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7自由時報   雷震逝世三十週年 從反對黨到中華台灣民主國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307自由時報   

薛化元


雷震及其主導的《自由中國》雖被視為一九五○年代台灣「反對黨」主張的代表,不過,雷震對反對黨的組成,分為兩個不同的面向在發展:其一是期望由中國大陸來台的民主自由人士出面組織,由胡適領導之反對黨;另一個面向則是由地方選舉所帶引出的反對黨。

一九五八年雷震在日記中就指出:台籍菁英籌組「中國地方自治研究會」是「反對黨之先聲」,但他卻認為此組織「地方色彩太重」,擔憂「將來可能流血」。當胡適要雷震看一看楊基振起草的反對黨章程時,雷震仍然強調「不可有地方主義」,也認定「必須內地人和台灣人合起來搞,以免有偏差」。

一九六○年五月十八日舉行的地方選舉座談會中,成立反對黨的主張大抵成為與會者的共識。值得注意的是,雷震參與組黨的態度,使反對黨運動的內涵,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因為雷震的參與,使來自中國大陸主張自由民主人士也投入台籍菁英的組黨行動,而雷震在中國民主黨決策核心的角色,也是他們對新政黨抱持信心的關鍵之一。而無論是民青兩黨,或是齊世英為代表的自由派國民黨立法院實力派人物,參與反對黨組黨行動以後,則反對黨不僅在地方與國民黨形成選舉競爭的關係;在中央也可以形成制衡國民黨的反對黨。

由於雷震在台灣本土政治菁英與外省籍自由化取向政治人物的整合上,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因此雷震被捕後,參加新黨籌組的來自中國大陸的政治人物,如齊世英對於籌備新黨可能完全由本地台籍政治人物主導,便又有所戒心,這也是其後新黨未能正式成立的一個原因。相對地,國民黨當局逮捕了雷震,也收到讓反對黨胎死腹中的政治效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一九六○年中國民主黨順利組黨成功,在歷史上當然可以形成一個台灣本土菁英與來自中國自由派政治菁英合作推動民主運動的範例,相當程度也有機會消弭或降低日後台灣政治上的「省籍情結」或是「族群問題」。

整體而言,雷震對反對黨的態度,是他站在民主憲政的立場,逐漸脫離大中國政治架構,轉而立足臺灣的發展。因此,他能由外省籍菁英組織反對黨的主張,發展為積極投入台籍菁英主導的反對黨籌組工作。而在一九七一年,為了避免臺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併吞,也為了落實民主憲政,他進而主動勾勒出在台灣由多數統治的新國家藍圖,成立中華臺灣民主國,制定合乎民主憲法的新憲法。就雷震的反對黨主張的發展而言,在此一藍圖下,有了定期改選的正常國會,也才有正常政黨政治的可能性。


(由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主辦、財團法人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社團法人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合辦的「雷震、反對黨與社會運動研討會」將於三月七日上午10:00到下午5:00,在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台北市金華街187號﹥W101會議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