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05.15自由時報 台中合併升格 這樣做 ■ 林佳龍 隨著張俊雄院長的佈達,陳總統期許張院長能盡全力協助完成過去承諾的競選政見。對台中市民來說,莫不引領期盼陳總統能完成「三個第三」(打造中部科學園區、興建中部國際機場、推動大台中縣市合併升格)競選承諾的最後一步,推動大台中縣市合併升格。 縱然中央政府一再宣誓有心推動大台中縣市升格,但地方政府實在已經無法再默默安於只聞樓梯響的被動困境。台中市長胡志強聯合台中市議會議長張宏年,訂於今天(十五日)上午率台中市地方立委、市議會全體議員、市府局室主管與重要工商團體負責人北上,赴立法院向王金平院長陳情,展現台中市地方各界爭取升格直轄市的強烈決心。 日前立法院甫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正案,台北縣因此得升格為「準直轄市」,我們除了表示祝福之外,也要呼籲朝野政治人物不要欺騙台北縣民,讓準直轄市最終成為一場騙局。這樣的憂慮來自於立法院雖然三讀通過修正地方制度法,但是對於修訂財政收支劃分法與行政區域劃分法等配套措施,卻隻字不提。 更令人感到憂慮的是,泛藍以國會多數的優勢,致使「升格」成為數人頭的比賽,而無視於地方制度法第四條對於直轄市功能與作用的規定。 更有甚者,國民黨一度主導將直轄市升格人口數條件,由一百萬人調高為一百二十五萬人,造成當時人口數已屆九十九萬人的台中市因此無法符合升格要件。檢驗國民黨是否真正關心中部發展,應要求國民黨於縣市合併升格配套措施未完備前,先行修法,讓升格直轄市人口數的符合要件回歸到一百萬人,以具體展現推動台中市升格的誠意與決心。 台中市升格不但有其地方發展現實考量的迫切性,同時兼具全國區域經濟發展均衡戰略的必要性。我們期待張院長的新內閣能夠落實陳總統的政見,立即著手成立「台中市縣合併升格推動委員會」,著手台中縣市合併升格工作,讓嶄新的大台中成為支撐台灣經濟永續發展的新支點。 (作者現任台灣大台中發展促進會理事長) |
||
![]() |
![]() |
![]() |
|
![]() |
2007.05.15自由時報 請看清是誰在阻礙台灣的進步與發展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底定之後,台北政壇並未雨過天青,仍然一片紛擾,尤其行政院長蘇貞昌以主動配合總統展佈新局為由請辭,造成人事更迭,似乎不可避免地為未來局勢增添詭譎難測的變數。 陳總統只剩一年任期,如何展佈新局,有待觀察,不過此次人事佈局是否為因應選舉所需,而缺乏長遠的規劃,外界亦多所質疑。平心而論,陳總統執政七年卻六易閣揆,如何確保政策的延續性與穩定性,以及總統的識人之明,皆難免引發嚴厲的批判。然則,本土政權執政七年的功過,縱然未能蓋棺論定,但政府的空轉與內耗,若全然歸咎於陳總統的人事政策,恐亦難謂公允。 以吾人觀察所得,泛藍的非理性抵制,應為七年來台灣停滯不前的主要癥結,政府人事欠缺安定,是結果不是起因。換言之,陳總統頻頻更換閣揆,恐怕亦是在泛藍胡鬧的政局下,無可奈何的政治抉擇。試問當前政局的動盪,哪一件不是藍營所造成?從陳總統第一任就任伊始,泛藍就藉口本土政權停建核四,發動罷免總統。核四是公共政策,興建與否,乃屬政策辯論的範疇,藍營以公共政策不同欲罷免民選總統,實在不符民主精神,滑天下之大稽。 藍營罷免意圖固未得逞,從此卻陷入為反對而反對的激進立場,全盤抵制本土政權的施政。此一盲動路線,在二○○四年藍營未能奪回政權,亦即陳總統的第二個任期後,更是變本加厲,頗有所求未遂,寧與台灣玉石俱焚之慨。舉凡藍營杯葛至今,不肯放行的法案預算,譬如重大軍購預算,攸關台灣的國家與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藍營卻蠻橫封殺,甚至阻擋在程序委員會,不讓其有付委討論的機會。日前空軍發生戰機墜毀悲劇,極可能因飛機過於老舊之故,假設藍營不杯葛重大軍購預算,美國便會售我先進戰機,如此則何來老舊戰機仍須執勤而失事? 再以監委人事案為例,更可見藍軍為了杯葛本土政權,甚至不惜破壞憲政體制運作。