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0大紀元時報 中共不應懼怕台灣民主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02.20 大紀元時報

 


作者﹕吳達編譯


美國著名的公共政策研究機構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於九月十五日發表副院長兼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裴寇爾(Carlos Pascual)與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Richard C. Bush III)的評論文章〈台灣民主的四種面貌〉(The Four Faces of Taiwan Democracy)。文中指出台灣民主存在正負兩方面的多種樣貌,民主是維持台灣穩定的力量,中共不應該恐懼台灣民主,就務實的中間路線而言,認同台灣民主與促進兩岸關係之間,並不存在矛盾。
文章說,台灣的民主制度同時展現了多種面貌,正面與負面的趨勢並存。然而,如果你問民主是否使台灣更穩定,答案是百分之百肯定的。其透露給台灣決策者以及中共應該注意的訊息是,他們最好還是聽從台灣人民的中間路線,台灣人民不認為建立認同台灣觀念,與承認台灣和中國經濟彼此關聯之間,有任何矛盾之處。

民主轉型是重大成就

第一種面貌──九零年代的民主轉型是一項重大成就。不論台灣有什麼問題,它都不像泰國的軍事政變。自由與公平的選舉制度,是台灣人民藉以選擇政治領導人的機制,而且是由人民做主。新聞自由且充滿生氣;政黨和多變化的民間社會導引公眾輿論。


轉型後民主未獲得完全鞏固

第二種面貌──民主轉型是成功的,但是轉型後民主未獲得完全的鞏固。很遺憾,台灣的政治結構是半總統制的,包括國會、政黨制度、選舉制度和大眾媒體等,它們一起走上獎勵政治花招大於良好政策的偏路。

我們相信,這些問題主要是結構性和制度性的問題。在改革這種制度性的問題之前,這種功能不健全的情況將會持續,而從政者也會繼續依據這種制度施政,台灣人民將會是輸家。

台灣認同強烈

第三種面貌──有些人相信,台灣民主對於區域和平與穩定是不好的。這種觀點的邏輯是,島上的權力公開競爭,允許可能改變或威脅改變台灣的法律地位(台灣獨立)的領導人浮上檯面,因而引發中共的強烈反應。

民主轉型確實是第一次允許在法律上公開討論台灣獨立。無疑地,在過去二十年中,認同台灣越來越強烈(部份是因為中共打壓),而且因為島上的開放政治制度,它已經影響了政府政策。

同樣可以確定的是,隨著台灣下一次總統大選的接近,它選擇了兩黨的溫和主義者作為候選人,避免極端主義的出現。當台灣認同越來越強烈時,另一方台灣務實主義也隨之出現。

中間主義出現

第四種面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不完美民主制度,在某些方面成為中和的力量,使中間派輿論成型,以延遲討論最終統一或獨立的時間。社會大眾大多數都希望維持現狀(雖然他們可能對現狀的定義不一定同意)。這表示,大多數人反對在法律上宣佈獨立或接受中共的統一條件。

最近的研究指出,台灣的國家主義程度(認同台灣與對中共懷有敵意),在國民黨極權統治的高峰時,達法定年齡的這一代人中最為強烈。另一方面,年輕人的態度顯得比較中性和務實。他們認為,愛台灣和追求兩岸的經濟和政治上的正面關係之間,沒有矛盾之處。最重要的是,人們希望和平與家人過較好的生活。

民主是維持社會穩定的力量

這個事實似乎給台灣的總統大選候選人提供了一次重要機會,使其可以將選舉活動建立在動員中間選民,而非煽動所有選民上。強調溫和、合作與和平的中間路線,有兩個其他的優點。第一,它對外界證明了台灣選舉不一定會引起重大事件,因此為島內民主制度確實是穩定力量再次提供保證。其次,重新支配政治制度核心,正如九零年代一樣,可增進政治改革的可能性,以矯正現行制度的很多問題,並進一步強化台灣民主。

最後,中共應該學習到,它不應該恐懼台灣民主。對於所有中共所關切的個別台灣政治人物,它應該相信台灣人民將選擇符合自身利益的領導者,以及台灣更繁榮的未來。這表示,在經濟上與中國緊密結合的未來,中共應該歡迎這種務實主義。無論如何,北京應該避免採取不計後果的行動。

轉載自《新紀元周刊》第45期【西方看中國】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