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  NEXT

2007.06.19自由時報

中國的「黑」社會

十八世紀以前,從非洲被拐賣到美洲大陸的奴工被稱為「黑奴」,二十一世紀一個號稱「經濟崛起」的中國,竟然還有十八世紀的翻版,只是這些「黑奴」不是黑人,而是一群在黑磚窯遭到不人道待遇的正統中國人。

最近發生在中國山西省的黑磚窯事件,三十一名被拐騙的工人,遭到毒打、拘禁,甚至導致精神失常的黑幕,不只震驚中南海,海外報紙、網路上咒罵的聲音更是不斷,許多的跡象顯示,這並不是單一事件,而是整個山西省因為官商勾結所造成的「黑奴」現象,甚至也是整個中國一種普遍的現象。

在一個追求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社會,鄧小平那一句「發展是硬道理」的說法,一直被當成聖經般的崇拜,所以只要是能賺錢,沒有什麼事在中國是做不出來的。特別是在共產黨「穩定壓倒一切」的社會控制下,不管白道、黑道,大家跟共產黨有樣學樣,於是各種類型的「奴工」就層出不窮的出現。

這些「奴工」,除了山西省的「黑奴」之外,廣東省的「血奴」被長期控制在一個村子裡賣血的悲劇,還有各個產煤省份被控制長時間下到地底挖煤的「煤奴」,以及遍及各地被拐騙賣淫的「妓奴」,她們被控制失去人身權的現象,在繁華的珠海蓮花路看得到,在偏遠的樟州到海滄的山區,甚至在金門對岸的廈門海邊一樣可以看得到,而且看到的絕對是讓人怵目驚心的現象。

事實上,一般的「黑社會」控制少女賣淫,那是世界的普遍現象,但控制「男奴」作為「包身工」的情形,只有在當前的中國才可能發生,而且它的根源卻可能是官商勾結的結果。所以,把整個中國當成是一個「黑暗社會」並不為過。

面對中國這樣一個「黑」社會,台灣還敢跟他們統一嗎?還是省省吧!

(作者王崑義,戰略學者)

 

2007.06.19自由時報

與國民黨又擋愛三飛彈預算 竟找「新藉口」搪塞…

薄瑞光聽了「差點跌下椅子」

〔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上週六曾與民進黨主席游錫會晤一個半小時,與會者轉述,薄瑞光對上週五立法院未能通過愛國者三型飛彈的軍購預算,相當有意見。他並點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與其幕僚蘇起,居然當他面又找了個「新藉口」搪塞,讓他聽了「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

蘇起:要另辦新公投 通過後才能買

薄瑞光上週六除了與謝長廷、馬英九會面外,下午也和游錫?長談。據指出,薄瑞光特別提到總預算案終於獲得通過,雖然國民黨放行了反潛機預算,卻繼續擱置愛三飛彈,他有所微辭;薄瑞光描述,他當天稍早與馬英九見面時,也談到了這個問題,「沒想到蘇起又創造了一個新藉口」。

薄瑞光告訴游,馬對於軍購預算的延宕,原先的理由是,因為二○○四年的防衛性公投未獲通過,因此必須等三年;薄瑞光不解,到今年的三月二十日期限早就過了,國民黨不應再反對!為何現在「愛三」又被阻擋?

薄瑞光氣結 批國民黨說話不可相信

薄瑞光說,對於他的不高興,陪同馬英九的國民黨立委蘇起竟然在旁插話回答,「愛三」預算若要解決,必須要有另一個新的公投通過後才能買!這個說法讓薄瑞光為之氣結,他形容自己聽到這個說法時,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I almost get out of the chair)!他更說,國民黨前後不一,說話不可相信,怎麼可以這樣子!

對此,本報至截稿為止都未能連絡上蘇起,無法得知他對此事的看法。

游錫則表達對台美應儘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關切強調,或許美商在中國投資,會忌憚於中國對此案的看法,但台美FTA不只是單純的經濟問題,美國有必要從全球戰略思考的角度著眼,重新評估FTA的優先順序。

薄瑞光也主動詢問民進黨歷經初選內部似乎出現了傷痕,不知現在致力團結的努力如何?他也關心高雄市長陳菊一審被判當選無效,民進黨將如何因應?

