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5.31大紀元時報 計畫生育背後的血與淚 ■ ☉吳名(大陸民眾)
中共假借「計畫生育」之名,行敲詐勒索之實,對超生民眾採取黑社會手段「搶、抄、砸」嚴重侵犯人民人身、生命、財產權力,實為法西斯黨匪的血腥暴行!終於激起民怨,引發抗暴活動。本月初開始,廣西博白縣爆發衝突,事件更蔓延到附近10個鄉鎮,近萬名鄉民火燒鎮政府大樓、推倒圍牆、燒公務車、砸爛招牌、追打計生官員…… 計生高壓彈 引爆博白抗暴 據報導,博白縣旺茂鎮派出所一名官員向香港《星島日報》證實,全縣32個鄉鎮近日有7、8個曾發生騷亂,民眾聚集在政府大樓外擲石塊,搶走政府財物和毆打公安,連日來已有至少10多人受傷,當局已拘留了30多人。 香港《東方日報》報導,規模最大的一場騷亂發生在5月19日,博白縣沙陂鎮大批民眾湧往沙陂鎮政府示威,抗議鎮政府粗暴執法,以「三光政策」(抓光、罰光、抄光)對付超生民眾。 引爆發連串衝突的主因是博白縣去年因計生工作不達標,被上級政府警告,於是今年推出「超常規」措施,連續有28項計生政策出爐,強調要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鐵的紀律」對付超生者。 假計生之名行搶奪勒索之實 政策規定,凡是1980年以後超生的,不管以前有沒有被罰款,現在一律要繳交1至7萬元人民幣的「社會撫養費」。 繳不起錢的,計生工作隊就抄家,將值錢的電器、農具帶走,豬、雞、牛、羊抓走,不值錢的生活用品如鍋、茶壺等,統統用銅管打碎,甚至連家中賴以為生的口糧都要搶走、屋子也砸爛再說。政策一實施,縣內頓時民怨沸騰。 綜合上述報導,這是一起惡性的借「計畫生育」為名,行敲詐勒索之實,繼之對超生民眾採取黑社會手段「搶、抄、砸」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力、生命權力、公民的財產權力的法西斯黨匪的血腥的暴行! 表面說「提倡」實為「強制」 「博白縣去年因計生工作不達標,被上級政府警告」所謂的不達標,成了中共政權對人民實行暴力、實行黑社會手段的唯一的藉口!請問中共:你們的達標是根據什麼?根據《人口與計畫生育法》嗎?這個法只是提倡「計畫生育」,把提倡的東西,當作強制推行的指標,這又怎麼解釋呢?博白縣去年因計畫生育不達標,而被上級警告。就說明瞭:中共表面上說「提倡」而實際上是「強制」。 現在問題暴露出來了,中共應該問自己:為什麼把提倡的東西,拿來強制執行?中共博白縣的暴行,難道不是中共在「始作蛹者」嗎?難道不是中共在幕後導演嗎? 以黑社會手段收取社撫費 「政策規定,凡是1980年以後超生的,不管以前有沒有被罰款,現在一律要繳交1至7萬元人民幣的「社會撫養費」。」從目前中共的社會腐敗的總趨勢來看,博白的中共官員們,也沒有逃脫「一切向錢看」的腐敗囉!打、砸、抄的目的,就是為了錢!過去超生的、現在超生的動輒要交上萬元的「社會撫養費」,這不是黑社會的手段,又是什麼?!這不是黑社會收取「保護費」又是什麼?!請問中共:你們哪條法律寫過計畫生育超生的要交納「社會撫養費」?如果沒有法律規定,那麼為什麼在中國要「向超生的人民群眾收取保護費」? 對超生者實施「三光」政策 在中國實行了數十年:超生就要「重重地罰款」、甚至要「家破人亡」、對人民群眾採取日本帝國主義的「三光」政策!這種三光政策,不是黑社會的「保護費」又是什麼?「繳不起錢的,計生工作隊就抄家,將值錢的電器、農具帶走,豬、雞、牛、羊抓走,不值錢的生活用品如鍋、茶壺等,統統用銅管打碎,甚至連家中賴以為生的口糧都要搶走、屋子也砸爛再說。」 這樣的事情,不只發生在博白,全國哪裡不是這樣呢?請問,這樣的行為,與黑社會有什麼區別?交了錢的,就沒有事了,與交了「保護費」就受保護了,有什麼區別?不交錢的、交不起錢的,就要受到打、砸、抄,這與黑社會的:不交保護費就要被打、砸、抄有什麼兩樣? 鑑於中共借計畫生育為名,實行侵犯人權之惡劣的暴行!筆者呼籲國際社會、世界人權團體、聯合國人權大會關注中共的這一普遍侵犯中國人民人權、財產權力、生命權力的法西斯暴行!◇ |
|||
![]() |
![]() |
![]() |
|
![]() |
|
2007.05.31大紀元時報 中國新生代 男多女少問題多 ■ ☉張銘坤(中央社記者)
