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  NEXT

2007.08.05自由時報

剖析台灣國家進化異言堂

■ 陳隆志

由國際法來看,自一八九五年以來,台灣並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今日的台灣是歷經持續的演進過程而成為一個國家。在民主化、本土化的進化過程中,透過「人民的有效自決」,台灣已由第二次大戰後被軍事佔領地進化為一個國家,擁有主權及獨立性的國家特徵。這種台灣國家進化論,與歷史的發展、變動的政治情勢及動態的國際法本質與原則,相當符合,本人贊同這種國家進化的觀點,已於上週「台灣國家進行曲」的星期專論,加以論述。

有關台灣國際地位的各種觀點

實際上,有關台灣國際法律地位的問題,眾說紛紜,除了國家進化論之外,還有下列主要四說:

(一)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援引歷史、《開羅宣言》(加上《波茨坦宣言》)、繼承中華民國、聯合國大會一九七一年的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以及台灣是中國內政問題等支持其主張。

中國的論調,禁不起事實與國際法的驗證:

(1)數百年來的台灣歷史是一部外來勢力角逐的滄桑史,也是台灣住民爭取自主、生存發展的歷史:自原住民到漢人、荷蘭與西班牙兩殖民帝國在台的角逐、鄭氏王朝、清朝「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有名無實的統治、在台灣設省後就割讓給日本、台灣民主國的成立、日本五十年的殖民統治,第二次大戰後由被軍事佔領地進化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顯然,台灣不是「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就台灣的領土歸屬而言,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這種戰時聲明的效力,為舊金山對日和約所凌駕取代。日本依和約放棄後的台灣(包括澎湖),既不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屬中華民國。難怪中國政府一直故意避免提到國際法上最有決定權威性的舊金山對日和約。

(3)中華人民共和國於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建立時,中華民國雖代表盟軍「軍事佔領」台灣,但並沒有取得台灣的主權或所有權。當時中華民國所沒有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當然無法繼承,也沒有權利可繼承。

(4)聯合國大會的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並沒有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5)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一九四九年成立至今,不曾一日對台灣行使有效控制,不曾統治、管轄台灣。根據國際法,台灣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而是「國際關切」的問題,因為: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有關台灣國際法律地位的爭議,牽涉到國際條約及一般國際法的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文攻武嚇,危害亞太地區及世界的和平,是「威脅及破壞和平」的不法行為;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違反國際法;台灣的將來,牽涉到國際法人民自決原則的有效落實,也會影響到二千三百萬住民的基本人權及福祉。

(二)台灣地位未定論:根據一九五一年締結、一九五二年生效的《舊金山對日和約》,日本正式放棄對台灣(包括澎湖)的主權、一切權利及主張,但未明訂日本放棄後的台灣之歸屬國。台灣不屬於中國,其國際法律地位未定。

日本在舊金山對日和約正式放棄殖民地台灣(包括澎湖),但和約沒有定明歸屬國,造成台灣的國際地位未定。解決國際地位未定問題最理想而又被期待的方法就是適用聯合國憲章人民自決原則,在聯合國主持下舉行公民投票,由台灣住民決定。但是,在國際、國內實際政治條件的限制下,一直沒有為解決台灣未定的地位舉行任何的國際性公民投票。因此,「台灣地位未定論」到今日仍有不少倡導、贊成者。

(三)台灣地位過去未定,現在也未定:台灣的國際法律地位在一九五二年未定,直到二○○七年的今日仍未定。對今日國際法律地位仍然未定的台灣,又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台灣仍在「中華民國」的佔領統治之下;有人說台灣的主權屬於美國,因為美國是打敗日本的主要戰勝國;有人認為台灣的主權屬於台灣人民,但台灣還不是一個國家,因為「中華民國」還沒有滅亡,而台灣政府從來不曾「宣布台灣獨立」。