按憲法的規定,監委的提名權在於總統,同意權在於立法院,兩者職責劃分相當清楚,不料藍營為了反扁,竟然踰越憲法之分際,將總統提名名單束之高閣,不願加以審查。此舉造成監院的空轉,使五權之一的監察權形同虛設,破壞憲法之根本精神。另以制度面而論,愈是民主的國家,法令制度愈是具有高透明度,不容存在包庇黑金犯罪的灰色地帶。但是,最近藍營以國會多數強行通過「農會法」與「漁會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造成黑金與萬年總幹事的產生。此種為了政黨的選舉私利,不惜縱容黑金,埋葬民主的瘋狂行徑,實為台灣之恥。 本土政權執政後,中國對台打壓日甚,完全不容台灣有任何國際生存空間。中國的鴨霸,不僅見諸外交領域的爭戰,甚至於奧運聖火路線上,中國竟然圖謀以境內路線對我矮化,而我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亦因中國的阻撓而備嘗艱辛。此類對我主權、國民權益打壓的惡行,理應引發我國人同仇敵愾,豈料,藍營在所謂的國共、國親論壇上,甘願淪為配合中國對台灣施放假利多的工具,卻不敢對中國據理力爭,為台灣人民出一口氣,反倒是在台灣抗拒本土政權為國家正常化所作的努力。 綜上而論,陳總統的人事政策,或許不夠周延,應該虛心接納外界的批評。但是導致台灣當前競爭力衰退,經濟成長趨緩,社會對立嚴重,以及政府空轉、資源內耗的主因,其實就出於藍營對內抵制杯葛,對外聯中制台的錯誤行徑。國人只有了解此一癥結原委,看清此一大歷史的脈絡,才能理解何者是台灣發展的障礙,何者在推動台灣的進步?也才能在歷史的關鍵,站在正確的一方。 |
||
![]() |
![]() |
![]() |
|
![]() |
2007.05.15大紀元時報 港媒:民怨沸騰 六四前火燒毛像 【大紀元訊】北京天安門城樓毛澤東畫像遭一名新疆男子投擲易燃物,當局宣布作案男子疑似精神疾病,極力淡化事件的政治色彩。但香港媒體一項評論指出,發生地點太過敏感,加上事發蹊蹺,恐怕內情未必那麼簡單。 據中央社報導,事件發生後,中共公布肇事者顧海歐曾經在新疆烏魯木齊精神病院看過病。不過,香港《東方日報》的評論指出,從顧海歐的行事看,計畫性、主動性很清晰。 評論說,顧海歐12日中午乘坐火車到達北京,下午5時47分便動手,很明顯進京目的就是為了火燒毛像;選擇動手時間近降旗儀式,天安門廣場圍觀群眾聚集,易成為國際轟動事件;而使用的自製燃燒彈顯示他有備而來。 評論分析,種種跡象顯示,顧海歐並非是一名當局所稱的精神病患者,可能是想利用極端手法表達對時局不滿的上訪者。 對當局以精神病人發狂來定性此事,評論認為,是為了極力淡化事件政治色彩,盡量減少社會震動和外界的聯想。時近「六四」,天安門全球矚目,加上中共十七大臨近,各種政治勢力蠢蠢欲動,任何一個簡單的事件都可能成為政治角力的焦點,何況是火燒毛澤東畫像這樣重大的事件。 在中共當局眼中,毛澤東像是一個政治符號,象徵中共的執政地位,褻瀆毛澤東畫像就是挑戰中共執政的合法性。但如以顛覆政權為名處置顧海歐,相當於將顧樹立成一名抗爭領袖,使上訪者追隨,最終事件因政治化而難以收場。 評論並指出,這幾年來上訪者在天安門地區採取極端方式抗議的屢見不鮮,有跳金水橋自殺,有上天安門城樓撒傳單,有在天安門廣場自焚等,常年在北京上訪者數以萬計,中國大陸民怨沸騰由此可見一斑。如果當局在政治上、體制上不進行重大改革,建立多層次的利益表達機制,受強勢群體壓迫的弱勢群體勢必不斷採取更極端的對抗方式。◇ |
||
![]() |
![]() |
![]() |
|
![]() |
|
2007.05.15大紀元時報 民間促中共善待六四死難家屬