1979年中國全國性實施「一胎化」,經過20幾年的計畫生育後,中國嬰兒出生性別比,男嬰比率一路攀升,西元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中國境內新出生女嬰男嬰比是100對117,2003年性別比更上升到100比119。 中國有些個別省市性別比偏離正常值的情形特別嚴重,像海南省在西元2000年的性別比高達每100名女嬰對135名男嬰。 計畫生育,不論是過去的「一胎化」或是當前第一胎生男就不能再生,第一胎生女可以再生第二胎求男孩的「一胎半」,是造成男女出生性別比異常的禍首。 推波助瀾的是為符合計畫生育的規定,一舉得男,有愈來愈多人透過超音波等醫學技術人為選擇出生嬰兒的性別,無數的女嬰被人工流產,剝奪了女嬰出生的機會。販賣、殘害、遺棄女嬰的野蠻行為就這樣在農村橫行。 生活所迫 農民一心要男孩 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的太太袁偉靜說,中國農民一心想生男孩,不是因為農民的素質差。農民是被現實的生活逼的要多生小孩,而且要生男孩。他們夫妻被軟禁時,被雇來站在家門口看管她的人,也要「趕快掙錢(繳罰款),再生一個男孩。」 她表示,農村的人沒有任何退休金或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養老就是要靠兒子。其次,農村人口大量輸出到城市打工,女兒遲早嫁到別人家,只能靠兒子打工把錢帶回家。第三、中國農村黑社會化,拳頭才是力量,有兒子能跟人打架,就算窮也不怕別人欺負。 計生制度 女性遭嚴重歧視 計畫生育制度下,女性遭到嚴重歧視,女孩從出生開始地位就遠不如男孩。到北京打工的四川女孩小余說,她從小功課都名列前茅,大學錄取通知書都拿到了,卻不能去上學,因為要把上學的機會留給弟弟,她不但不能上學還得打工賺錢給弟弟,為此她當時連續哭了好幾天都無法平復心情。 不論是對女性胎兒人工流產,販賣、殘害、遺棄女嬰,對女孩的性別歧視,在生活、就學、就業遭受長期的不平等待遇,和最終的「光棍禍國」,中國計畫生育政策嚴重扭曲性別比,破壞社會人口結構的問題根源,從來沒有被正視。 男多女少將引發失婚危機 不過,真正引起中國媒體討論,是男多女少可能引發的失婚危機。據估計從2006年到2010年,20到34歲適婚年齡人口,男性比女性多1千多萬人,專家認為1990年代出生的人口未來達到婚齡時,將會有10﹪的男性被擠出婚姻市場不能成婚。 有中國網民悲觀預估,照此趨勢發展下去,中國可能會出現1億的「光棍」,「這些光棍,貧窮、教育程度低,流落在城市中,將會帶動滋生賣淫活動,甚至走上性犯罪,光棍聯合起來也會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造成社會混亂。」 中國一路走黑到光棍世界 中國國家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主任張維慶近日在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撰文,把性別比持續升高,主要歸因「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表示與計畫生育政策沒有關係。 中國計畫生育政策短期看不出有調整的跡象,計畫生育對錯不能討論,堅持計畫生育的正確性,繼續執行這項中國「國策」主軸下,要靠一些枝枝節節的作法就想反轉扭曲的性別比,顯然是「不可能的任務」,中國只能一路走到黑,走進「光棍的世界」。◇ |
|||
![]() |
![]() |
![]() |
|
![]() |
|
2007.05.31大紀元時報 溫家寶預言:社會不公隨時爆炸
【大紀元訊】目前的中國大陸,官僚、特權情況嚴重,社會不公已造成兩極分化對立。溫家寶近日說:目前狀況,社會嚴重不公,如果不能紓緩、解決,危機隨時會爆炸,造成災難性後果。 國務院討論二份調查報告 近日,溫家寶先後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黨組擴大會議,專題討論:國家審計署、監察部《關於地方黨政、國家機關公職人員薪酬、福利狀況的調查報告》和國家審計署、國務院研究室、國務院政策研究室《關於黨政、國家機關、部門非行政開支情況調查報告》,並就討論後提出處理、解決意見,向中央政治局、中紀委作出報告。 以上二份調查報告,在黨內高層又一次引起震驚。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紀委副書記及部分中共元老都作了批示。 溫家寶發問數個「為什麼?」 溫家寶在國務院黨組擴大會議上表示:對著調查報告,心情沉重和痛苦。我常自責問:為什麼極其不正常的情況屢糾不能返正?為什麼明知是違法違規的情況,仍然任其存在、惡化?為什麼法律、規則、紀律不對那些違法、違規情況作出追究、處理?為什麼國務院不就違法、違規情況採取法律手段、行政措施解決?