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7自由時報
記者鄒景雯/專訪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日受訪指出,這次一○二五大遊行有近六十萬人走上街頭,表達對政府的不滿,但截至目前為止,馬英九先生或片段、或透過發言人的講話,不論內容與態度都很輕慢,迴避群眾的具體訴求,做為一個總統,他有義務正視這些聲音,並且好好的回答,難道這麼多人上街,總統不該給個正式回應嗎?
馬政府太顢頇 激人民上街頭
記者問:一○二五活動是妳主辦的第一次群眾運動,妳有何感受?
蔡英文答:這次的群眾運動,是人民要政黨更明確的出來為他們主張、為他們發聲,是人民在推著政黨前進。
我在台上講話,台下的表情會回應。例如大拇指朝下的手勢,平常我比不出來,但是大家都在用力比,我就比出來了,過去我們執政時常被在野黨喊下台,我實在不喜歡叫人家下台,因此說至少內閣要下台,他們也就OK了。
又如,我本來說陳雲林來的時候如何如何,發現講錯了,這些群眾根本不想讓陳雲林來,改口說如果陳雲林來的話,群眾就很高興,這才講對了!好像他們在與我討價還價一樣,真的很可愛,這種經驗過去沒有。
當晚在台上講話時,想到我們二十多年在主權上的努力難道就要一瞬間不見了嗎?真的有些情緒激動。下面群眾的反應非常直接,我每講幾句,他們也要講幾句,好像急著要跟你對話,我必須說,群眾的憤怒確實是很高的,高到我都有一點怕會失控,因此我一再對他們講要和平、理性,才會有力量,民怨真的很深。
問:從一個都會型的知識份子走到從事真正政治活動,妳學到了什麼?
答:學到了熱情,學到了責任。過去我是冷到不行,知識份子就是坐在一旁,看人家做什麼,然後再評論兩句,現在不是了,知識份子必須出來,對於這個國家你們有責任。這次有各種不同的人站出來,也各自代表不同的意義,年輕學子擔心什麼?有孩子的媽媽擔心什麼?年老的擔心什麼?擔心他們過去幾十年的努力就被我們這一代敗光了。
群眾憤怒爆發 人數超過預期
這次很值得觀察的是,出來上街的人年齡層下降,而且是自動自發的,按照我們的動員,假設是一千輛遊覽車,一車四十人計,才四萬人,其他十倍以上的人全都是自己來的,而且都會區的民眾佔大多數,即便是遊覽車載來的,那也是自願的,也是年輕化的,所以我認為民進黨的性格已經開始變化了。
此外,以前遊行的標語都是民進黨製作,他們拿了就用,這次他們自己準備了很多道具,表示他們有他們表現主張的方式。
問:這次的群眾人數超過不少人預期,你們事前的評估如何?
答:這次的民調很準,我們的民調持續顯示上升,報名的人數也確實逐步攀升,以前我們的民調算出來,實際到的人會少一點,可是這次人數超出民調預估。我們問的是一定會來與可能會來,過去只看一定會來的,這一次連可能會來的都來了,同時動員一點也不困難,居然有人打電話來說,我坐在家裡等動員,怎麼都沒有人來動員我呢?可見大家都悶太久了,這就要請問政府到底做了什麼事會造成這樣。
兩次遊行練兵 在野陣營團結
問:導致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妳認為藉由議題來整合各種力量的模式未來的發展如何?
答:這是必然要走的路,民進黨經過兩次大選挫敗後形象受到傷害,因此必須與社會站在一起,才能重新獲得能量,所以必須在議題上尋求社會力的支持,兩次遊行可以發現,這些社會力開始回過頭來支撐民進黨的發展,以前是民進黨引導社會力,現在不同了。
這次在野陣營是團結了,大家都出來了,民進黨又重新團結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有點像當年他們黨外時代那樣的精神。
同時,經過這次練兵,中央黨部的整合很好,戰鬥力出現了。雖然之前風風雨雨,但是最後大家都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大家都一起合作,共同完成工作,我對他們很滿意。
續抗議陳來台 機動規劃動員
問:許多人更關切,十一月三日陳雲林正式到訪時,你們會怎麼做?如何延續群眾的熱情?