台灣的國際地位過去未定、現在也未定的說法,將國際法看做是僵硬的規則,而忽略了國際法的形成適用是動態的。自一九五二年到二○○七年這五十五年當中,世界的變動很大,台灣的變動也是。台灣今日的國際地位不可能凍結在一九五二年的當時。在台灣國家地位由未定到已定進化過程中,人民集體民主意志的展現及共同努力所造成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人權各方面的成果,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假使今日台灣的「地位仍未定」,繼續受「中華民國」的佔領統治,就不可忽視中華民國台灣化的事實,已改變了原來「佔領統治」的本質。

雖然美國是打敗日本的主要戰勝國,但是美國政府未曾主張日本放棄後台灣的主權屬於美國,「台灣關係法」幾乎將台灣當做一個國家看待。

日本放棄後,台灣的主權屬於台灣全體住民的說法,符合國際法主權在民、人民自決的原則。「中華民國」是不是已經滅亡、何時滅亡?意見特別分歧。台灣已進化為一個主權國家,是否有美國式「獨立宣言」的必要,值得商榷。以台灣之名申請加入為聯合國會員國,就具有積極宣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形式與實質。

(四)台灣是事實獨立的國家:台灣是一個事實獨立(de facto independence)的國家,但還不是法理獨立(de jure independence)的國家。

什麼是「事實獨立」,什麼是「法理獨立」?國際法專家的看法相當分歧。因此,如何區分的標準,也相當含糊。是以承認國的質與量來決定?而獲得「普遍的承認」到什麼程度才算是「法理獨立」?近半世紀以來,從一百多個新獨立國家的實例來看,此種區別已失去意義。

由國家進化到國家正常化

就事實獨立或法理獨立而言,台灣都是一個國家。依國際法,一個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不管承認國或邦交國的多少|在法律上都具有平等的國際人格,享有主權及獨立性。

經過「人民的有效自決」,台灣已經由被軍事佔領地進化為一個國家,但還不是一個正常化的國家。就國家的構成要件來看,台灣代表我們國家事實的存在,「中華民國」則是一個虛幻的名號,造成人民國家認同的分歧以及台灣在國際上步步難行的困境。國際社會都以台灣稱呼我們,卻反對台灣政府及人民自稱為台灣。天下哪有這種道理!

台灣需要國家正常化。使台灣成為名實合一的正常化國家,才是真理。

編按:本文為〈台灣國家進行曲〉下篇,上篇已刊登於二○○七年七月二十九日A4版

(作者陳隆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國際法學會理事長)

 

2007.08.05自由時報

東德末代總理德梅基耶:民主轉型 不能中斷


東德末任總理德梅基耶認為台灣許多地方都還存在保守勢力,轉型時間若拖長,將更為複雜。 (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台灣殘存許多保守勢力

記者蘇永耀/專訪

訪台參加國際研討會的東德末任總理德梅基耶於離台前再度接受本報專訪,談及這幾天的觀察。他認為台灣許多地方都還存在保守勢力,以及與威權時期有關係的連結。轉型時間若拖長,將更為複雜。

德梅基耶十幾年前曾來過台灣,對第二度訪台的印象,他說:「有些不同的感覺,色彩也比較豐富。」德梅基耶覺得,國民黨勢力仍然很大,特別是在國會裡,許多地方也仍存在保守勢力。他在參觀台灣民主紀念館時發現,蔣介石並沒有被追究政治責任,這件事是台灣面對自己歷史的一個挑戰。

他說,台灣民眾是很和善的,但過去不尊重人權的極權政府,應該被檢討,對社會才能有較明確的價值教育;他也聽說台灣為了歷史課本的教材爭辯很多,這也是因為保守勢力的存在。在德國,雖然對歷史也有很多不同解釋,但德國人並不會說納粹的做法是對的。

另對陳總統提到司法人員的公正性引發議論。他說,民主轉型過程,司法系統、檢察系統及政府部門的轉型也很重要。民主化的發展一定要有一套讓人民能信任、公平而且進步的司法,這樣才能對前政權、威權政權的責任加以明確認定,「但台灣沒有這麼做。」