為什麼?為什麼? 溫家寶說: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也有不可推辭的過失和責任。很多情況極其不正常,為什麼不嚴正揭露、批判? 溫家寶又坦承:當前社會最突出、尖銳的矛盾,就是黨、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關係緊張,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社會經濟發展成果分配的嚴重不公平,兩極分化。 「官僚、特權情況確確實實存在著」 溫又指:官僚階層、特權階級,是社會對共產黨領導的指控,沉思一下,官僚、特權的情況,確確實實是存在著,而且是極其嚴重、廣泛性。 社會不公、兩極分化 溫家寶把當前社會嚴重不公和兩極分化對立狀況,作了以下歸納:(一)中央若干方針、政策、措施,受到人為阻力和習慣意識的干擾、危害;(二)在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同時,某程度忽視了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民、工人的利益和權益,導致社會問題複雜化;(三)政府部門、官僚階層人為製造和干擾,所造成的後遺症;(四)反映現行體制和機制暴露出問題和存在著不適應性。 國家審計署、監察部《關於地方黨政、國家機關公職人員薪酬、福利狀況的調查報告》中,並沒有迴避社會不公、兩極分化的事實,如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可能已陷於政局動盪,如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也早已發生政府更迭。 公職人員的工資改革失敗了 早在2003年10月,溫家寶在國務會議上就承認:公職人員薪酬改革是失敗的,而且造成社會分化對立,對社會制度具有摧毀性,埋下了政治炸彈,如果不能消除、處理好,將是社會動亂的主要因素之一。 ──轉自《動向》月刊◇ |
|||
![]() |
![]() |
![]() |
|
![]() |
2007.05.31自由時報 海洋之聲嗆聲:查封NCC中辦 |
||
![]() |
![]() |
![]() |
|
![]() |
2007.05.31自由時報 服務農漁民?服務國民黨? ■ 吳榮杰 立法院日前通過農漁會法部分條文的修正,取消農漁會總幹事最多任期三屆的規範,也將總幹事等農漁會選聘僱人員二審判決有罪就解職的規定,放寬為三審定讞才解職。對於這個修正案,行政院已決定向立法院提出覆議案。不論覆議結果如何,受到這個事件傷害最大的,很可能是近幾年來兢兢業業試圖革新,且好不容易才逐漸擺脫負面社會形象的農漁會。 農漁會要能正常發展,農漁會法確實有必要徹底檢討並大幅翻修,不應只是選舉考量或試圖籠絡特定對象,而在枝枝節節上修改。事實上,全國現今官司纏身的農漁會選聘僱人員僅十四人,其中總幹事才二人,即使覆議不成,提案修法的政黨贏了面子卻仍然賠了裡子,對於農、漁會的社會形象也同樣沒有好處。 至於取消總幹事最多任期三屆之規範的主要理由,認為一般法人組織對於優良經理人不會有任期限制,因此對於考績甲等以上(佔總數八、九成)的總幹事任期也不必加以限制。 但可別忘了,目前絕大部分農漁會大權掌控於總幹事,理事會並無決定總幹事去留的實質權力。除非儘速恢復股金制度、改革選舉制度、鼓勵合併等,以促進農漁民會員對農漁會的向心力,以及對會務的積極參與和監督,並改善農漁會的財務結構,以及經營管理制度與體質,否則就無法真正落實「權能區分」(真正代表農漁民會員的理事會有權,優秀的總幹事有能,有權者能夠掌控有能者)以及「權責合一」(有權者必須負起相對責任,也就不敢放任有能者瀆職或舞弊)這兩項基本原則。 尋求台灣農漁會發展方向之前,必須先確定農漁會本身存在的真正價值,認清所處環境的現況與變化趨勢,然後才能順勢而為,永續健全發展。 簡單的講,農漁會存在的核心價值是服務農漁民會員,而不應淪為服務特定政黨的政治附庸。農漁會的存在如果要能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就必須對農村、農業甚至整體社會有所貢獻,善盡一份社會責任,讓廣大的農漁民及社會大眾作為其後盾,而不是去依附某些政黨以謀求政治利益或庇護。 當然,同樣重要的是,請政黨不要再企圖綁架農漁會,讓農漁會能有尊嚴的、健康的發展吧!(作者為台大農經系教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