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5.05大紀元時報 聖露西亞外交割喉戰 中共停援施壓 我緊急調派增援
【大紀元訊】我國與加勒比海島國聖露西亞宣布恢復全面外交關係以來,中共停止對聖國的經濟援助,並透過國際社會施壓,以阻止台灣與聖國恢復建交。而我國外交部也緊急從附近各國使館調派人力增援,台海兩岸目前可以說在聖國進行最後的外交割喉戰。 中共以停止各項援助聖露西亞的建設工程為要脅,並透過國際社會施壓,希望能藉此破壞我國與聖國的復交關係;而台灣的使館人員則是日夜趕工,希望5月就讓台聖經貿合作有具體成果。 據中央社報導,聖露西亞外長包世奎證實,從3月中至4月底聖國內閣辯論與中華民國復交期間,中共便已暫停目前在聖露西亞的建設合作案;還動員加勒比海地區與中共友好的國家,要求這些國家的元首打電話給聖國總理康普頓施壓,連加勒比海共同體的秘書長也加入施壓行列。 對於中共的一連串打壓及破壞的行為,我國駐聖大使館仍積極推動兩國合作事宜,包括聖文森技術團團長宮濟平與海外工程公司總經理簡宗仁陸續抵達聖國進行考察,盼進一步了解聖露西亞人民實際需要,以提出適當的合作方案。 宮濟平抵聖國後,已與聖國內閣多位官員奔波視察,前往地點包括十多年前台聖仍有邦交時台灣農技團駐地,如今已荒廢。 中華民國新的駐聖大使館代辦李朝成指出,聖露西亞主要農產品是香蕉,但此地天候條件可以生產更多種類的蔬果花卉,例如鳳梨、山藥等等,需依不同地區規劃。宮濟平則親自考察各地狀況。 台灣與聖露西亞於1997年斷交後,中共無能力協助農業,由工黨主政的聖國政府也大幅縮減農民數目,使得原本成績歸零,甚至現在要回頭從聖文森拿品種移回聖露西亞培育。 在首都卡斯翠傳統市場擺攤賣水果的老闆娘伊文絲數度激動地向台灣駐聖人員表示,台灣農技團走了之後,再也沒有好吃的水果,中國大陸人來只會搶當地人的工作,也不跟聖國人民互動,甚至開餐廳和零售業賺聖國的錢,市集攤販都很懷念台灣的水果與友善的台灣人民。 海外工程公司總經理簡宗仁3日也從聖文森飛抵卡斯翠,找尋商機與了解國情,並會晤聖國工程部長,聽取聖國方面希望規劃太陽能設備以及提供工程材料的簡報。 就當我國積極投入推動兩國合作事宜之際,3日有一批中國大陸籍勞工搭機離開聖國。另外,聖國的媒體也大幅報導我國與聖國建交新聞,而中共也利用親中的媒體對聖國人民進行統戰,以達其破壞我國與聖國之關係。 而外交部秘書羅震華則表示,90%聖國人民每天早上聽廣播,很多次電台討論台灣與中共議題,聽眾叩應幾乎都是一面倒支持台灣。 |
|||
![]() |
![]() |
![]() |
|
![]() |
2007.05.05大紀元時報 《百姓》揭貪走紅 中央令改禁談時政 【大紀元訊】曾經因為敢於揭露中國農村地區地方政府官員腐敗行為而廣受讀者歡迎的《百姓》雜誌,從今年第五期起,將完全改版成為一個以文化、生活為關注焦點的文摘性刊物,基本不再有時政類報導和原創內容。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去年第八期《百姓》雜誌刊登了「江陰拆遷徵地調查」的報導,揭露了江蘇省江陰市政府強迫徵收農民的土地,強制農民拆遷,並關押農民維權代表,給他們帶腳鐐的事情。 《百姓》雜誌在刊登這篇報導之前,受到江陰市政府和《百姓》雜誌上級主管部門農業部有關官員的壓力,要求不要報導。但是當時的《百姓》雜誌主編黃良天頂住壓力,還是刊登了這篇報導。這篇報導發表後,成為江陰農民維權的有力依據,並在江陰官場引起很大的震動,有官員因此丟職。 但是,像這樣的文章今後將很難再在《百姓》雜誌上看到了。《百姓》前主編黃良天告訴自由亞洲電台說,從今年第五期開始,《百姓》雜誌將改版成為文摘類刊物。 黃良天說:「他們想搞成一個文摘性的東西,面對農村青年或者農村的一個文化雜誌。盡量不發表原創寫的東西。我們的基本待遇就跟《三聯生活周刊》一樣。」黃良天提到的《三聯生活周刊》也是因為去年違反上級意圖,刊登了有關文革和唐山大地震的文章而在前不久接到中宣部的命令,今後不許刊登時政類報導。 在黃良天主持下的《百姓》雜誌,因為敢說真話,經常面臨很大的壓力。