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2自由時報   本土分裂式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0612自由時報  

這兩天報紙報導「李登輝之友會」全國總會長任期屆滿即將改組,黃崑虎先生尚未交接即已籌設「台灣之友會」,宣稱要全面體檢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原本好事一樁,但新聞報導還說,台灣之友會要與李登輝區隔,他們邀集的獨派人士與本土社團目前重要的策略就是「打馬、拉扁、隔李」。打馬拉扁的同時為什麼要「隔李」?新聞報導說到爭奪未來「台獨教父」的事,個人認為這是最不堪的「選後/下台症候群」,不信它是真的,所以暫不討論。

這一則新聞還有兩個地方令人納悶,首先是描述「擁李勢力」出現裂解乃與台聯黨的賴幸媛出任馬政府陸委會主委有關。事實上在賴幸媛答應出任前後,李登輝公開講並無九二共識、兩岸(不應該繼續國共兩黨平台的模式)應該進入政府對政府接觸的階段,這些都是台灣主體立場的表述;賴幸媛孤軍深入藍色政府,也許難有多少「平衡」、「煞車」的作用,但可以看作李登輝對馬英九還有一點影響力的一部分,民進黨或綠營名嘴賣力批評監督馬政府難道不是希望政府做得更好嗎?其次,李登輝之友會過去幾年的政治性並不高,大部份是辦理與日本李友會交流、種種櫻花之類的文化活動,二○○七年李、扁關係惡化的時候,不少縣市的李友會幹部確實表達對李先生的不滿,這方面的壓力可能影響到黃總會長,不過李友會畢竟是台灣人的寶貴資產,不必要也不可能消滅它,那些對李登輝失去信心、認為他已經變質的人,當然不適合留在李友會,應該默默出去即可,不應該運作改名才對。

黃崑虎先生在今年五月三日才召開「台灣國際交流促進會」正式成立大會,現在又呼朋引伴要成立「台灣之友會」,熱心令人感佩。但五月三十日下午,李友會在國賓飯店召開本屆最後一次的委員會,被邀請上座或發言的竟然有多位是去年以來公開「批李擁扁」的健將,從結果來看顯然不是大和解而是另有用意!民進黨失去政權的原因很多,本土陣營不團結是其中一個要因,在我看來若要起死回生,民進黨內部或李、扁個人的因素固然要檢討,搧風點火的所謂獨派人士或本土社團,也應該一併檢討吧。

(作者陳儀深 為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