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7自由時報
對於台灣如何面對未來的兩岸政經局勢,有論者認為中國經貿實力強大,崛起之勢無可抵擋,台灣應對中國採取更開放、更整合以藉此獲利。然而,這種對中國經濟概念式的模糊認識,卻可能造成我國在擬定國際及兩岸經貿策略優先性上的誤判。
的確,中國自一九九○年代以來正快速崛起成為經貿大國。然而,若仔細檢視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並觀察更大格局的亞太經貿體系運作,即可發現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仍存在過度依賴出口,甚至依賴美國市場的脆弱性。包括日前來台的克魯曼、摩根史坦利亞洲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以及林毅夫、沈明高等中國經濟學家,都曾發表類似的看法。
事實上,一九九○年代末亞洲金融風暴的發生,暴露了東亞各國以貶值等手段競逐出口市場的結構性弱點,因此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各國開始意識到依賴出口至美國市場來帶動經濟成長的模式有其侷限,因此隨後紛紛採取發展內需市場的策略來平衡整體經濟過度依賴出口的風險。
然而,十年過去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卻更依賴出口來驅動其經濟成長。以整個亞洲經濟體來計算,十年前出口占GDP約為三十五%,現在則上升到四十五%。再以中國個別來看,按產業關聯度計算,目前其整體經濟成長有五成以上是由出口部門所帶動,而美國仍是其最大出口市場,中國依賴出口及美國市場來驅動經濟成長的脆弱性仍舊未變。換言之,當美國消費需求下降或祭出貿易壁壘、制裁手段時,將造成中國出口的大幅衰退,而連帶影響其整體經濟表現。此次全球金融風暴發生,中國出口受創連帶影響其整體經濟表現,迫使中國推出史上最大規模的四兆人民幣擴大內需方案來挽救經濟,即反映了其經濟成長模式的脆弱性。
依此最終市場仍在歐美國家的現實邏輯,台灣該努力的,不是從成本競爭的角度來思考如何與中國進行更緊密的生產鏈整合,而是該注意歐美國家在金融風暴後政府政策、產業發展的最新變化,然後努力提升自己的產業技術和產品品質,以求我國產品能保有國際競爭力,甚至取得更高的附加價值,這才是政府及國人該思考的正確經濟戰略方向。
(作者盧俊偉 為台大政治系博士候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