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2自由時報
當各界在為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怎麼花時,政府又開始動郵政儲金的念頭,想把國發基金規模由二千億擴大到一兆,來協助企業脫困。當政府拚命撒錢時,不禁令人擔心,此種債留子孫、毫無節制的行為,未來我們政府也有可能面臨破產的窘境。更令人憂心的是,政府的決策機制越來越封閉、越來越不透明,而政府又擁有龐大且不受監督的權力時,是否為另一種危機的開始。
我們常說政治是權威性的價值分配過程,他決定了哪些人可以拿到消費券,也決定了哪些企業可以得到紓困。同時,他也可能決定了哪些人在兩岸關係的開放中得利,哪些人將成為受害者。在此種過程中,民眾與政府的關係往往是資訊不對等的,若有權者又有不受任何監督的裁量空間時,可以為民謀福利,也可以為己謀私。若沒有有效的課責機制與監督機制,就會產生貪腐問題。透明化是民主課責的前提。
馬總統沾沾自喜的自認為有一個清廉的政府。然而若政府的政策長期不透明、不公開,不讓民眾有表達和參與的空間時,誰能保證未來不會有任何舞弊情事發生。拿北市的貓纜塔柱危機來說,當初的選址、規劃設計是否有疏失,台北市政府以及當初負責的馬市長都沒有說清楚講明白,我們怎能確定沒有任何弊端?
馬總統上任後,加速兩岸關係的協商與開放。但是這些協商內容究竟對我們會產生什麼後果、政府曾經做了哪些政策評估,民眾完全無從得知。江陳會四項協議在民意壓力下雖被送到立法院,然而立院還在審查,這些協議有的已經或即將生效。政府所倚賴的國共論壇,更是沒有任何法律地位,更糟糕的是那些參與的代表有多少人是有利益衝突的。而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要求辯論時,更得到總統府發言人傲慢的拒絕,認為兩岸政策在投票當天,人民已經做出清楚選擇。現在沒有選舉,沒有辯論的需要。試問,此種情況,人民怎可能對政府有信心呢?
至於,龐大的國發基金已有不少企業覬覦,但是政府紓困的標準是什麼?監督的機制在哪裡?民進黨執政期間,行政院曾指揮郵政儲金轉存一百億元至陽信銀行,就被各界質疑其中有利益輸送之嫌。更何況,政府將兆元基金到處大放送時,難道不會有利益輸送的問題嗎?將來如果投資大虧,又誰要負責呢?
從兩岸關係以及經濟危機所暴露出的問題令人憂心。當危機發生時,政府取得了更多權力,若沒有任何監督機制往往是腐化的開始。唯有資訊透明、政府運作公開、並隨時對人民回應,才能減少貪腐、建立民眾對政府的信心。
(作者黃秀端 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