游錫認為,團結是民進黨一向的傳統,待立委初選民調完全結束後,將是撫平裂痕恰當的時機;他說,高雄的判決,完全是法官的問題,民進黨有信心二審將會勝訴。

 

2007.06.19自由時報

薄瑞光高調傳話 我辦公投 不需看人臉色

記者鄒景雯/特稿

薄瑞光這趟來台灣,與上次上任後首次訪台的姿態相當不同,他的口氣像極了前來巡查的「總督」,幾場與朝野領袖的關門會中,他都主動談到了公投,沒太多廢話,但美國的立場都說清楚了。

薄瑞光很清楚這次台灣總統大選,藍綠兩大陣營都要拚公投,議題則各自出招,以期發揮動員支持者出門投票的效果,陳總統昨日重申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是中國最有「感覺」的,薄瑞光來台後陸續見了扁、謝、游時,不嫌囉唆都提了一遍。

薄瑞光說,「我們的態度很明確,你們也很清楚,到時真的做了,我們一定會講話,不會沒反應」,言下之意就是,萬一競選期間老美出面抨擊了誰,這對選情會不會有什麼影響?當事人自己要評估!

薄瑞光話才講完,阿扁就宣布要推動在大選時一併舉行「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擺明就是告訴老美「你沒說服我」,這個抉擇若放在近年來美中台三方的關係上來審視,是非常正確的,老美不可以什麼都不給,包括FTA,就要台灣乖乖閉嘴。

薄瑞光此行的公開發言,有許多的不當,但遺憾竟少有政治人物立即加以駁斥,例如他說這次要來與總統參選人會晤,至於見不見陳總統還未決定!這就像外國使節到美國藐視布希,較有興趣共和、民主兩黨參選者一樣;他又說,選舉過程,台灣政府與兩位參選人最好謹言慎行,儼然上國指導員!

到明年五二○之前,阿扁還是台灣的政策負責人,馬謝尚無插手的餘地,薄瑞光居然敢如此失言無禮,有損外交儀節,背後固然有其原因,但阿扁決定走自己的路,比較起來,還是有起碼格調者;而馬謝選擇噤不作聲,也未見任何不卑不亢的作為,實在令人備感遺憾!

 

2007.06.19自由時報

扁宣示 大選併台灣入聯國公投


陳水扁總統昨接見美國傳統基金會會長佛訥(左)(Edwin J.Feulner)時表示,在大選時將提出「以台灣為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

〔記者邱燕玲、李欣芳、唐聲揚/綜合報導〕陳水扁總統昨接見美國傳統基金會會長佛訥、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羅門、會長顧問謝佛時宣示,將透過連署提案,在大選時一併舉行「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

綠營九月辦百萬人遊行

據了解,府院黨已達成共識,將由民進黨規劃在九月上旬、聯合國大會開議前舉辦百萬人大遊行,表達台灣加入聯合國的心聲,同時號召全國民眾參與公投連署。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昨在參加基隆市謝姓宗親會祭祖典禮時,對總統的宣示也表示,加入聯合國是該做的事,該做的就要做,陳總統這個時候提出,絕對不是選舉考量,希望外界不要將問題複雜化。

強調不違背「四不」承諾

陳總統指出,台灣是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參與「世界貿易組織」、參與奧運名稱則為「中華台北」、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則是「Chinese Taipei」,因此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不涉及國號變更,也不違背「四不」信諾。

總統表示,為讓世人聽到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聲音,及對參與聯合國的渴望與追求,並盼望能成為聯合國大家庭的成員,因此,將透過連署提案,在大選時一併舉行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

佛訥並與總統就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台美經貿往來及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民進黨推動在下次大選合併舉行公投,分別提出討黨產公投和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投案。其中,討黨產公投預計六月底可達一百四十萬份連署書目標,聯合國公投第一階段連署也已完成,送到中選會審核。

據了解,民進黨規劃九月辦這場大遊行,除宣示台灣加入聯合國的渴望外,也將進行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投第二階段連署,將全力衝刺拚連署,儘速讓加入聯合國公投成案。

 

2007.06.19自由時報

兆元股息啟示錄

■ <黃天麟專欄>

五月十五日,筆者在自由廣場以「台積電.台塑四寶.台灣中鋼」為題,向讀者報告了它們的好消息,這些因「戒急用忍」、「積極管理」而仍將主要生產留在台灣的廠商,不但未如統派學者所言「不去只會困死在台灣」,反而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且都成為世界一流的企業(台積電去年稅後盈餘一二七○億元,台塑四寶今年獲利將可挑戰一六八○億元)。

