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7.07.22自由時報 我高粱酒技術 傳授布吉納法索 非洲布吉納法索大量種植高粱適合釀造高品質高粱酒,外交部將台灣高粱酒傳統釀造技術傳授布國,該國日前派遣五名技術員前往台中縣外埔鄉酒廠,學習釀酒過程。 這個由台灣、德國、布吉納法索三方合作的技術轉移,三月初,德國西阿卡.寇內(Siaka Kone)博士帶領五位布吉納法所籍技術員來台,進行為期六個月的高粱酒古法釀製訓練。 寇內博士表示,布吉納法索盛產高粱,過去只用來釀造啤酒,民眾對高粱酒讚不絕口,預計最快明年一月就可以生產第一批台灣技術、德國輔導的布吉納法索高粱酒。 (圖文︰記者王乙徹)
|
||
|
||
2007.07.22自由時報 《星期專論》這樣的大考文史命題將伊于胡底? ■ 向陽 大學指考已經舉辦六年,六年來台灣的政治、社會在變,全球的文化、思潮也在變,唯一不變的,看來大概只剩下大考文史科目命題的不動如山,且越來越趨僵固、錯謬,而不知其將「伊于胡底」了。 伊于胡底,必須做個解釋:伊,助詞,無義;于,往;胡,何;底,止。用白話來說,「伊于胡底」的意思就是「將落到什麼地步為止」,比喻「後果不堪設想」。這句話的典故出自《詩經.小雅.小旻》:「我視謀猶,伊于胡底。」在這個年代,「伊于胡底」大約和台語常說的「烏魯木齊」或「變啥麼碗糕」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用詞或文或白,雖典出不同,但趣味相近,指的都是「糟糕」的事物或發展;而且,如果不進一步解釋,也可能讓人莫名其妙。 說大考文史科目命題不知將「伊于胡底」是有理由的。國文考題部分,中國古典文學考題估計佔六成六,實際則達七成,命題內容有關中國作家與台灣作家之比例更高達九十七比三。歷史考題部分,台灣史考題只佔十八分,中國史考題則佔三十分。如此分配比重,顯然傾斜。在激烈到以一分拚上下的考試競爭中,對於多數考生顯然造成傷害,因此考後就有考生、學校老師認為考題比重分配不均,讓考生無所適從。如果再就近幾年來的出題比例和傾向看,今年的國文、歷史考題比例傾向中國文史的比例,也達歷年高峰。過去國文考題曾因增加現當代文學試題而受媒體好評,台灣史考題曾有一年佔二十八分而獲輿論肯定,如今不進反退,社會各界當然更加關切。 命題去台趨中 輿情大譁 這也就難怪七月初國文、歷史考試一結束,輿情大譁,幾家主要報紙對於文史考題走向都大幅報導,且貶多於褒,導致大考中心為此特別要求國文與歷史考科命題小組撰寫(九十六指考國文與歷史考科命題旨趣)以作說明,這也是歷來僅有且罕見的一次;而長期以來關心文化教育議題的台教會、北社、南社、台灣社等九個社團更聯名發表聲明,批判此次文史命題去台趨中,不但違背國文課程綱要目標,也使台灣學子「阻絕於台灣文學,更阻絕於世界文學」。「芸芸」考生就只能捶胸頓足,怪自己猜錯考題方向而無言垂淚了。 大考中心面對外界質疑,提出的解釋是,該中心完全依照教育部八十四年課綱比例規定出題,「依法行政」。照這個鋸劍式說詞,則過去歷年來高於今年的文史出題比例,就意謂著過去該中心並未依法行政,這責任是不是也該由該中心承擔?針對國文考題,命題小組說明根據舊課綱之外,還強調過去歷年試題「逐漸偏離課本,而且有漸行漸遠的傾向」、「不利於語文教學,必須及時導正」,換句話說,這幾年同樣都是大考中心出題的傾向,乃是錯誤的,該中心是否也得為歷年來「偏離課本」的出題傾向,向因此受害的學生和家長道歉?進一步說,這種只要命題小組就可「導正」命題傾向的出題模式,未免恣意輕率,又豈是面對全國考生的大考中心所能卸責? 