政府不是。」

2003年7月1日,香港超過50萬名人士上街抗議遊行,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再次使香港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對香港而言,2003年是政治上和社會上的轉捩點。在2003年之後,有兩個突出的趨勢值得注意──民間社會行動主義的興起以及香港自治權的衰退。
香港民間追求民主

自從80年代起,香港就一直追求民主。在2003年之後,其對民主的需求以更堅定、更主動和更有創造力的方式表現。

社會大眾追求完全民主的決心可以由2004年9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的高投票率(55.6%)看出。與過去的選舉一樣,儘管有超過60%的選票支持民主派候選人,但是基於目前的選舉制度,他們只占了立法會40%左右的席次。

在重要的時刻,民間社會行動主義表現得生機勃勃。在2005年年底,曾蔭權提出其〈基本法〉方案。然而,要求真正民主改革的人們認為政府的改革方案無法改變制度。民間社會反應強烈,在2005年12月14日舉行的抗議活動就有數萬人參加。

民間社會行動主義的第二個主題是建立環保和更好的香港。在資本主義掛帥的香港,人們現在比較可以公開地說:「金錢不永遠都是第一的。」

有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香港的地標──美麗的維多利亞港的進一步開發遭到反對的事件。保護港口人士在一次司法覆核中獲得勝利,得以拒絕政府的一項大型開發計畫的一部分,但非全部。在2003年之後,社會大眾對保留港口的情感變得十分強烈。他們的活動獲得社會各界的參與,這在過去是前所未見的。

香港價值和特性

有越來越多的人擔心,香港可能正在失去其獨特的價值、特性和資產。在2004年年中時,有大約300位知識分子和專業人士在報紙上聯合發表〈香港核心價值宣言〉(Declaration of Hong Kong Core Values),連署人支持溫和的民主和保守的建立方針。

民間社會行動主義的最後一個類別是新的政治團體和智庫的出現。這帶來很多政治上的想像空間。一個新的民主派政黨「公民黨」在2006年初成立。這個新的政黨,實際上代表在不同領域,但具有相同的完全民主和全民參與理念的民間社會活動人士的結合。「公民黨」的梁家傑是第一位宣布角逐特首選舉的候選人。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和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分別成立了自己的智庫,亦即研究香港政制改革的「核心小組」(Core Group on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和「匯賢智庫」(Savantas Policy Institute)。這些前任官員參與的民間社會活動獲得多方關注。

香港管理自治權衰退

民間參與的精神不死。透過近年來不同的活動和現代科技的協助,民間社會網路已經增強。當下一次的危機來臨時,人們已經準備採取行動。

很多民間社會活動人士和社會大眾越來越擔心香港在管理上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主權。
在2003年後,自治權的模式已經改變。中共政權採用新的策略,更主動參與和監管香港事務。另一個中共採取主動方式的例子是其介入香港地方選舉,這是中共的管理和研究機制的延伸,以期監管香港事務。

中共這種介入方式在2003年後更為深入。人們關心高度商業化的媒體實施越來越多的自我審查,並對幾名電台主持人突然離職感到驚恐。今天,與2003年之前較重要的音調相比,越來越多的報紙和廣播頻道被視為支持中共或與特區政府有良好關係。
衝擊

中共滲透導致香港自治權的衰退,和民間社會行動主義興起之間的緊繃狀態造成管理上的僵局。結果,「合法性來自民意而非選票」的策略無法帶來有效的管理。當今特區政府持續遭受政策上的挫敗和僵局,例如政改方案。

民間社會行動主義盛行的現象,伴隨自治權的衰退,加劇了香港的四種明顯衝突:

●人民期望的增加與政府能力的減少之間的衝突
●社會多元化與政治制度和政府政策上的既得利益者之間的衝突
●對政府現代化的需求增加與政府制度僵化之間的衝突
●陳舊的政府政策與缺乏政改動機之間的衝突

