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7自由時報   馬總統威權統治幽靈即將堂堂進入校園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1117自由時報   

馬英九執政半年,威權統治的幽靈已徘徊在台灣的街頭。最近一例便是前朝之教官退出校園政策被翻轉,據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披露,教育部日前發函各大學調查教官員額需求,並大規模辦理軍訓教官甄選,準備大幅擴編軍訓教官員額,此舉違反教育部過去推動教官「屆齡退休,遇缺不補」,以及教官在二○二○年全面退出大學校園的政策,更逆反軍人不進入大學校園的世界潮流。

大學教官退出校園政策之逆轉,看似無關宏旨,尤其教育部對教官功能的定位,已從過去具有的濃厚政治色彩,轉化為單純的管教、輔導與校園安全維護,似已去除政治化的疑慮,因此指控其為威權統治復辟跡象之一,是否有小題大作、斷章取義之嫌?其實,此事之重要性若置於國家整體政策中,或許微不足道,但從馬英九總統之整體統治邏輯看來,卻又具體而微反映出威權統治復萌的徵兆,因此應加以嚴肅的探討。

其實,民主國家幾無教官職務的設置,獨裁如中國,亦不敢讓軍人堂而皇之進入校園。追根究柢,台灣校園內之所以有教官,乃是威權統治的產物。當年國民黨政府檢討其在中國之失敗,認為學生普遍反戰、同情中共,乃國共形勢逆轉的重要原因,因此潰逃台灣後,在一九五一年設置軍訓教官強化對校園的控制。教官的一般任務,在軍事訓練、學生管教,實際則是灌輸政治思想教育,為國民黨吸引黨員,監控學生之政治取向與校園政治活動等,而校園乃思想鬥爭之主要戰場,因此教官在威權統治體系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此一歷史淵源距今未遠,加上本土政權執政時並未完成轉型正義,今日舊政府復辟,親中威權傾向令人疑慮,若再擴大教官制度之運作,實難免予人威權統治復活的聯想。

換言之,此事之所以令人不安,並非在於區區一千多名教官在大學校園裡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而是觀察馬政府的諸多舉措,無不是以一些看似只對部分民眾生活權益造成干擾,實則牴觸自由、人權之核心價值的作法,逐步測試整體社會之反應,意即以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人民逐漸習慣此類箝制人權的作法,終至建構起一種類似新加坡式的「開明專制」,或是一個沒有戒嚴之名的威權統治體制。

馬政府反民主的作法,在陳雲林來台時,完全施展出來,絲毫不顧外界甚至國際社會的視聽。譬如:禁止人民向陳雲林嗆聲,禁止嗆聲民眾拿國旗,警察闖進唱片行關掉播放之台灣之歌,行人、騎士、駕駛無故被盤查,警方執法無限上綱,無視比例原則等。此外,最近證券分析師朱成志,遭金管會以其文章引用數據錯誤,停職一個月,更被視為馬政府將箝制言論之黑手伸進媒體的顯例。其恐怖之處在於,若一位分析師只因引用數據發生錯誤,就遭到停職處分,此例一開,因媒體報導或引用數據,不可能完全無誤,馬政府將可依例,隨意對任何批評他的媒體施以停刊處罰,言論自由之寒冬將至。

馬政府之統治邏輯,完全是其行事風格的反映。馬總統外表溫文儒雅,品學兼優,在校為乖寶寶、模範生,在家為新好男人之典型,然而觀察其對待政敵或處於經濟困境中的民眾,卻是一副鐵石心腸。對股民傾家蕩產的痛楚,毫無知覺,股市跌跌不休,失業率急劇攀升,出口連續負成長,馬總統竟肯定劉揆施政表現;對遭暴警毆傷的民眾,毫無體恤之心,對靜坐抗議學生之道歉訴求亦不回應,反而肯定警方作為,並諷刺學生要多用功。馬的作法,對民眾與學生情何以堪。

由此觀之,馬總統之人格特質顯然具有強烈權威色彩,一旦由其掌權,威權統治的復辟,已成為台灣民主之潛在風險。尤其,從最近一些事例看來,馬總統執政之下,威權統治似已借屍還魂。它不再是台灣民眾的噩夢,而是光天化日下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