命題走向 少數人決定 這還都是行政上的問題,依法行政也好,命題小組可以率意「導正」歷年試題傾向也罷,都還只是細微末節。更深層的問題,是今年文史試題的「傾向」很明顯地以舊課綱為盾牌,與我們這一代共同走過的台灣社會越走越遠離,與我們下一代要走出去的世界和未來越走越回去||台灣文學、歷史題目和所占分數的大幅下降,說明了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大考,並不在意也不重視這一代以及上一代的文學累積和前人奮鬥;古典文學、中國歷史題目和所占分數的大幅升高,則又暗示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下一代,只有回頭擁抱中國古代文史才能出人頭地。荒謬的是,這樣事關教育走向和下一代應有教育權利的命題走向,不是出自主管國家教育政策的教育部,而是由大考中心委託的命題小組決定,因而形成少數命題委員就可以今年「導正」去年、以小組傾向「導正」試題方向,並因此造成大考命題和教育政策相互抗頡、考試內容和時代潮流互為扞格的錯謬現象。這才是今年大考文史命題最深層的問題所在。 正因為如此,就算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文章普遍見於各版國文課本,仍不被命題,反倒是不在任一課本中的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推崇胡適文學革命的論點被當成考題,而同樣不在課本範圍內的王德威學術論文(一種逝去的文學?)也被拿來出題,甚至完全顛倒該文意旨,以「反共文學」為標準答案,王德威已聲明該命題錯誤,要求命題者「熟讀」原文〔這是錯誤試題,答錯的反而是對的,答對的反而錯了〕||這樣的例子明白表示:儘管台灣文史已經存在,卻仍特意漠視;即使中國文史錯誤認知,還要橫加抬舉。此次大考文史命題的嚴重傾斜,由此一葉,即可知秋。 這樣的大考中心,這樣的文史命題傾向,能不愧對參加今年指考的十萬九千八百八十九名考生,以及這些考生背後努力向前行進的台灣社會嗎? (作者向陽,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
||
|
||||
2007.07.22自由時報 《東京探索》戒嚴期拚台獨 戴頭罩出門保命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專訪 一九七○年在東京拍下的這張照片左上角戴著黑色頭罩的人物不是劊子手,也不是恐怖份子,而是一生熱愛台灣,到一九九二年為止在國民黨獨裁政權時代戒嚴令下被列為黑名單的台獨人士劉明修(日本名字伊藤潔),在台灣戒嚴時代,這一頂頭罩是劉明修的保命符,這張照片很清楚的說明戒嚴期的國民黨在世界各地佈下天羅地網何其恐怖!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日本總部中央委員在七○年許世楷(現任台灣駐日代表,中排左二戴眼鏡者)出任第二次委員長的時候,在東京一起留下這張歷史照片(見圖),照片中的人物目前大部份初志未改,仍然為台灣獨立運動奔命,而且大名如雷貫耳,例如在已故劉明修教授旁邊的是前國策顧問金美齡的丈夫周英明教授(已故),中排左二是許世楷、左四是辜寬敏(實業家)、中排右二為王育德(作家、已故),前排左一是黃昭堂(現任台獨聯盟主席)、前排左三為侯榮邦(現任獨盟財務長)。 許世楷代表在台灣解嚴二十週年面對這張照片無限唏噓,非常感慨的表示,照片中的同志除了幾位已經退休或者辭世,大部分的人都還在第一線為台灣獨立建國拚老命,他回憶指出,國民黨政府的長期戒嚴讓很多無辜遭到連累,例如他的太太盧千惠在日本參與台灣政治犯救援工作,當時警總只知道許世楷的太太名叫「千惠」,而不知姓盧,一位住在日本名叫張千惠的女性回台之後無法重返日本,後來用花錢買通關卡才順利回日;另一位叫蘇千惠的在台家人也因此幾次被抓去問話。 