未來的議題

香港的現代化媲美任何一個主流社會。為了能務實地有效管理,合法性必須來自於選票,更不用說這是公民的權利。

我們需要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公平競爭。我們需要使政治制度合理化,以確保合理的制度安排帶來良好的行政和立法之間的關係,允許權力然後職責的部分分享,並鼓勵政黨發展。我們也需要更開放、更透明和更具參與性的政策制定模式,這種模式能正面吸引民間社會並允許社會大眾獲取更多政府訊息。簡而言之,香港需要實質上的民主改革。
──轉載自《新紀元周刊》◇

 

2007.03.27自由時報

比種苗被偷更嚴重的事

■ 郭華仁

近來中國仿種黑珍珠蓮霧,種苗外流問題再度浮現,貴報昨日以整版篇幅討論,顯然輿論對此一再的議題還沒有共識。

造就我國優質農產品的因素,除了地理環境外,主要是國人在品種的改良與技術的創新。有趣的是,農作物與人種一樣,在台灣都算是移民社會,我國農作物百分之九十五皆為外來種,包括水稻、芒果、蓮霧、番薯在內;這些種源透過國人的智慧加以改良,理當保護國人的智慧財。

農產的競爭力,除了品種與技術外,成本也是很重要的考慮;我國由於土地與人力成本的居高,因此若干項目早已有農民移往海外生產。不過近年往中國投資,甚或曾有公職身分者攜帶種苗技術到對岸投資的案例;由於兩國間敵對情勢的關係,此舉或有害本國農業,因此引起大家的憤慨,也是人情之常。

種苗與技術的外移,對我國而言,其可能的傷害主要有二,一是與我國競爭外銷市場,另一是產品回銷國內。對此而言,政府在三年前修正通過的植物品種及種苗法,就是透過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有效地彌補這兩個缺口。不過法律有其極限,之前未能申請品種權的老品種,就不能補申請;這些品種外移,在品種法不及的情況下,只能透過其他方式,例如對進口條件的設限,給予挽救。

現在科技發達,再嚴厲的規範,只能禁止合法的輸出,對於非法夾帶種苗很難加以阻遏。因此就先進的法治國家而言,種苗被偷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品種與技術能否不斷地創新,然後能否落實智財權法加以保障。可惜輿論界明察秋毫,卻沒見到我國傳統育種能力可能嚴重退縮的危機才是農業的隱憂。

除了蘭花以外,我國植物育種家主力在公部門,特別是農業試驗改良單位。長久以來基層育種家若非因緣際會,大都默默耕耘,貢獻己力於農業奇蹟而不求知名。然而隨著基因科技的竄升,政府教育與科技政策趨向於尖端科技之餘,未能兼顧傳統農業研究實力的保持,導致人才流失,以及新人的難以遞補;就是現有的育種家,也常因為農民輔導、宣傳的旁務增加,而降低其創新品種的能力。長此以往,優良新品種的推出減緩,其後果較諸品種外移對農業傷害更大。

除了種苗外移,技術外流也一直為人詬病。政府是有義務以恰當的方式來約束相關公務人員,而不能無所作為;農業學術團體也應正視成員技援中國的行為,提案加以討論,對學術交流與技術輸中作適當的釐清。

(作者為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2007.03.27自由時報

從MOU談自棄主權

■ 黃天麟

月初,WTO於日內瓦召開漁業補貼問題國際研討會,中國官員強行逼迫研討會秘書處將大會所有文件有關我國的國名全數改為「中國.台灣省」,我方代表團屢次抗議無效,大會秘書處人員僅低調表示遺憾,最後仍未更正名稱。為此,台灣北社也發表聲明,強烈指責中國之霸權行為,陸委會最後以「如果中國一味從政治上看台灣問題,採取兩手策略,相信台灣民眾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來自我安慰一番。

台灣的民眾真的如陸委會官員所言,「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嗎?遺憾的是,我們不僅不能期待台灣民眾「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就連執政的政府官員也不一定看得清楚,甚至還會盲目地帶領台灣的民眾往中國所鋪設的統一之路直衝。

