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5大紀元時報
被拆除的北京胡同。(Getty Images)
北京奧運已經落幕,自從中國大陸得知爭取到2008奧運主辦權後,整個中國大陸開始陷入「奧運建設熱潮」,為了向全世界展示改革開放多年的經濟發展成果,捷徑就是改善硬體設施,因此,不管是主要比賽場館的「鳥巢」與「水立方」,官方都是開放國際標,最後由世界先進國家的建築團隊得標,為北京創造視覺上的「奇蹟」。
北京近年興起一句俏皮話:「China,就是拆吶!」根據指出,北京因奧運積極興建地下鐵及改建市區,幾乎每年有300多條胡同消失,當局覺得建築物有損現代化城市建構時,一聲令下就要拆除。這也使得市民意識逐漸抬頭的中國大陸社會,出現「釘子戶」堅守自己的家園,對抗拆除的行動。
然而,這樣不斷拆除老建築、老胡同,取而代之矗立的後現代化建築,對於北京城市的發展,是正面的嗎?
一個都市的文化,主要是以都市建築文化作為基礎,藉由硬體設備所建構起的是超過硬體網絡結構的龐大都市文化系統。都市文化的形成,是經由都市建築以其特殊的空間結構語言,建構出居民與周邊環境互動的生活內容。也因此,都市建築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呈現出更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風格的多樣性面貌。
據指出,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城市小巷。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於13世紀的元朝,走向多為正東正西,寬度一般不過9米。胡同裡的建築幾乎都是四合院,是一種由東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對稱形式圍在一起的建築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個緊挨一個排列起來,它們之間的通道就是胡同。
據文獻記載,北京在明代就多達上千條,其中內城有900多條,外城300多條。清代發展到1,800多條,民國時有1,900多條。新中國大陸成立初統計有2,550多條。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又拆遷改造了一些,發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稱的約4,000多個。
有人因此將北京的城市文化,稱為「胡同文化」或「四合院文化」。主要是因為胡同不僅是北京城的脈搏,更是北京老百姓生活的場域。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此種方正格局,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此外,胡同與四合院所建構出的鄰里街坊的親切感,其中存有許多老北京人的社會生活記憶,使得北京人對胡同有著特殊情感。
甚至現在的遊客,即便來到現代化的北京城,往往感興趣的不是高聳雲霄、建築風格後現代的高樓大廈,而是那些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以及胡同中每個轉角處處可見的四合院生活風格。
由於北京奧運的推動力量,有130萬北京市民被迫拆遷、每年消失300多條胡同,民怨與衝突不斷的主因是,對於這些世代長居胡同的居民,政府將它們活生生的由一個有機的鄰里生活空間硬生生地拔除,改變的不只是居民生活習慣,更是傷害居民的社區文化認同。
而如果中國大陸在經濟發展為前提下,讓胡同文化逐漸消失,那北京還是北京嗎?
(本文由中央廣播電台《台灣觀點》節目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