戒嚴時與劉明修同樣在日本必須戴頭罩才能在公開場合「露面」的是目前在日本的著名評論家黃文雄,當時許世楷有必要到大使館時也都必須事先通知家人與好友,以防一去不回,他說,一九六三年的「中華民國駐日大使館」只用一張明信片通知他的護照「不准延期」,沒有理由,且用手寫的,取消護照的惡行啼笑皆非,因為沒有護照,最後只好發一紙手寫的簽證給許世楷。 許世楷說,解嚴是八七年,但是鄭南榕在憲警的圍捕下自焚是在八九年,顯然八七年的解嚴不是真解嚴,國民黨不但沒有反省,還辯稱解嚴是國民黨的恩惠,解嚴是台灣人自己拚出來的結果,這是非常明白的。 |
||||
|
|||
2007.07.22自由時報 北市府賣的地圖…台灣成中國一省
〔記者劉榮/台北報導〕位於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的北市出版品及紀念品展售中心,被北市府視為官方推動觀光行銷重要據點,但卻遭民眾檢舉,該中心販售單一版本的中國地圖,台灣竟被列為中國一省,北市府有推銷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之嫌。 民進黨市議員黃向群批評,市府大樓的出版品及紀念品展售中心,常有許多外籍人士出入,連該中心裝商品的紙袋,都印有台北市政府的中英文字樣及市徽,外籍人士很難分清楚「這些是不是官方出的東西」,這類不代表官方立場的出版品,市府應該考慮在外包裝加註。 北市新聞處長羊曉東則表示,市府大樓一樓紀念品展售中心,是以市府出版品為主,但少部分的非官方出版物,市府只會進行大體審查,只要不違反善良風俗,架上產品不會設限,如果外界對市府紀念品展售中心陳列的商品有意見,市府會虛心檢討,但外籍人士是不是會因為看了一本地圖,就認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點我們應該更有自信才對」。 向本報檢舉的李先生表示,日前他帶著外籍友人到市府一樓出版品展售中心購買紀念品,隨手在書架上的地圖區翻閱,但架上陳列、由大輿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地圖,台灣卻活生生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翻閱整本地圖集,台灣的水系、公路、鐵路圖,都列入中國的範圍。 李先生表示,他與外籍友人隨後前往位於市府大樓旁的信義誠品書店,架上的中國地圖至少就有四種版本,至少有兩個版本,台灣在地圖中,都和日、韓等國一樣,是屬於鄰國,而非中國版圖的一部分。 |
|||
|
||
2007.07.22自由時報 LI被停權 入聯更迫切 ■ 賴怡忠 聯合國經濟社會協會非政府組織委員會(ECOSOC, NGO Committee)於七月二十日,對國際自由聯盟(Liberal International, LI )聯合國顧問資格作出停權一年的決議。這個決議的出現,不僅再度證明中國所謂「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是假,同時北京政府已經意圖藉由對LI的處分,在國際製造寒蟬效應,對台灣而言,其結果可能比斷交還嚴重。也證明「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有現實的迫切性。 