他們的網站幾次被封鎖,黃良天本人也於今年年初被撤職。據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訴本台,離開《百姓》後的黃良天還受到公安部門的多次調查。黃良天說起他對《百姓》改版的感受:「第一、非常無奈。第二、我們應該堅守我們自己的信念。」 據黃良天透露,他在《百姓》雜誌的原班人馬,包括他離開後的主編、副主編、記者和廣告、發行人員現在幾乎已經全部離開《百姓》,只剩下一位文化編輯,而此人也不久就會離開。 《百姓》雜誌的命運似乎證明,在北京奧運會和中共十七大召開之前,把維護社會穩定視為優先的中國政府對輿論的控制仍處於緊縮之中。◇ |
||
![]() |
![]() |
![]() |
|
![]() |
|
2007.05.05大紀元時報 原北大主生物系教務辦公室主任萬耀球公開退團
【記者辛菲/採訪報導】原北京大學生物系教務辦公室主任、副處級離休幹部萬耀球先生5月3日接受大紀元採訪時,公開聲明退團。 現居北京、76歲高齡的萬耀球先生,1949年考入華東軍政大學,1956年在北京大學生物系擔任教職員幹部,57年被打成右派後勞動改造21年。78年被恢復名譽,重新回到北大生物系從事教學行政管理工作,直至1991年離休。離休前擔任北大生物系教務辦公室主任。 萬耀球的父親李奇中是黃埔軍校一期學員,1989年去世前一直擔任國務院參事,其母萬華柏因為參加國民黨,49年後被中共打成「歷史反革命分子」,在1968年文革中自殺身亡。萬耀球撰寫了30萬字的回憶錄《滾爬血腥路》,由於中共封鎖,至今尚未公開出版。 今年3月5日,萬耀球與其他60餘位被打成「右派」的知識分子聯名上書中共,要求徹底否定右派鬥爭,賠償受害者經濟和精神損失。4月6日,萬耀球參加了北京30位「右派」聚會,引起極大迴響。 退團聲明 萬耀球退團聲明:「我年少時受共產黨思想的灌輸,以為共產主義理想是好的,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所以參加了共青團。但是後來幾十年經歷和聽聞的社會現實,尤其是中共在大陸的殺人、整人幾十年血淋淋的事實,在反右、文革、六四、鎮壓法輪功等歷次運動中欠下的血債,使我完全改變了對共產黨的看法。尤其是最近一年我深刻認識到:共產黨是邪教,罪惡滔天。」 「我慶幸我沒有入黨。雖然我思想上早已退出中共,對共產黨徹底反感,但我今天還是要公開聲明退團,跟過去恥辱的歷史劃清界線,跟共產黨徹底脫離關係。」 真名公開退 給別人鼓舞 當記者建議萬耀球用化名退團時,萬耀球一再強調,一定要用真名公開退。他說:「用真名退,不僅自己得到解脫,而且給別人做個示範,給別人一些鼓舞。」 萬耀球表示,曾經看過大紀元系列社論《九評共產黨》,並表示,「寫得特別好,從理論和實踐上都分析得很透徹。『九評』中的觀點,我都同意。」 對於真名公開退團可能遭受中共的打壓,萬耀球說,「沒關係,我講的是真話,我就是這個認識嘛。我覺得,我在有生之年一定要說真話。」 很多老共產黨員和我的認識一樣 萬耀球透露,「據我所接觸的老共產黨員幹部們,我們私下都講心裡話,他們和我的認識都是一樣的。但他們有些出於現實生活的考慮,不願意公開說。有很多這樣的朋友。很多人看了『九評』都同意。」 退黨是思想啟蒙運動 萬耀球表示,「退黨是一個思想啟蒙運動,很有意義,這種方式是和平理性的,可以喚醒更多民眾的覺醒,而且傳播面廣,易於大家參與,至少告訴人們:對共產黨應該重新認識。如果不對共產黨認真思考,就不可能解脫出來的。」 萬耀球表示,「我當然希望某個中共領導人,能夠具備戈巴契夫和葉爾欽那樣的胸懷和膽識,主動放棄權力,解散共產黨,實行國家民主化,並且平反歷史上一切冤案,給受害人進行精神和物質賠償。但是,黨內出現戈巴契夫,不大可能,只有全體人民都提高自己的覺悟,強化民主的意識,加深對獨裁暴政的憎恨厭惡,才會推動獨裁政權的滅亡。」 我能看到中共滅亡 萬耀球表示,「中共肯定會滅亡,我在有生之年應該能看到。共產黨獨裁政權一定會崩潰,因為它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權力,所以只能滅亡。