答:陳雲林來與不來,不是重點,最大的傷害在之前的政治過程已經發生了,例如馬英九講地區對地區關係、自稱馬先生之類的,總統在憲法上代表國家,倘若成了地區,不知道要選這個總統幹什麼?
馬英九回應遊行時說政府在有些方面做得不夠,我則認為他很多方面做得過頭了,主權的退讓太多就是,這些才是令人擔憂的,因此藉著陳雲林來,我們會不斷的凸顯箇中的荒謬性。
這也顯現這個政治體制很大的問題,一個總統竟然可以在一個應由人民共同決定的重大主權問題上,自己透過一個秘密的過程去改變它,這是一個民主國家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我們會提問,一個總統有權力將主權這樣自己處理掉了嗎?
而整個社會的監督機制無法發揮作用,也會讓我們警覺一黨獨大的政治體制下,社會沒有監督的餘地、在野黨沒有監督的餘地,這凸顯了我們在民主發展上很大的一個窘境。
這件事也凸顯出,這個政府在處理中國議題的態度是軟弱的,他們迷信以軟弱可以取得對方的善意,這是錯誤的假設,也是行不通的,尤其以中國的政治體制,即便是一個善良的人都可能會做邪惡的決定,這次陳雲林來,我們也會凸顯政府在兩岸政策上的思考邏輯問題。
問:妳怎麼做到?現在包括路權的包攬,政府處處都在限制你們的自由表達,如何突破?
答:我們借路權是要讓我們的言論自由有發揮空間,他們借路權竟然是限制言論自由,這不是很可笑的事嗎?這也是一個政府的態度問題。他們在適用法律時,必須考慮真正的原意在哪裡!
我們有好幾個規劃都同步在進行,等到時機成熟時,我們會正式公佈。該準備都已經開始準備了,我們會做一個機動性的動員,我相信他們也會做一個機動性的行程安排,以躲避掉必然的抗議活動,我們會做相對的處理。
有很多活動不見得是民進黨發起的,有許多社團他們自己會有自己的計畫與表達,這是一個多元的社會,特別是一○二五遊行的氣氛,我相信很多民眾他們會自己走出來積極地參與。
我也要再次呼籲,我們要大聲的講話,盡量大聲的講,但是我們要和平,我們要理性。週六超過五十萬以上的人在街頭,而且熱度這麼高,可以這麼順利圓滿收場,沒有重大衝突,大家可以想見這些群眾他們是多麼的平和。比起民進黨執政時的凱道抗爭、紅衫軍場面,昨天的群眾熱情而有秩序的參與遊行,非常自我克制。歷史會記住今天,代表社會運動已經進入了另一個新的階段。
保護台灣主權 要靠人民自己
問:藉由這次成功的社會運動示範,未來民進黨在長期奮鬥目標上會如何接續社會運動的路線,深化台灣民主的品質?
答:這個社會還是一個過渡的社會,民進黨執政時對黨產、公投的處理上,以及一個進步社會該有的體制思考,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完全實現,但這不表示民進黨現在在野了就不做這些事情,包括黨產凸顯的政治體制與競爭的公平性問題、政治獻金法、陽光法案這些從事政治所涉及資金管理透明的整套運作機制都必須重新建立。
以及司法,這是進步社會最後的仲裁者,但是從威權到民主,我們的民眾對此還有許多不安的地方,因此司法體制的繼續改造,我們的司法人員必須跳脫情緒、不受政治干擾、輿論干擾,按照法律的規定與期待來執行法律,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此外還有社會及國家資源分配的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也是一個蓄勢待發的社會運動議題。
還有就是主權的問題,台灣主權的最大保護者還是台灣人民自己,大家要共同分攤這個責任,我們現在看到政府是無力的、怠惰的,甚至在主權問題上讓步,這是一個公共財,大家有共同的責任去保護它,因此如何強化主權極為迫切,這些都是我們未來社會運動的重要課題,因此以後我們會與社會團體更緊密地結合,有時我們主導,有時他們發動,密切的合作、工作在一起,以帶動整個社會對這些議題的重視,把壓力放在執政者以及在國會多數席的政黨身上,強迫他們改變。這次遊行給予我們信心,這個社會已經準備要發動一種新形態的社會運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