因為民進黨是LI的會員,LI安排同屬會員的台灣代表、考試院長姚嘉文,在今年上半年出席聯合國NGO相關人權會議,讓台灣作為LI的代表而發言,內容除了WHO議題外,還包括LI提出的他國人權議題等。不料,事後遭到中國強力打壓,不僅惡意刪除姚嘉文在會中發言的紀錄,甚至強力運作,導致在七月二十日作出對LI顧問身分停權一年的決定。 連基於正義感願意對台施予援手的國際組織,一樣難逃北京政府的毒手,顯示北京政府不僅無意與台灣和解共生,其崛起本身也無意在既有秩序中,擔任「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 北京政府意圖利用LI處分一事在國際製造寒蟬效應,如果國際民主社區對此一問題持續姑息妥協,對台灣而言,其後果可能比失去邦交國還要嚴重,必將導致願意仗義執言挺台的國際友人與組織,在面臨可能付出更高成本下卻步不前。 由於台灣過去對主權在國際間的彈性做法,實際上強化中國藉此擴大對「一中」的解釋,造成「一中原則國際化」,並導致相關國家對中國「擴大一中」的攻擊措施不聞不問,還導致聯合國秘書長出現有關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錯誤認知,以及LI因挺台反遭打壓等,但卻將台灣被動捍衛真相的作為說是挑釁。國際也逐漸將中國的反應,視為台灣行為是否被認同的標準。這些發展,都意味著我們可能需揚棄過去對主權模糊的彈性做法,要清楚明白提出台灣對主權的主張。 未來,我們恐怕越來越難以期待友我組織與國家,協助我們在聯合國相關議題上取得發言機會,那麼提出入聯要求,迫使聯合國面對台灣人民沒有代表的事實,不僅成為唯一的路徑,現狀的發展也使「以台灣名義申請入聯」行動,有即刻的迫切性。(作者為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 |
||
|
||
2007.07.22自由時報 台灣大戲院/獨立的悲壯與蒼涼 ■ 高志仁 今年坎城影展最佳影片《吹動大麥的風》(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以愛爾蘭獨立運動為主軸,呈現參與愛爾蘭獨立運動的一對兄弟,因理念路線之爭導致最後哥哥槍斃弟弟的悲劇,對照目前台灣政治統獨爭議,讓不少台灣觀眾感慨萬千。 本片幾乎一面倒把英軍描繪成兇惡殘暴之徒,只有英軍裡的一位年輕阿兵哥幫助愛爾蘭共和軍成員逃脫,看不到任何一位稍有反省或掙扎表現的英軍決策者。愛爾蘭在地勢力的面貌與分歧則豐富許多,除了兄弟各自代表的獨立理念路線之爭外,在兄弟各自的陣營裡又再細分出不同的心態和作為。此外,在地財主也各有立場,有的支持英國,有的援助愛爾蘭共和軍。擁有細緻差異的在地版圖,對照英軍死硬刻板的外來形象,凸顯出導演使力的力道與方向。 影評人何瑞珠評論本片角色「只有單面向發展」,指出片中描繪家家戶戶都是北愛共和軍,是近似「通俗劇」的手法,因為導演「過於急切」想交代關於北愛的種種。角色與情節平板化與二元化的「通俗劇」傾向,其實也可以說是導演認同愛爾蘭獨立運動的「博感情」手法,而且電影中的弟弟一角並不平板。 弟弟起初嚮往倫敦醫生事業,然後跟隨哥哥投入獨立運動,最後因追求完全獨立而與哥哥分道揚鑣。這個導演深情關注的角色, 電影結尾臨刑前的恐懼與迷惘顯得人性與真實,沒有為理念赴死的大義凜然的空泛豪氣。他知道某些事必須堅持(不能當抓耙仔),但整體的心理支撐不是那麼絕對與穩固。他之前為了自己人密報英軍導致共和軍傷亡事件,按照指令槍斃了同鄉摯友時,曾說「這個愛爾蘭最好值得我這樣做」。 然而,這個形同全片核心題旨的問句,註定是沒有答案的,因為不管政治局勢如何演變,他終究無法知道他所全力奉獻的獨立的愛爾蘭到底值不值得他所做的一切,無法知道更多的理念之爭以及內外形勢的不測轉折會不會帶來更大的恐懼與迷惘。 