此話並非無據。事隔僅十天,民間組織的台灣金融服務聯合總會(以下簡稱金總)理事長證實,他將於四月初赴北京與中國國務院層級人次洽談簽署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的可行性。一個民間人士何能何德,有此權利與中國官方洽談事涉雙方主權的MOU?當然是在政府高層默許下的行為。北京一直向世界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省,兩岸關係屬於國內事務(即台灣政府是不存在的),北京會見台灣民間組織,如金總之覲見中國國務院人士,等於是人民向政府陳情、申辦一樣,係屬國內的官民關係,我方政府明知而委曲求全,無異自我放棄主權、自我向世界示意兩岸問題是中國內政問題,至少可解讀為台灣政府釋出了對中國政府所稱之「中國之一省」,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信息。

在日內瓦,台灣聲嘶力竭地抗議,同時在北京,又與中國之官員在中國「一中」的原則下大談週末包機、銀行登陸、金融備忘錄等迎合中國「以經促統」、「終極統一」的變通辦法,你不覺得荒誕嗎?國際人士不會不覺奇怪嗎?他們必定在內心說:「不管中國如何打壓,台灣還不是照樣與中國媚來媚去。是不是患了人格分裂症?」久之,台灣的抗議就成為無理取鬧、惹人討厭的舉措。近幾年,國際之所以越不理會我方抗議,在國際書刊或網路「中國、台灣」之所以常被使用亦與此有關,咎由自取,我們完全不能責怪人家。

當然我們也不能責怪中國,因為「併吞台灣」是北京賦予其官員的責任。當他們發現越打壓,台灣越會委曲求全,對中國越會開放,越能達成「以經促統」的終極目標之時,若不進一步「無不用其極地圍堵台灣」就是失職。

此次WTO對台灣之蠻橫舉動,還是換來台灣在「民共談判」中更為柔軟的態度,高高興興地派遣金總理事長赴「京」洽談金融監理備忘錄。

他們(北京)現在似乎已確信,只要持續打壓台灣,堅持一中,再給予蘿蔔,台灣終將會讓奧運聖火繞道台灣。為了財利,台灣絕對上鉤。

但願此一判斷是錯誤的。

(作者為前國策顧問)

 

2007.03.27中央社時報

呂秀蓮:換女性當總統並不過分 她已準備好

(中央社記者李錫璋台中市二十七日電)副總統呂秀蓮今天說,中華民國過去都是男性當總統,換女性做做看並不過分,而且她已做好準備,有人臨時要選總統,可能會讓台灣空轉或倒退。

呂秀蓮今天應邀到台中市的海洋傳播協會以「世界及海洋的台灣」為題發表演講,隨後並與媒體記者茶敘。她在演講及茶敘中,特別強調女性領導人的優點,並認為台灣應該換女性來治國。

她說,在她長期推動新女性主義並擔任副總統後,台灣的婦女地位大幅提升,目前在世界上排名第十七、十八名,女性的學歷大幅提高,政黨提名的女性候選人受到選民支持,顯示台灣人民對婦女已有信心。

呂秀蓮指出,台灣在經濟、自由、民主方面的表現,受到國際上的肯定,但幸福程度卻只排名世界第六十八名,這時正需要女性來提高台灣人的幸福,因為女性較重視節儉、衛生、安全及健康,較能創造台灣人的幸福。

她表示,過去的國家主事者較重視有錢人,不重視小市民,這時換女性做做看並不過分,值得大家想想看。

呂秀蓮強調,她擔任副總統將近七年,最了解總統,也知道台灣的需要,她已做好擔任總統的準備。其他有意參選總統的人,有人根本未做好準備,已經來不及,若是擔任國家領導人,無法因應未來的重大挑戰,台灣可能因空轉而倒退。960327


呂秀蓮:不關心低度排藍民調 相信非總統意思

更新日期:2007/03/27 15:45

(中央社記者李錫璋台中市二十七日電)副總統呂秀蓮今天在台中市表示,有關民主進步黨內總統初選低度排藍的方案,總統已約略告知她,但她並不關心,並認為幕僚的操作太過粗糙,並非總統意思。