【記者關式明/香港報導】雖然「六四」屠城已過去18年,但對死難者的親屬仍是刻骨銘心的悲痛。每年接近清明及「六四」等敏感日子,她們都會不斷被中共恐嚇、騷擾、跟蹤、拘留及監控等不人道對待。她們連拜祭死去親屬的權利都被剝奪。聲援中國「六四」死難家屬的「天安門母親運動」在13日母親節這天下午,在旺角行人專用區舉辦一系列「玫瑰呼喚」行動,包括徵集簽名和展覽「六四」死難者的相片等,呼籲中共政權人道對待「六四」難屬。香港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及梁國雄議員均出席聲援。 對母親是徹骨之痛 活動開始時,由中文大學學生朗讀89民運的絕食書,大會然後會領唱《天安門母親的呼喚》,並宣讀來自北京的兩位「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和張先玲的公開信,她們說:「……母親節這個日子,如同每年的『清明』、『六四』,對我們來說都是一種徹骨的痛。 作為一個母親,在這樣一個日子,怎能不想起漸漸離我們遠去的兒女呢?他(她)們都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怎能從我們身上割捨呢?……然而,這18年來,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得到了來自海內海外、世界各地、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人們給予我們的關愛與慰藉。」 司徒華對本報記者說:「『六四』一定會平反,平反『六四』是中國走向民主的第一步;假如中國不出現一個較民主的政府,『六四』是不會平反的。」 中共無人性和血性 司徒華譴責中共18年來不人道對待「天安門母親」:「這群失去親人的死難者家屬,現在國內仍然受到監控,這點就看到這政權是無人性和血性。」 司徒華向中共政權喊出「玫瑰呼喚」,強烈要求中共當局讓「天安門母親」公開悼念死去的親人。 批胡加強打壓言論自由 對於最近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上海幫」在貪汙上的厲風整治,他說:「我看不到現在的中共政權會走向正途,它只是一隻手鬆一隻手緊,其實在某方面打壓更嚴重,例如在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及新聞自由等。另一方面,它們想和緩矛盾,製造一個和諧氣氛的假象給人們看。」 上星期,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在立法會動議辯論應否遣責中共在1989年血腥鎮壓學生運動的原兇,同時要求中共政權徹查「六四」事件及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及釋放政治犯等,但不能干涉中共中央為由而遭否決。梁國雄13日認為這個動議不能討論,就看出中共政權作賊心虛。他說:「我們親身見證過民主運動、歷史的事實以及血腥的鎮壓,我們應該將真相傳給下一代知道。」 現場所見,不少遊客在相片展板前停步,了解「六四」屠城真相,徵集的簽名將在明年北京奧運會前送交北京市國務院辦公室。◇ |
|||
![]() |
![]() |
![]() |
|
![]() |
|
2007.05.15大紀元時報 黃菊成中共內鬥砝碼
【記者李佳/採訪報導】患癌症病危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政治局常委黃菊,近日被外媒傳出病逝的消息,但隨後中共官方馬上進行否認。香港媒體披露,目前黃菊處於儀器維持階段。也有外界分析指出黃菊實際上已經死去,但是中共內部在拔管前進行最後的談判。 大紀元記者採訪了著名時事評論員伍凡,他分析了黃菊死一事將對中共高層內鬥,和江派上海勢力所產生的影響。 中共內鬥非常激烈 伍凡說:「共產黨現在的內鬥非常激烈,是我們想像不到的程度。」他認為,對目前的中共來說,黃菊死和不死本身意義不大,因為在拔除管子之前,他們就可以說他活著,他們可以控制他的死期。 伍凡認為:「黃菊的死絕對對胡、溫有利。尤其對胡錦濤,他再不用在十七大常委分配上考慮黃菊的位子。那麼江澤民的勢力中就會少一個位子。胡希望黃菊趕快走,他好清理上海,對他今後權力的掌控是有利的。」 伍凡認為,黃菊的死並不是一個關鍵人物的死,而是一派中間的一個重要人物的死,他的死第一個就會影響到陳良宇。陳正在軟禁中交代問題。如果他知道黃死了,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錢權交易,很多事情就可以不講了,因為死無對證了。 