轉型正義首重法制、教育

他說,要推動轉型正義,方法上首先是法制,再來是教育,重要的是勇氣。法制是可以讓社會信任的工具,處理前政權的不正義,如明定責任、除罪、財產清查、資料解密及當事人的訴訟等;這也是為什麼東德轉型時,必須淘汰不適任的司法人員。

教育則是讓轉型正義能有效推動的方法,讓社會誠實面對自己的故事。而執行上最需要的是執政者及人民的勇氣,因為處理跟清查都會觸碰到許多利害關係人。他也補充說,執政黨應在國會取得主導權,才可能通過轉型正義法律。

轉型應把握政權轉換時期

比較台灣與德國的不同,德梅基耶說,看東德經驗,若能在政權轉換的黃金時間內進行轉型是較好的,一旦時間拖長,許多事情將會變得更複雜。

但他強調,新民主政權推動轉型的動力不能中斷,一中斷,就要重新來過。「反進步的勢力是永遠都存在的」。

如何避免保守勢力反撲?德梅基耶說,應喚醒民眾對過去歷史的認知,讓社會了解哪一邊較民主自由。新民主政權應更有能力積極向前邁進,不需要一直擔心保守勢力的惡言相向,因為他們必然會如此。

有關黨產問題,德梅基耶說,當他聽說國民黨許多財產已開始轉手或賣掉時,覺得「很不可思議」,應儘速透過立法規範。過去在東德他讓人民知道,處理黨產是為了重新建設東德的醫院、學校、老人院;台灣也可以這麼做。最後他語重心長說,「記得,要摧毀前威權政黨物質基礎,才能抑制舊政權的反撲。」

 

2007.08.05自由時報

美前駐聯國大使波頓下週訪台


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的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波頓,將來台參加第三波新民主國家的問題與挑戰研討會。(資料照,歐新社)

〔記者范正祥、蘇永耀/台北報導〕台灣民主基金會八月十三、十四日將舉行「第三波新民主國家的問題與挑戰」國際研討會,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的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波頓、研究拉丁美洲等第三波民主轉型國家的學術權威美國聖母大學政治系教授歐當諾均應邀與會。

波頓對台灣一向友好,他曾於第一夫人吳淑珍二○○二年訪問華府期間,以美國國務次卿身分親往致意,也曾在國會聽證會上,公開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

波頓和布希總統關係良好,在二○○○年美國總統大選發生爭議,布希與民主黨候選人高爾得票極為接近,最後由佛州爭議選票決定誰入主白宮之際,波頓一直守在佛州現場監督開票,等於代表布希陣營坐鎮。

波頓對於台灣民主化的情形有相當了解,二○○○年三月十八日台灣總統大選投票日以及五二○陳水扁總統就職當天,他都在台訪問,親眼見證台灣政黨輪替的過程。

二○○一年三月波頓被任命為主管武器管制與國際安全的國務院次卿,他當時於參院的任命聽證會表示,台灣有資格成為聯合國的會員。

他說,根據國際法規則,台灣具備國家的條件,因為台灣具有領土及和平轉移的政權等等;聯合國憲章規定,只要是愛好和平的國家都可以加入。

波頓於二○○五年三月獲布希總統提名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並於二○○六年十二月卸任。

 

2007.08.05自由時報

五友邦致函聯國 抗議阻我入聯

〔記者范正祥/綜合報導〕外交部昨天指出,帛琉、聖文森、索羅門群島、史瓦濟蘭、薩爾瓦多等五友邦駐聯合國常任代表,美東時間八月二日連署致函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其逾越職權逕自退回台灣入會申請函表達不滿。

五友邦常任代表也連署致函安理會本月份輪值主席剛果駐聯合國常任代表 Pascal Gayama,併附陳水扁總統入會申請函影本,要求安理會主席立即將該函件分送安理會各理事國代表,並就台灣入會申請案採取適當行動。

友邦於連署信函中表示,聯合國秘書處未將陳總統致潘基文的台灣入會申請函提交安理會審議,不僅違反聯合國規章相關規定及程序,也僭越了安理會的職權;聯合國秘書處以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為由拒絕受理,更缺乏任何法理依據,因為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從未否定台灣申請成為聯合國會員的資格。台灣絕對具有成為聯合國會員的資格與能力,期望安理會主席立即對台灣入會申請案採取適當措施。

