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0自由時報   健保藥價頻降 逼本土藥廠出走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419自由時報   

記者范家瑜/專題報導

生技業者表示,健保局正進行第六次藥價調查,預期國內藥價恐會再度調降,再次壓縮本土藥廠獲利,生達(1720)、永信(1716)與東洋(4105)表示,國內藥廠出走,是必然也是不得不然,尤其與國際接軌與多角化經營,是台灣藥廠永續生存的首要條件。

雖然政府推出「生技起飛鑽石計畫」,規劃成立六百億元創投基金來扶植生技產業,但業者更關心政策面、執行面與國際接軌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健保制度的衝擊,為了解決健保龐大財務缺口問題,藥價調查與調降成為健保局必然的措施,但對本土藥廠來說是很大的衝擊,除了有些選擇退出紅海市場,其餘也只能出走、放眼更寬廣的國際市場,並致力於多角化經營。

生達︰藥價每半年調整 衝擊藥廠

生達副總陳威仁指出,台灣製藥業是被迫國際化的,健保藥價對原開發藥廠及國內學名藥,是給付不對等的,且每年價格都面臨調整,健保局藥價調查從每兩年調查一次,到每半年就一次,對本土藥廠獲利是莫大的打擊,而扶植生技產業的政策並未納入健保制度的考量,也讓藥廠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不安,健保政策其實是國內藥廠被迫國際化與多角化的重要推手。

經濟部技術處(ITIS)認為,生達與永信都是轉型、升級或整合的成功案例,以生達來說,目前人用藥品雖占公司營收八十四%,但產品範疇已跨足多項領域;永信更進軍美國斥資興建符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的藥廠,跨入與國際接軌的重要門檻。

生達集團目前旗下轉投資的布局,囊括原料藥、西藥製劑、中藥製劑、動物疫苗、醫療器材、檢驗試劑與保健食品;健保市場佔生達營收比重,從二○○六年的六十九%,逐步下降至二○○八年的六十三%,取而代之的是外銷與保健食品,前者從同期的十二%,成長至二十%,後者也從八%成長至十一%。

儘管外銷毛利率僅達內銷的六十%至七十%,但為擴大市場與生產的經濟規模,陳威仁強調,未來三到五年,生達仍將在營收成長的基礎目標下,致力於外銷比重的提升,達成國際化與多角化目標,其中上海原料藥廠已獲FDA查廠通過,未來一至三年,還將收購東協或中國製劑廠擴大全球布局。

永信︰推動跨企業聯盟 走出國際

各國健保經費拮据,讓學名藥的前景更加被看好,永信董事長李芳全表示,政府政策是學名藥發展的關鍵,以美國為例,總統歐巴瑪就宣示要降低用藥成本,將增加使用學名藥,並且防止大藥廠阻礙消費者使用學名藥;此外,由於學名藥供應鏈被通路商所掌控,台灣藥廠赴國外發展都非常艱困,因此他也建議國內製藥產業推動跨企業聯盟,以「勇氣、互信」來達成「內競外合」,也是台灣製藥產業走出國際的途徑之一。

東洋︰主攻特殊劑型新藥開發

東洋跨足國際市場也不遺餘力,目標於二○一二年前成為國際級特殊劑型藥廠,東洋董事長林榮錦表示,考量資金與風險因素,專精於特殊劑型的新藥開發,由於特殊劑型藥物是屬於產品週期長、附加價值與毛利高且高障礙的市場,如此可達到以低資本,投入開發具高度競爭障礙與藥品經濟的藥品。

東洋在國內已累積超過六十件臨床試驗,已有十四個藥品獲准通過,主要鎖定抗癌及最終症抗生素市場,且因掌握技術門檻高的微脂體量產能力,目前正與歐洲大藥廠洽談交互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