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7自由時報
二○○四阿扁成功連任之後,大家對本土政權長期執政的理想抱持樂觀的期待。在各項民調均顯示出台灣主體意識早已成為台灣人民主流看法的背景下,只要民進黨政府能夠端出及格的執政成績,贏得二○○八大選將不是難事。屆時,本土政權連續三次的勝出,將足以向所有政治人物發出一道再清楚不過的訊息:台灣主體意識就是多數人民對於國家認同問題的共識,任何希望獲得選民認同的政治人物,都必須得擁抱此一理念。
對台灣絕大多數的人民來說,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任何施政都必須以台灣為主,從台灣出發,不論台灣與中國未來的發展有著什麼樣不同的可能性,絕無疑問的是台灣的前途必須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這就是台灣的主體性,就是台灣的主體意識。當國家認同的爭議透過台灣主體意識的確立而獲得解決,人民一直期待的,以議題為導向的理性論辯空間也將隨之成為可能。
然而事與願違,民眾對民進黨的信心開始瓦解。相反的,馬英九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弱勢在於本土性格不足,因此,這次選戰馬陣營的核心策略,就是大膽轉向藍綠的中間地帶,和民進黨搶奪捍衛台灣主體意識的神主牌。不論是下鄉Long
Stay與綠色選民面對面溝通、愛台灣的競選口號、不接受一中原則作為三通前提的主張、或是公開宣示台灣前途要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的論調,都是此一競選策略的具體展現,也讓馬英九終於爭取到許多對馬英九與國民黨本土性格甚有疑慮的中間甚至綠色選民。
馬英九的大勝,對台灣國家認同的爭議帶來重新洗牌的效果。當過去屢被質疑外省背景的馬英九,帶領過去屢被質疑為外來政權的國民黨,在愛台灣的大旗下,藉著向台灣主體意識的轉向,取得完全執政的地位。這是歷史的偶然,但卻未必是民主的倒退。持續需要觀察的,是馬英九是否能夠堅持其對於台灣主體意識的轉向,民進黨又是否能轉型為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左派政黨,若能如此,台灣將就此走上如英美般健全的兩黨政治,那,也未嘗不是台灣之福。
(作者梁志鳴 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法學院碩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