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9大紀元時報
☉華芳
《新紀元週刊》編者按:當中國大陸財經界尚未理清由於美元貶值造成中國外匯儲備遭受多大的損失之際,又傳來在危機四伏的美國「兩房」(房利美、房地美)的外國債權人中,中國高居榜首的消息。儘管美國政府通過了針對「兩房」的拯救美國住房市場的方案,使得「兩房」倖免於破產,使得中國五分之一多的外匯儲備尚未泡湯,但是中國有3,76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投入高風險的「兩房」,不禁讓人感到震驚。在中國大陸高達1.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中國外匯儲備的損失究竟有多大?是誰在決定外匯儲備投資的,官方始終沒有向外匯儲備的債權人──中國大眾公布。
近幾年來,中國外匯儲備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長。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08年7月15日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餘額已達到1.8萬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73%。在外匯儲備快速增加的同時,美元持續貶值,由此造成以美元資產為主的中國外匯儲備的巨大損失。而大約五分之一的中國外匯儲備投資於美國危機四伏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令國際金融界震驚。中國外匯投資公司的巨額浮虧等,無不讓人質問,如此離譜的決策有沒有黑幕?
中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
通俗地說,外匯儲備是指某一國在某年某月某日累積了多少「外匯」或「外國貨幣」,通常情況有兩個來源,一為國際貿易順差;二為外資淨流入。前者指的是出口大於進口,即出口收入扣掉購買該國進口品後剩下的外匯。至於外資淨流入,則有人直接將外匯帶進國內,不必經由商品的買賣。這些外匯無法在國內直接使用,必須跟銀行換本國貨幣才可在本國購買東西,而銀行的本國貨幣來自中央銀行,因而留在本國的外匯最終會落到央行。所以說,外匯儲備既是一個國家中央銀行持有的對另外一個國家的債權,又是中央銀行對本國人民(本國貨幣持有者)的債務。
中國外匯儲備在最近幾年的增長尤其迅速。在2000年底,外匯儲備餘額僅為一1,656億美元,到2006年底時,歷時6年,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為10,663億美元。而之後中國外匯儲備更是一路高速增長,到2008年6月底,僅用一年半的時間,就增加了7,425億美元,餘額達到令人瞠目的1.8萬億(1.8兆)美元。
匯率損失高於1萬億元
中央銀行持有外匯儲備最直接的風險莫過於匯率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發布數據表明各國持有的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的平均比重為65%。中國人民銀行從未公布過中國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和資產結構,外界普遍認為美元資產的比重遠遠高於基金組織公布的各國平均比重,估計大約有8、9成。如果按照目前1.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來計算,其中大約有1.5萬億美元資產。
如果按照2006年6月底的1.5萬億外匯儲備計算,則有0.9萬億美元的資產。根據中國大陸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數據,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在2006年6月15日為1:7.9999,相當於人民幣7.2萬億元。而到2008年7月31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6.8388,兩年前的0.9萬億美元資產已只相當於人民幣6.2萬億元,兩年之內縮水1萬億元。在這兩年之間,美元兌人民幣、兌主要的國際硬通貨一直在持續大幅貶值,與此同時中國外匯儲備仍持續快速增加,因此,僅因美元貶值造成的外匯儲備損失遠遠高於1萬億元。
一年匯率損失17艘美國航母
中國國家統計局不久前發布了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披露2007年人民幣升值6.9%,同年中國有1.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貶值1,054.5億美元。這1.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主要用於購買美國國債。美國一年期國庫券利率平均水平為2.27%,所以收入是346.9億美元,外匯儲備帳面損失707億美元。據報,2008年美國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在「布希」號航母服役以前,該艦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花費約40億美元,中國外匯存底有1.5萬億美元是美國債券,理論上可購買相當375艘的航空母艦,而一年匯率損失707億美元,則可建造17艘航母。
2008年美元繼續貶值,中國外匯儲備的帳面損失仍將高達數百億美元。
對此,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許少強教授表示:「如果從人民幣的角度衡量,我國外匯儲備確實減少,從原油購買力的角度也是如此。」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徐曉萍教授也認為,由於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加之現今國際市場上初級產品價格不斷上漲,中國以美元為主的外儲在總體上確實給人已「縮水」之感。
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及其遭遇的匯率損失,不僅在中國國內成為媒體追蹤的焦點之一,而且外媒也興趣濃厚。英國《金融時報》就報導說,如果有可靠的數據出臺,如此巨額的虧損可能很容易成為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該報聯繫的一些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甚至都拒絕公開談論潛在外匯儲備虧損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