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0自由時報
陳水扁總統卸任前的最後一個月爆發駭人聽聞的「巴紐建交」醜聞案,民進黨八年執政劃下了不完美句號,也為大選失利再添一個罪狀,更讓民進黨支持度直直落,據稱攔腰一砍只剩百分之十八。尤其三位政務官,上從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下到外交部長黃志芳、國防部副部長柯承亨提前下台,或從證人轉成被告,或「限制出境」或「境管」,支持者真是情何以堪。有人說「巴紐醜聞」的災難比大選挫敗還甚。或許。
藍調立委與媒體發動殲滅式的總攻擊,不問青紅皂白的要入邱義仁等三人於罪,藍委邱毅與張顯耀公然指揮司法偵辦,立法權毫不避諱的侵入司法權,更叫人吃驚的是,國民黨也好,馬英九也好,竟而沒有任何人出面喝斥;「黨國」復辟,台灣真的回到「法院是國民黨開的」境況中?
「巴紐案」真相還在調查中,看來要大白也不是不可能,無論邱義仁等有沒有貪瀆,至少「政治責任」非負不可,民進黨難辭其咎。不過,民進黨大選大敗已付出了代價,反正「死豬不怕滾水燙」,藍調媒體與藍委、名嘴就算「無中生有」的大造海市蜃樓,不過顯示「亂源」的本色,民進黨提告也不過是減低傷害而已,重點還在民進黨能不能走出困境,重新拾回五百四十四萬選民/綠民的信心。
嚴酷的情勢是,民進黨黨主席改選的進程淹沒在「巴紐案」醜聞中,民進黨要思考的是,黨員—尤其自主黨員—的熱情會不會因此澆熄?民進黨為黨主席選舉召開的臨時全國黨代表大會的出席率冷冷落落,絕對是警訊!如果五月十八日投票率低到不成曲調,只有組織票或人頭票出來,那麼黨主席就算選出來,恐怕也沒有多少正當性。
這還不是唯一問題。這次黨主席的選舉會不會造成分裂?才是重要的議題。競選黨主席的三人中,辜寬敏與蔡同榮號稱「獨派」,因此與另一位角逐者蔡英文就做出了區分。這是其一。蔡同榮背後有前主席游錫堃的大力奧援,蔡英文雖然打出「超黨派」,但新潮流系全力支援,則是不爭的事實,《財訊》五月號的文章標題是〈那一夜,小段幾乎睡在蔡英文家〉,而各媒體雖沒有特別挑明,卻都指出此一事實。獨獨與黨內派系全然無關的只有辜寬敏一人。這是其二。辜寬敏接受《自由》專訪時表示,兩個「獨派大老」都出來的話,蔡英文篤定當選,蔡當選,新潮流會不會「借屍還魂」?獨派因此出走而分立黨中央?再者,蔡英文私下表示,她如果不挺身參選,民進黨會分裂!從而可知,民進黨瀕臨分裂臨界點,不是虛言。這是其三。若而民進黨分裂,與過去一人、二人「出走」不同,可能是板塊崩解,結果不堪設想。這是其四。再加上「排藍民調」的爭執,黨內「路線」與選舉恩怨已到了劍拔弩張之勢。這是其五。
所以,黨主席的選舉是民進黨內最後的「安全閥」的設置,民進黨的代理黨主席與三位黨主席參選人必須嚴肅對待。藉辜寬敏〈處理巴紐案危機比選黨主席更重要〉的聲明中所指出的「黨主席選舉在即,固然重要,但挽回選民信心更重要」,這是暮鼓還是晨鐘?端看民進黨的智慧!
(作者金恆煒 為《當代》雜誌總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