這獨立運動的悲涼與滄桑、美麗與哀愁,實不足為外人道,連那親手殺死弟弟的哥哥也要涕泗縱橫,並專程將弟弟的遺書與遺物送回故居,聽著弟弟的愛人一次次哭訴「不想再見到他」,同樣的淒厲控訴,之前弟弟也在他親手殺死的同鄉摯友的傷心母親口中聽見過。 愛爾蘭和台灣擁有類似的政治、地理、歷史情境,和一旁大國往來歷程中同樣烙下深刻的傷痕。許多台灣人,尤其是支持台灣獨立的人看這部電影,被挑動的想必是理念追求與生命情境共通的悲壯與蒼涼,所撞擊的,想必是天地人性的某種沉重與塊壘吧。 (作者為雜誌撰稿) |
||
|
||
2007.07.22自由時報 貓纜 高鐵 藍媒 ■ 陳怡君 昨天傍晚的貓空纜車系統故障,六百乘客頂著三十八度的高溫受困車廂中,一些電子媒體起初用小畫面報導新聞,企圖減輕貓纜故障新聞的嚴重性,直至一個鐘頭過去了,眼見貓纜仍然無法排除故障因素,乘客還必須再等上一個鐘頭時,才開始正視這則消息,實在可惡! 大家還記得高鐵開放乘坐時,泛藍媒體大陣仗進駐高鐵,竭盡所能的「雞蛋裡挑骨頭」,試圖找出高鐵缺失。甚至還有記者誇張到自己誤觸警鈴,只為了要測試警鈴是否有問題。這些媒體拿著放大鏡在看高鐵,就像是個惡婆婆刁難媳婦打掃時必須一塵不染般的態度,真叫人不得不懷疑這些媒體是否得了雙重人格症? 貓纜開放乘坐時,是泛藍總統參選人馬英九與台北市大家長郝龍斌一起主持,更有國民黨民代到場宣揚貓纜政績,猶如這是國民黨的喜事。可是,昨天貓纜的故障讓六百條人命懸在空中,郝龍斌、馬英九非但沒有到現場,也沒有為此事在第一時間表達關心致歉,更沒有媒體去追究。 高鐵與貓纜,為何媒體待遇大大不同?不禁讓人搖頭! (作者為東海大學政治系研究生) |
||
|
|||
2007.07.22自由時報 修正用詞 教師:免學習困擾 〔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教育部委託學者研究提供中小學教科書中不當用詞檢核參考,例如,讓學生最易混淆的「我國」,釐清是指「台灣」而非「中國」,也釐清許多書中將「祖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混淆未標明;部分中小學老師認為,應可有助教育回歸歷史及政治現實,教學可避免混淆不清用詞,應可減少學生學習可能的混淆困擾。 杜正勝:不必泛政治化 教育部長杜正勝對此則強調,檢視教科書的不當或混淆性用詞,是教育正常化的過程,原本就應該做的事情,與被部分人士刻意扭曲的「去中國化」無關,沒必要泛政治化。 教育部過去接獲許多民眾反映,教科書及坊間書籍、網站中經常用詞混淆,台灣與中國名稱常被誤用造成誤解;教育部國教司長潘文忠指出,半年前委託台灣歷史學會所做的「教科書不當用詞檢核」報告,是希望針對教科書中用詞錯誤或不夠精確處進行檢視,讓教育更合乎現況用法及社會正確認知,無關乎政治。 報告中針對現行高中至小學各版本的教科書,列出上千個涉及不當的用詞,其中包括「國父」等含有不客觀的歷史價值判斷用詞,或「台灣省」、「台灣地區」等自我矮化、主體意識不清的用詞,甚或至今還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稱為「中共」、「中共政權」等未能反映歷史或政治現實用詞,以及「國劇」、「國畫」等不精確的名詞等,都建議修訂釐清。 國立編譯館及教育部均強調,這份研究報告是提供各教科書編書者參酌使用。 部分書商則指出,參酌資料會轉給編輯學者參考,儘量選擇社會有較大共識的用詞使用,出版社會尊重編輯學者的專業意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