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5 自由時報
經過多年的努力,IMEC(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台灣辦事處,終於在一月二十二日成立於竹科的交大育成中心,並預計在六個月後正式升級為R&D研發中心,這項提升產業競爭力與就業機會的合作計畫,不但是台灣產業升級的助力,也將促進我國半導體科技產業的國際化。
全球奈米電子研究首屈一指的IMEC,總部設在比利時魯汶,亦是歐盟卓越研究中心,擁有超過一千六百名員工,其中包含超過五百名的企業駐廠員工及客座研究員;所從事的先進研發工作,領先全球業界三至十年。IMEC已與主要的歐盟跨國公司、頂尖大學及研究機構形成了堅固的策略聯盟,二○○七年的產值約二億三千五百萬歐元;在台設立研發中心,將可使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研發省下大筆費用、掌握最新的關鍵技術及人才,更將促使台灣在尖端的研發形成群聚效應,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而在開幕前後短短幾天內,IMEC已經與包括台積電、聯電等諸廠商會談未來技術轉移的可行性。
台灣與比利時並無正式邦交,並受到中國在國際上以及歐盟無所不在的「一個中國」打壓;此次IMEC設研發中心,過程中又有韓國以及新加坡的極力爭取,我國依然能夠脫穎而出,除了深厚累積的穿梭努力,憑藉的是台灣亮麗的科技產業實力,因為IMEC尋找的就是未來。IMEC的研發設計搭配台灣的產業實力,將可以在全球的佈局中,形成台比、甚至台歐盟研發與產業合作領先的雙贏局面。
IMEC此次在台開幕,受到比國極大的矚目,除了IMEC院長親率三位資深副院長以及高階科研、決策人士的陣容,還有比國科學基金會秘書長(相當我國部長級的國科會主委)Dr.
Elisabeth Monard、魯汶大學副校長以及工學院院長、安特衛普大學等代表共約二十人赴台。
近來部份國人對台灣前景不具信心,認為不如鄰近的新加坡與韓國,甚至因而把發展寄託於對中國的開放。IMEC此時在台設研發中心,不僅證明了台灣可以走出國際,還可以吸引歐盟一流機構來台生根立足,也用實際行動對台灣投下了信任票。的確,台灣的開放應該放眼全球,而歐盟是走向國際所不可或缺的一環。
(作者許榮富為國科會駐歐盟科技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