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6自由時報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中共已故總書記趙紫陽生前的錄音回憶錄英文版「國家囚犯」已經出版,趙紫陽生前的秘書鮑彤的兒子鮑樸(見圖,美聯社)是回憶錄英文版的翻譯及編輯群之一。鮑樸十五日投書「華爾街日報」,指稱是中共黨內高層鬥爭導致一九八九年的六四民運以血腥收場。
改革派與反改革派鬥爭
鮑樸指出,中國一九八○年代的經濟改革讓中共高層內部分化成支持與反對改革兩股勢力,在天安門示威的學生要求深化改革,包括民主;但鄧小平與總理李鵬等保守派卻反對,傾向嚴厲對付學生。鮑樸說,趙紫陽覺得如果學運可以遵循民主與法治原則、透過對話與緩和緊張的方式來化解,則可能大力推進中國的改革,包括政治改革。
學運最後走上悲劇的轉捩點,發生在李鵬刻意操作、在四月二十六日「人民日報」社論發表鄧小平對示威者的強硬聲明。當趙紫陽在訪問北韓時首次聽說鄧小平的說法時,內心直覺是「另一場反自由化的運動可能要開始」。
鮑樸說,令中國政府大為吃驚的是,學生對於自己的動機遭污名化感到震驚與受辱,因此隔天以示威來回應,這也是中國現代史歷來最大規模的自發性學運。趙紫陽當時觀察到,這次甚至連打出最高領導人的名號都無效。
李鵬 賭上政治前途硬幹
這時事情已非同小可,李鵬及其黨羽已經賭上自己的政治前途。鮑樸轉述趙紫陽的話說,李鵬極為擔心這篇四月二十六日的社論可能會被推翻,還說如果趙紫陽從北韓回來後,沒有支持四月二十六日的社論,他除請辭外別無選擇。鮑樸說,李鵬派系一心一意想逃避激怒學生的責任,最後證明是和平解決此事的最重要障礙。
鮑樸說,趙紫陽必在五月四日亞銀於北京召開年會上,發表堅持以「民主法治」原則解決衝突的演說,並提出肅貪及允許公眾多多監督政府的措施。但他的政敵沒有被說服,唯一的希望在於說服鄧小平,但鄧小平拒絕讓步。學生在五月十三日發動絕食,社會也以同情態度爆發廣泛抗議。
在此時,中共政權的「善意」受到質疑,但李鵬還問趙紫陽:「你會不會繼續用溫和手段處理學運?經過了這麼久,他們不是已被證明起不了作用?」在舉世注目下,緊接著發生的就是動武,威權統治的狠毒一覽無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