今天又有一則好消息,即台股今年發放的股息將達一兆元之高峰,這是個很驚人的數字,若全部或一部分回流股市,大盤必得支撐,足使我國股市再向另一高點推進。發放現金股利最多的前七大公司,分別是台積電七七四點九億、台塑化四○六點九億、南亞三八一點一八億、中華電三四六點一億、中鋼三○八點四二億、台化二六五點一八億、台塑二五一點七○億,此七家發放現金股利金額合計就已達二七三四點三八億元,幾達總發放金額之三成。

難能可貴的是,這七大現金股利發放公司又全是因「戒急用忍」、「積極管理」而仍將主要生產留在台灣的廠商,而均非將生產線鎖進中國,天天以「雄飛中原」來炫耀國人的中國台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上市櫃公司匯至中國投資金額至今年三月止已達六三七五億元,但對整體台股之現金發放貢獻幾無,儘管去年一年上市櫃公司認列中國轉投資獲利有八五四億元,但實際匯回金額則僅六十六億元,約一%。

以上事實應可給我們下列啟發:

一、當前支撐台灣股市的絕大部分是,因「戒急用忍」、「積極管理」而主要生產仍留在台灣的企業。它們在中國之投資若與在台之總投資相比,其比率均不高。

二、雖然他們在中國投資之比例(非指金額)均不高,但在台技術之提升則是企業之佼佼者,印證了過多的對中國投資,必排擠在台升級研發創新的努力與資本分配。

三、由於它們業務之推展不是依靠廉價之勞工,而是改進、升級與創新,企業利潤穩定,符合永續經營之原則。

四、它們在台灣投資設廠,在台灣繳稅,僱用台灣勞工,付出薪水,增加國內消費,勞工薪水又將一部分轉為儲蓄或再轉投資,然後資金又以股票、股息型態回流投資股東,再由股東分配至消費與投資,成為台灣經濟之良性循環,其對台灣及人民之貢獻度,遠非拔根外移中國之企業所可比擬(註:投資中國則形成反向循環)。

五、如果此種企業在台能多一點,台灣也就無須害怕「直航」及「經濟邊陲化」之問題。

六、如果此種企業在台能多一點,台灣的每人GDP應早已是二萬美元,遠高於韓國,股市指數可能早已突破過去一萬二千點的歷史紀錄。

最近台灣股市之步伐有逐漸趨堅之勢,但慶幸之同時,亦要飲水思源。今年兆元股息之發放絕對有利於國內投資資金之累積,而其主要來源則來自因「戒急用忍」、「積極管理」而把生產留在台灣的企業。

顯然「戒急用忍」也好、「積極管理」也好,它對企業之永續及整體都是有利的,它並未禁止對中國之投資,它只是要把對中國之投資引導到最有利於台灣人民之經濟發展型態,「嘸通嫌了」。

台灣正如美國北卡大學林環牆教授所言,絕對需要具備足夠的創新能量。但此能量,面對中國之磁吸,必須依靠「有效而積極之對中國之投資管理」方能達成。七大公司配發豐盛股利就是明證。

(作者為前國策顧問)

 

2007.06.19自由時報

七年一審的選舉官司

■ 賴佑哲

當大家對高雄地院的市長當選無效判決而對司法感到迷惘之同時,我想到兩個月前在台北地院的另一項判決。

二○○○年三月廿三日,英業達集團董事長葉國一出席由連蕭陣營宜蘭競選總部舉辦的「宜蘭商界團體挺連大會」。他演講時說,呂秀蓮曾警告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只能支持陳水扁,否則不發工廠登記證給廣達在桃園的三百億元投資案;林百里相當為難,葉國一說他勸林百里暫時離台。

因為葉國一在科技界的重要身分,他的說詞經過特定媒體大力炒作後,著實讓許多人對於陳呂作為感到不齒,也影響不少選票。後來,葉國一被以涉嫌散布對候選人不利的競選言論之罪名起訴。林百里在法院作證表示,那時他的工廠都設在桃園,呂秀蓮是桃園縣長,到他的工廠參觀好幾次,呂秀蓮並沒告訴他,只能支持陳水扁,否則不發工廠執照。七年後的二○○七年四月十八日,台北地院依違反選罷法判處葉國一有期徒刑二月,得易科罰金。