從理論和實踐上講,中共暴政不會存在下去,因為根本不應該存在下去,我有信心。」 中共垮台中國會更好 對於中共垮台後中國的狀況,萬耀球表示,「共產黨垮台後,中國絕對不會亂,絕對比現在更好。共產黨如果把權力交出來,別人一定比共產黨做得好。共產黨不就是一批人嗎?為什麼共產黨那些人就比別人高明呢?事實證明,它比別人更殘酷、更壞啊!」 共產黨是最壞的邪教 當談到現在對共產黨的認識時,萬耀球指出,「共產黨是邪教,是最壞的邪教,而且真是邪透了。共產黨就是個騙子黨,共產主義革命是紅色大騙局。共產黨天下太平以後還要殺戮,這在歷史上是沒有的。20世紀人類社會最大的災禍就是共產主義造成的。」 他說:「共產黨的一切都是騙人的。它的暴力革命、奪取政權,根本不是如他所說的為勞動人民的翻身解放,它只是利用農民為它打天下、當炮灰,奪取政權後自己獨裁專政,為了自己在中國稱霸,進一步還要稱霸全世界,這就是共產黨所謂的共產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霸權統治人民。共產黨自稱是工人階級政黨,結果主人翁生活最悲慘,工人農民生活最貧窮,沒有任何的自由,成了弱勢群體。」 「共產黨邪教消滅人們的精神和思想,這是最壞的邪教。它用馬列主義控制和改造人們,不准人們有自己的思想,根本沒有言論和思想自由,完全剝奪了人們的人權,把人民改造成馴服工具、沒有思想的畜牲、沒有生命的螺絲釘。」 中共不等於中國 萬耀球表示,「中共不等於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也不是中國,它只是中國大陸上現行的專制政權,是在中國土地上近50年建立的暴政政權而已。共和是民選的,而中共是暴力奪權的,所以它連名稱都不對。」 他說:「國家是由領土、人口、政權(主權)三要素組成。而共產黨卻說國家是一個機器,是一個階級壓迫統治另一個階級的工具,國家由軍隊、政府、警察、監獄組成。共產黨的國家定義跟正常國家都不同。」 萬耀球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上就是一部絞肉機,各次運動中受害者數不清,每次運動都是用暴力鞏固政權。現在中共繼續利用這部絞肉機貪汙腐化,為所欲為,欺壓與剝削人民,所以死也不肯政治改革、實現民主,死也不肯實行軍隊國家化,死也不肯放棄權力。」◇ |
|||
![]() |
![]() |
![]() |
|
![]() |
2007.05.05自由時報 遏阻中國非和平崛起 ■ 田山哲哉 美日二加二會議日前發表共同聲明,台港媒體都關注其共同戰略目標中「和平解決台海問題」一項不見了。其實細看條文就可知道,這次亮相的戰略目標一開始就寫明美日兩國再次確認二○○五年戰略目標的內容。即儘管沒有明文提及台海問題,但這次戰略目標是「二○○五年版本」的基礎上才成立的,可謂美日同盟仍在針對台海。 有趣的是美日同盟要求中國做為一個負責任的利益共擔者,改善軍事透明度,維持其政策與行動的一致性。就中國而言,雖然被升格為利益共擔者,但戰略目標卻帶來了些某種限制。中國對這個定位該喜還是該憂呢? 美日同盟這次表明:要加強美日澳安保關係;支援表明去追求「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東盟;要繼續加強與印度的伙伴關係;甚至要將美日同盟與北約發展成互補關係,並使日本和北約的合作更廣更深。這些正符合於日本所推進的「自由與繁榮之弧」政策,換言之,這就等於以推廣「民主」而進一步鞏固中國包圍網。美日兩國顯然警惕中國走上「非和平崛起」之路。 實際上這幾年中國的前科實在太多了:兩次潛艇事件(侵犯日本領海和追蹤美國航母);衛星摧毀試驗;人權問題;東海氣田爭議;表露對航母的野心;對非洲太過離譜的投入和介入;仍未放棄武力攻台這一選項。 戰略目標另一特點為日美同盟全球化。相信日本自衛隊的活動空間會隨之更上一層樓。因此日本很有可能會推進修憲工作之餘對現行憲法進行重新釋法,以許可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可行使這個權利之後,若在台海發生美中兩國的武力衝突,日本已無須專做後勤,大可與美台並肩作戰。最近美日之所以將空軍戰力集中部署在琉球地區,當然不是只為了針對北韓。 對於台灣問題,日本自從在三十五年前連署《日中共同聲明》以來,便有一項向來都堅持的原則:日本從未正式承認過「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再有美國的《台灣關係法》以及仍在針對台海的美日同盟,這些都會成為保證台灣實現正名、制憲的有力後盾。(作者為自由作家) |