陳的問題還未定論,是當刑事犯來處理,還是當作黨內的一個矛盾、有問題的人來處理,所以這也影響到共產黨內部的鬥爭,影響到十七大的位子,和上海幫這些人的重新安排。 黃菊成江、胡還價砝碼 伍凡認為,江澤民不會一下子退出去:「從現在的實力來看,胡錦濤一棍子還打不死江澤民。」「比如上個月毛澤東的第二個兒子毛岸青死了,政治局全體成員八寶山出席了追悼會,第一個是胡錦濤,第二個就是江澤民。」 伍凡分析道,十七大以後,胡錦濤能操控一半以上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他就贏了。不管是誰,都是要掌握省這一層、將軍這一層、大軍區和省軍區這一層的。不管是收買還是動員,都要把這批人拉到手。 伍凡認為:「黃菊在這場鬥爭中,所起的作用就是一派人希望他死,不管是去地獄還是去哪裡,趕快走,把這位置讓出來,胡錦濤要。而江就不希望他馬上死,拖著,黃菊不死,就可以讓江澤民有條件和胡錦濤討價還價。」 內鬥波及經濟領域 傳出黃菊病危的消息時,適逢中國股市狂漲,突破4千點。溫家寶驚呼有人操控股市,抵制宏觀調控,製造社會混亂。對此伍凡認為:「股票的事情是個非常蹊蹺的問題。中國經濟沒有成長的那樣的快。股票這樣成十倍、百倍的往上升,錢就這樣賺,是非常不正常的,完全是泡沫。這錢從哪裡來,從銀行裡拿錢出來轉移到股市中去,轉移了一個領域。」 伍凡解釋,股市不可能永遠上升,這是市場的經濟規律。那麼一旦有一批人認為錢賺夠了,他們要向外拋賣,大家就都往外拋的時候,股市就往下掉:「這就像溫家寶所說的,社會就會崩潰了,那麼誰來承擔責任?」 伍凡說:「溫家寶曾講,他來承擔責任,國務院來承擔責任,因為他已經意識到有人來要他承擔責任,有人設圈套要溫家寶來負這個責任。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有人要借用金融、股市這個套來打擊溫家寶,把他幹掉。」 江、曾設局 要溫家寶下台 伍凡分析在政治方面想要溫家寶下台的,最有可能的就是江澤民和曾慶紅,因為江澤民曾經提出來要交換人:讓黃菊下台,那你對方溫家寶也要下台。而溫家寶在去年幾次就曾提出要辭職不幹了。因為他已經感到他受到威脅了。而胡錦濤是否是全力支持他,也要打個問號。 伍凡說:「從經濟上講,誰有錢財投進來,把股市炒得這樣高,肯定是有錢人,這有錢人不是老百姓,肯定是官方的,能夠操控這龐大的資金,將錢投進出的人。我們看看誰在管銀行,以前就是黃菊嘛。」 「黃菊病危後,他分管的股市、金融這塊就由溫家寶直接在管,或是吳儀。而吳儀也感到股市的瘋狂,也想制止,可是制止不了。」 伍凡強調,真正投入到股市裡的錢,還有各個省市,尤其是江浙、上海、廣東這一帶,這些省市的官員在操縱,國務院管不了。因為現在中國的錢都不在中央,都在省這一級裡。 伍凡說:「中國的財權也好,行政管理權也好,基本上已經是聯邦制了,中央已經沒有什麼大權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就是個總理,你能管33個省市所有的官員,把他們都撤職可能嗎?不可能。實際上是已經把你架空了。」 懼怕清算 江不敢退出權力中心 對於為什麼目前「中共內鬥的程度我們想像不到」,伍凡分析,是因為江澤民至死不願退出,他會一直保持到死,因為他懼怕清算。其實他的權力已不是權力而是一種影響力,因為他已沒有表決權和控制權,但他能影響他的部下和過去他提拔的人。 伍凡說,江澤民他很明白自己得罪了一大批人,所以他要維持這種影響力來保護他自己。比如對法輪功的迫害,他心裡一定是害怕的。他心裡非常明白,自己做了這麼大一件蠢事和錯事,最終的責任都會在他身上。 伍凡最後強調,其實江澤民上不上、下不下都不是關鍵,重要的是當共產黨徹底的垮台時,所有這些官僚都沒有影響力的時候,那江澤民也就沒有影響力了,這也就回到解體共產黨的問題上來了。 伍凡說:「要麼發動軍事政變,要麼就是社會的暴亂。如果這兩條都行不通,那就是現在的退黨,『三退』運動,這也是最溫和平穩的路。這條路現在正在走,等走到一定的時候,共產黨也就垮了,但政府還是保留,維護整個國家的秩序和管理,這條路對中國的傷害和震動都是比較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