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8自由時報
刁毓能(圖:福爾摩沙電影公司提供)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洛杉磯電話採訪〕「這不是一部泛藍或泛綠的電影,這是一部美國電影。」帶著興奮的情緒,一手催生「被出賣的福爾摩沙」這部片子的刁毓能自信地表示,這部以台灣白色恐怖為主題,但導演和主要演員皆為美國人的電影,拍得比他預期的要好。
刁毓能說,身為台僑第二代,他有機會了解台灣的政治與歷史,父母的故事對他當然有影響,但就算電影討論的是認同與社會正義,這是娛樂事業,藝術和票房價值也很重要。
他說,當初電影以「殺戮戰場」、「盧安達飯店」、「慕尼黑」等政治懸疑片為藍本,片子預算在五百至一千萬美元之間,但拍出來像二、三千萬成本的大製作,他要感謝身邊最佳的工作團隊。
刁毓能說,二月二十八日的首映會反應很好,但宣傳、參加影展以及尋找發行片商的工作都才剛起步。他說,拍這部電影時並不是以台灣觀眾為對象,而希望觸及美國和全球的影迷,因為多數美國人對於片中的台灣歷史和政治都很陌生,他們需要時間喚起美國大眾的認知和興趣。
充滿活力的刁毓能在訪談中不斷說著,「我很興奮」。因為他認為這部電影可以讓觀眾跨過文化界線,感受到台灣人的掙扎和他們的掙扎是一樣的。他說,好萊塢看到這部片子的潛力,有些資金和資源已開始參與,台灣電影終於在好萊塢爭取到一個立足點。
刁毓能坦白說,資金籌募是獨立製片最大的困難,台灣旅美僑民的踴躍投資是他最大的支持。他說,大家以為這是老一代台灣人的故事,拍完後最大的收穫卻是年輕一代的台僑子弟反應熱烈,讓他驚喜。耶魯和普林斯頓這些知名大學的台灣同學會,陸續邀請他去演講,成為一場跨世代的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