另,旅美台灣人團體「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昨也致函潘基文,抗議其不當處理台灣入聯案,並批評潘錯誤引述二七五八號決議文。

 

2007.08.05自由時報

中國拐彎施壓 反助燃入聯薪火

記者鄒景雯/特稿

一個不民主的國家,最怕的就是民主。台灣朝野兩黨計畫於二○○八總統大選同步舉行「入聯」與「返聯」公投,已挑起了中國的神經,對岸連續施加強大壓力給美國與國民黨,要他們個別「管理」好陳水扁政府,因此國民黨的重返聯合國公投案能不能撐到最後一刻?現在沒一個人說得準。

中國七年來不與民進黨政府打交道,後遺症就是要施壓都找不到真正的對象。由於和陳水扁已成絕緣體,對岸只能一方面由陳雲林公開抨擊台灣加入聯合國案,一方面由余克禮「透露」此已觸犯了反分裂國家法,隱含武懲的想像。

余克禮是社科院台研所學者,也是國安部副局長,對岸安排由他出來「放風」,既想表面的非官方身分可以有所轉圜,也想以其官方的實質,向台灣當局表達這句話的「強度」。好笑的是,這種中國京戲的身段,與之陌生的民進黨根本看不懂,成了兩條平行線。

直線走不通,中國只能拐彎依例找美國來「教訓」阿扁,無奈只能嚇嚇民進黨參選人,阿扁不再選舉,無所懼也不必懼,在民氣可用之下,主帥當起過河卒子往前衝。

老共最沒想到的是,馬英九居然隨扁起舞,也搞了個返聯公投,於是透過所謂的「國共平台」,對國民黨惡言盡出,最近江丙坤等多人赴中,都傳出對岸當面找他們「把話講得很難聽」的訊息,後來黨秘書長吳敦義一度說出民進黨撤、國民黨就退,背後耐人尋味。

馬英九為了選舉逼著黨中央堅持下去,已引起與連戰一派的再度意見裂縫,能不能頂過中國的壓力挺到最後?外界正在好奇觀察;而國民黨怕被指為中國龜孫子的不敢退,反過來為民進黨添薪加火,更沒有熄爐的可能,這種如同原子撞擊的反應,讓美國治絲益棼,結局又回到這些年在國際要台灣窒息的源頭,中國正是始作俑者。

解鈴者不問繫鈴人,答案是什麼?還用問嗎?

 

2007.08.05自由時報

政治漸凍人

■ 彭錦陽

二十幾年前,施明德可是響叮噹的美麗島「戰神」,然而去年他號召「百萬人倒扁」,壓軸戲「天下圍攻」竟然只有三十六萬群眾捧場,之後馬英九被貪污罪起訴時,「施戰神」更是龜縮到自己一個人「自囚」抗議阿扁,日前遭到集遊法起訴,他揚言:「…感激陳水扁皇恩浩蕩…中華民國行憲後所有的總統都曾起訴我或關過我…」,這下子當笑話看的人,更多了!

其實,施明德已變成政治漸凍人而不自知,他的「老大」心態一次又一次的耗掉他昔日大力標榜的革命與民主,當二十五年的「牢本」揮霍殆盡時,施明德當然不怕坐牢以求翻身。

施明德會不會坐牢?要坐多久牢?不但綠營上下懶得關心,相信就連去年最挺他的馬英九與紅衫軍都會「跑到尾直」,唉!真是「老戰神」的悲哀。

 

2007.08.05自由時報

堅持正名、制憲、入聯

台灣安保協會、台獨聯盟等團體昨共同舉辦「國家定位」政策研討會,與會的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右二)、民進黨秘書長林佳龍(右一)等均認為,中國對台灣不是只反台獨,而是「反台灣的國家意志」,正名、制憲、加入聯合國是推動台灣國家正常化的重要方向。

(文:記者范正祥 圖:記者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