呂副總統今天到台中市海洋傳播協會演講,並與媒體記者茶敘。她在答覆對低度排藍民調方案看法時,作出上述表示。

她說,陳總統中午已約略告訴她這個方案,但她認為,要當國家領導人不必在乎小節,也不能沒有信心,所以對於低度排藍方案並不關心。

呂副總統指出,她與民進黨主席游錫(方方土)並未連署低度排藍方案,應是相關幕僚處理太過粗糙,並非總統的意思,但可能陷總統於不義,她相信陳總統會公正處理。

她強調,有關低度排藍方案的操作連署實在有待改進。960327

 

2007.03.27南方快報

不在籍投票法=終極賣台法

■ /陳軍

 一心一意為了奪回政權,肖想黨國復辟的中國國民黨在立法院前會期中,憑藉國會多數暴力,利用「中選會組織法修正草案」卡死一拖拉庫法案,包括本年度攸關政府施政至為重要的總預算案、陽光法案、軍購案及勞保修正草案等等在內,都是影響國家政經民生至鉅的法案,企圖拖垮本土政府的施政以及逐步解除國內的軍事武裝,以遂行其人其黨一貫主張「終極投降」的陰謀及目標。

 時至今日,投共統派及其國會議員這種肆無忌憚「聯共制台」的惡行惡狀,早已到了令人孰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如今竟然更進一步在本次立法院會期中,由素有統派賣台急先鋒之稱的丁守中代表該黨祭出更加明目張膽的奪權鬥爭,實質上就是「終極賣台法」的「不在籍投票法草案」,試圖繼「鎖死台灣經濟於中國」的狼子野心之後,進一步再把「台灣政壇一併鎖死於中國」。

 涵蓋國內外所有台灣公民及各國僑胞的「不在籍投票法草案」,如眾所週知,影響最大的就是具有投票資格的總人數直逼150萬至200萬之譜的中國台商及求學台生。在中共近年來企圖利用「以商逼政,以經促統」軟硬兼施的統戰手段橫掃台灣政治及經濟命脈的今日,中國國民黨為了保證在2007年立委選舉及2008年總統大選中能全面勝選,竟然明目張膽的祭出這種內容上既違法、又違憲,實質上就是「終極賣台」的惡法,其心可誅,其行可恥!

 或許有人會質疑為什麼吾人要將此等惡法定位成「終極賣台法」?原因很簡單,因為自誇在七天內就可利用經濟戰終結台灣本土政權的中共經濟政戰高層,只要輕輕動一動「全面向台商查稅」及「全面考核台生思想正確」的小指頭,相信所有的中國台商和求學的台生們當下將立刻嚇得屁滾尿流,且無一倖免。屆時,這些「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眾家台商暨台生們,唯有卑躬屈膝,唯唯諾諾,連滾帶爬,爭先恐後的清一色投票給和中共沆瀣一氣的賣台中國黨候選人的現象絕對是必然結果。

 中國台商及台生總數將近一、兩百萬張的選票,將具有左右台灣政局及任何大小場選舉結果的重大影響力。吾人咸信,當中共在台灣的同路中國黨及其國會議員陰謀算計,密切配合之下,獲得此把對台灣政壇可以任意「斬立決」的尚方寶劍之時,將是民主、自由、法治的台灣國家及其人民引頸就戮,萬劫不復之日。

 這個再清楚不過的台灣親中吳三桂信徒和中國共產黨隔海唱和,配合其三戰統戰,意欲強行通過的「終極賣台」之惡法,對台灣國家制度及政壇生態負面影響之深遠,稍有常識及判斷力的台灣人皆知,只有這些被急於奪回黨國專制政權的野心沖昏頭的賣台純種統派當事中國人自以為鬼不覺,神不知!

 如今吾人要再次大聲呼籲海內外決心誓死捍衛「台灣主權尊嚴及民主、自由、法治制度」的台灣同胞及僑民,值此台灣危亡之秋,將不應再縱容和聲援任何人再在台灣國內利用任何齷齪下流的方式及手段,遂行吃裡扒外的賣國陰謀及罪行出現,縱算是民選的國會議員,只要膽敢越此雷池一步,亦將受到堅決保台、護台同胞的嚴厲反制,絕無寬貸。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