||
![]() |
![]() |
![]() |
|
![]() |
|
2007.05.05自由時報 陳馮富珍瞧不起台灣由門縫丟還扁函
〔記者王平宇、田瑞華、曾慧雯/台北報導〕陳水扁總統昨晚接受三立新聞專訪時表示,WHO案拚了十年,根本一直在退縮、什麼都沒得,不管是以「衛生實體」或「觀察員」名義,中國都以「誰理你們」的態度回應,我們不能再一直騙自己、騙二千三百萬百姓,所以今年他非常堅持,就像他提「四要」,要獨立正名,既然台灣是我們認為最美、最好的名字,是母親的名字,就要用台灣名義加入國際組織。 他還主動披露有關世界衛生組織(WHO)羞辱台灣的舉動,他說自從四月間他致函WHO幹事長陳馮富珍,表達要以台灣名義參加WHO,未獲處理,WHO竟然趁黑夜「偷偷摸摸」,把他的信從我駐日內瓦辦事處的門縫丟還。總統說,這多過份!多瞧不起台灣! 扁要求 公正處理台灣申請案 總統說,WHO偷偷摸摸自門縫丟回信件後,台灣透過友邦駐日內瓦代表當面交給陳馮富珍,他自台北也以雙掛號再度致函。總統強調,二度致函都有WHO收件的文號,WHO要正式給予答復,台灣申請會員案也不是秘書處可以決定,他要求依議事規則,公正地處理台灣的申請。 陳水扁昨天出席在國軍松山醫院的紀念我國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四週年紀念會時,也呼籲國際社會重視台灣正式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心聲、勿被政治力超越;並斥責中國長期打壓台灣參與WHO,讓台灣被排除在世界醫療體系之外。 呼籲歐盟 聲援台灣加入世衛 陳總統昨晚出席「歐洲日」晚宴時,致詞時也呼籲歐盟各國在即將召開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中為台灣仗義執言,同時也應該要正視台灣在國際社會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陳總統也為台灣記者的採訪權請命。 〔中央社日內瓦四日電〕陳水扁總統今天表示,他以總統身分致函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陳馮富珍,信函半夜被退回,塞在台灣駐日內瓦辦事處門縫。 WHO發言人辛普森表示,他不知道這個情況,也無法評論。駐日內瓦辦事處官員則答復,未獲授權,不能發言。 英友台議員提案 促英政府挺台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倫敦四日報導〕英國國會台英國會小組共同主席溫特頓(Sir Nicholas Winterton)下議員於二日在下議院提出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成為會員案,要求英國政府採取行動,支持台灣取得世界衛生組織完全會籍。 陸委會民調 77%贊成 台灣名義入世衛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陸委會昨天公布「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民調結果顯示,在世界衛生組織拒絕台灣的入會申請案後,有七成七民眾贊成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或世衛等國際組織。 