延遲的正義,不是正義(Justice delayed, justice denied),再怎麼沒有效率的調查和審理,都不能解釋為什麼需要將近七年才能作出判決。更有甚者,二個月的易科罰金,對一個身價百億的大老闆來說,輕鬆得像當街吐一口痰。台灣的民主和社會人格這樣被部分司法人員侮辱,真的令人失望。(作者從事醫院管理)

 

2007.06.19自由時報

人民有權要求司法品質

■ 實戰的法律人

司法檢調單位所提供的服務品質,納稅人滿意嗎?有任何有效制度能淘汰不適任的司法人員嗎?還是只要一生中通過一次國家考試,就能享有優渥待遇,讓納稅人供養一輩子?目前藍綠陣營都在喊司法不公(依遭法辦對象而定),或許是個檢視台灣司法品質的好機會。

許多績優的私人企業,都有固定淘汰不適任人員的制度,民選首長或政務官,也須隨時有負起政治責任而下台的準備,就算不下台,也還有任期長短的限制;那麼,近來引起各式各樣爭議的司法人員,有受到任何重大懲處嗎?對於檢察官起訴不當或誤判事實,或是法官認定事實錯誤或判決顯有重大違失,一定期間累計達一定次數,顯已有不適任問題,人民應該有權利要求予以淘汰。

歷史已證明,憲法第八十一條保障法官終身職並不足以帶來獨立且公平適當審判的法院,威權獨裁者依舊能有效掌控司法;而在民主時代,人民卻無法有效質疑或檢驗受有終身職保障的司法人員。已走出獨裁的台灣主人,應有更多的思考能力與決定權。

(作者為上市公司法務人員)

 

2007.06.19自由時報

從TRA論美國應檢討一中政策

■ 賴怡忠

近日國內有關台灣關係法(TRA)的討論十分熱烈。除了有關對台灣地位的看法外,與今天有關的台灣關係法內容,其實還牽涉對台灣國際參與以及台海現狀的看法等,而這兩者又是其後美國對台「一中政策」發生實際影響最大的部分,與現階段台灣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而如細察台灣關係法的內容,可以發現,今天美國許多「一中政策」的實踐,與「台灣關係法」的精神是有出入的。

近幾年有關「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美台爭論,即是一例。去年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被問及有關「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一事時,回以這如同單方面改變現狀。但如考察台灣關係法的內容,就可以發現美方的說法,與台灣關係法第四條D款不排除與不限制台灣國際參與的精神相衝突。

實際上問題還不止於「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而已!一九九八年柯林頓政府所宣布「三不政策」中「不支持台灣加入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也違反「台灣關係法」這一條款的精神。包括美中建交時的中國科科長費浩偉大使,以及副總統錢尼、前亞洲安全顧問葉望輝,在當時對柯林頓政府的批評都指出這一點。因此,美國對諸如台灣「世衛組織」申請案的反對態度,是否與「台灣關係法」的精神一致,值得仔細思考。

對台灣關係法的進一步考察,可以發現目前美國管理台海的「台灣不獨、中國不武」公式中,中國改變現狀的認定是其對台灣軍事攻擊;但這種狹義的解釋,與台灣關係法第二條B款將對台經濟封鎖與政治社會體制的威脅都視為「非和平手段」而需要回應,是不符的。這在中國通過反分裂法將「非和平手段」法律化,同時在經濟上「以經促統」,阻止其他國家與台灣經濟合作以邊緣化台灣,並在外交上坑殺台灣的國際空間等作為,已經對台灣的永續生存形成重大威脅下,回顧「台灣關係法」對「非和平手段」的認知,在今天是更具意義的。

這幾個例子,都反映出現行美國對台「一中政策」的實踐,與台灣關係法是否已出現扞格不入的問題。這幾例與美國對台灣的主權認知無涉,也與台美是否正式建交無關,而是當台灣要求國際組織面對台灣人民參與的嚴肅期望,以及針對中國對台展開去主權、去政府與經濟邊緣化作為時,美國現行的「一中政策」回應,與台灣關係法精神有無出現矛盾的問題。如果「台灣關係法」在法律上高於美中三公報,那麼提出對違反台灣關係法精神的「一中政策」實踐檢討的呼籲,不僅正當而且合理。

(作者為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

 

2007.06.19自由時報

瓶擲李登輝 中國男子薛義仍被日警拘留

 

2007.06.19自由時報

支持台灣民主

■白樂(山奇)