陸委會表示,民調也顯示對於發展外交和兩岸關係的優先性,認為「發展台灣與大陸的關係較重要」與「發展台灣與其他國家的關係較重要」的比率都是三成四;但就算發展外交關係會造成兩岸關係緊張,仍有六成四的民眾贊成繼續發展外交關係。 69%:有條件直航 至於兩岸直接通航問題,六成九的民眾認為還是要「有條件開放」,只有一成五的民眾認為可以「無條件開放」。對台商赴中國投資的限制,也有五成二的民眾主張政府應採行較「嚴格一些」的規定。 在統獨立場方面,主張廣義維持現狀的民眾仍占絕大多數(八成),與歷次調查結果趨勢一致;仍有大多數(七成二)的民眾不贊成中國所提出的以「一國兩制」發展兩岸關係的主張。 民眾認知北京當局對台灣政府及人民不友善的比率仍高,分別是五成九及四成。 至於目前兩岸交流的速度,三成民眾認為「太慢」;二成三的受訪民眾認為「太快」;三成五的受訪民眾認為「剛剛好」。 |
|||
![]() |
![]() |
![]() |
|
![]() |
|
2007.05.05自由時報 台聖復交加勒比海外交網成形
〔記者王平宇/台北報導〕甫自聖露西亞返台的外交部長黃志芳昨日表示,台聖復交一掃過去外交士氣低迷的陰霾,建交時機與國內總統初選等政情毫無關係,台灣也無意給中國新任外長楊潔箎難堪,台灣只是做自己該做的事,爭取應有的國際生存空間。 黃志芳表示,近年來台灣相繼失去非洲重要友邦塞內加爾與查德,重挫外交人員士氣,外館人員惶惶終日,深怕下一個失去的邦交國就是自己的駐地。現在,外交人員必須積極作戰,這場宛如「硫磺島浴血戰」的台聖復交成果,不僅振奮了外交部人員的士氣,也是以戰練兵,為下場戰役預作準備。 黃志芳說,聖露西亞是東加勒比海區重要國家,歷經四個半月的鴨子划水,收割建交成果,總算站穩腳步,預料可與聖文森、聖克里斯多福連成外交網,在加勒比海區衝出連鎖效應。 據了解,外交部近來為鞏固邦誼,決定將尼加拉瓜大使洪明達調部,改派前中南美洲司副司長、現任駐厄瓜多代表吳進木出任駐尼加拉瓜大使。 昨日也傳出外交部在大廳擺放的聖露西亞國旗顏色有誤,外交部已經更換,擺出正確淺藍底色三角形的聖國國旗。外交部發言人王建業強調,外交部並不是把藍色搞成紅色的錯誤,純粹是顏色深淺的色差問題。 中國走人我工程人員接手建設 〔中央社卡斯翠三日電〕加勒比海島國聖露西亞宣布與台灣恢復全面外交關係後,台灣駐聖大使館積極推動兩國合作事宜,包括聖文森技術團團長宮濟平與海外工程公司總經理簡宗仁陸續抵達聖國進行考察,盼進一步了解聖露西亞人民實際需要,以提出適當的合作方案。 而中國則擺出威脅聖國的姿態策略,停止在聖國的大型建設工程,調派來聖國的中國籍勞工,三日又有一批人搭機離開。 十多年前台灣農技團在聖露西亞成功培植許多水果,也改良原有品種,隨後移株至聖文森,如今已荒廢,宮濟平抵聖國後,已與聖國內閣多位官員奔波視察當年的農技團駐地。 中華民國新的駐聖大使館代辦李朝成指出,未來將從聖文森拿品種移回聖露西亞培育。 在首都卡斯翠傳統市場擺攤賣水果的老闆娘伊文絲數度激動地向台灣駐聖人員表示,台灣農技團走了之後,再也沒有好吃的水果,中國人來只會搶當地人的工作,也不跟聖國人民互動,甚至開餐廳和零售業賺聖國的錢,市集攤販都很懷念台灣的水果與友善的台灣人民。 海外工程公司總經理簡宗仁三日也從聖文森飛抵卡斯翠,他會晤聖國工程部長,聽取聖國方面希望規劃太陽能設備以及提供工程材料的簡報。 簡宗仁說,聖國提出的需要剛好是海外工程公司的強項,因此他期盼未來進一步協調,這次先來進行了解。 中國近年來替聖露西亞興建的大型計畫中,有兩項招致極負面評價,一個是在南部地區前總理家鄉的大型體育場,一個是在北邊山區的精神療養院。 其中體育場由於地處偏遠,使用率不高,聖國政府也付不起水電人事管理維護費用,體育場逐漸荒廢。 至於精神病院,規模比聖國的綜合醫院還大,預定有一百三十張病床,卻因為挑在土質鬆軟的山坡地,必須加蓋兩座擋土牆,需要數百萬美元的經費,如今醫院工程尚未完工,聖國政府則頭痛哪來經費做擋土牆。 聖國內閣官員承認,即使能夠完工,一時之間也訓練不出足夠的醫療人員,更沒有購置軟體與設備的經費。 海外工程公司總經理簡宗仁四日會視察大型精神病院工程,以備將來提供台灣駐聖使館建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