未來十個月,台灣兩大黨、台灣媒體,以及美、中兩地持續追蹤台灣政治的媒體,都會熱切關注哪個政黨會成為接下來幾場台灣選舉的贏家。選舉不僅將決定議題所在的兩黨經濟政策歧見,而且將決定民主台灣的政治未來。在此同時,台灣與中國也可能看到美國如何與海峽兩岸追逐其自身利益。

將屆的選舉 將決定台灣未來

面對邁向經濟成長所衍生的問題,以及如何改變其治理體系與改善人民未來生計,中國將有一段漫長的處理過程。關於對台政策,中國無視台灣所受到的傷害,正鼓勵更多的台灣工業走向中國,脅迫他國在任何方面都不支持台灣,以及持續擴張其越來越強大,針對台灣的軍事力量。

在台灣,人民民主轉型持續進行,台灣文化與政治體系也自然更為本土化。台灣內部在希望維持台灣獨立主體性。以及期盼有朝一日與中國統一的二股力量之間,其根本差異也仍持績存在。

無論中國未來是會走向超級強權或步履蹣跚,台灣自身的走向都將決定自己的未來。即將登場的幾場台灣選舉,有助於釐清台灣人民希望台灣未來走向何方;但台灣人該如何朝此方向邁進,仍是個未知數。

儘管台灣與中國已大為不伺,美國有鑒於其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利益,可能會以過去三十年來的同樣方式維繫美台關係。在此同時,美國也持續施壓台灣加強自身安全,但同時也會更加施壓台灣拓展與中國的經濟。

目前,無論是美國還是世界各地的中國專家,都正對中國的未來展開激辯;有人認為中國將成為與其他國家並駕齊驅的強權,但另有人認為中國終將淪為一個大而貧窮的國家。這些討論的結果會很有趣,也有助於了解中國,但難有定論。

美國如何維繫當前以及未來的美台關係,也很重要。大多數的美國對台政策,仍可見諸於二00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行政部門致呈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的證詞。

美台關係 仍遭中國牽制

部分或許應予修改的美國對台政策值得探究。例如,美國對台政策中的台灣現狀,現在被加上「我們所定義的」一詞。這可能是專門針對台灣的刻意之舉。中國對於台灣現狀問題向來暢所欲言,罔顧台灣或美國在此議題上的努力。因此,台灣不斷表示「現狀未變」雖然令美國高興,但這話聽在台灣選民耳中卻具有其他意義。當美國要求台灣不要改變現狀時,通常不過是美國想讓中國高興的一種方式。

這跟「一中」議題有點相似。美國不晰向中國保證只有一個中國;但事貿上,美國卻與另外一個名喚台灣的中國合作。對美國而言,所謂「一中」就是美中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宣稱美國接受「一中」其實也同樣讓中國高興。那麼,誰能讓美國高興?

當然不是研擬台灣關係法的人。例如,台灣關係法中指出,美國不支持把台灣排除於國際組織外。稍後,美國行政部門在一份隨後聲明中說,美國不會支持台灣加入以國家身分為會員資格的組織。台灣關係法中另有一項聲明說,美國反對任何訴諸武力或任何形式的脅迫,但這卻是中國經常對台灣所做的事。把這些聲明納入台灣關係法的美國國會,顯然未善盡監督之職。

美台關係上的一大問題,向來是雙方高層缺乏對話。美台公開對話勢必會惹惱中國,特別還有高層參與對話。台灣方面一直有未能遏阻敏感資訊曝光的問題。然而一如既往,美台雙方都能處理這個問題。畢竟,美台關係的敏感性仍重於雙方現行對話體系。

中國在脅迫各國或國際組織以便阻撓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努力正與日俱增。對台灣而言,此舉有損台灣與其他國家或機構的合作。這種脅迫對台灣所造成的傷害,以及台灣在許多重要議題上,缺乏與外界打交道的能力,都沒有被考慮到。美國在台灣關係法中針對脅迫所做的承諾,顯然被置之不理。

這些政策大多已存在一段時間,使得改變這些政策變得格外困難。但還是有辦法讓中國無法從中作梗,那就是美國同意台灣的請求,簽署美台自由貿易協定。這對美台雙方都有好處,也有助於落實台灣關係法中若干不曾被遵行的條文。

(白樂崎先生曾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現為本報團顧問) (國際新聞中心張沛元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