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7自由時報   綠營如何與中國接觸?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527自由時報  

高雄市長陳菊是否應該訪問北京,引發綠營內部的爭議。中國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台灣不能無視這事實的存在,因此與它打交道無可避免,拒絕接觸不是辦法,關鍵在於如何接觸。

民進黨在執政時期,也沒有拒絕與中國接觸,問題是中國拒絕進一步接觸,而是把「接觸權」留給國民黨,因為國民黨願意「聯共制台」。民進黨下野後,馬英九接下共產黨賜予的這個「權利」大肆攻擊民進黨「鎖國」。但他的所謂接觸,不但開門揖盜,而且把台灣的主權逐步釋讓給共產黨。因此,不論是民進黨,還是綠營,必須為與中國接觸立下「範本」,才能凸顯國民黨、馬英九的投降路線,這樣民眾才能有個比較,所謂「不怕貨比貨,只怕不識貨」也。

綠營如何與中國進行接觸呢?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一、確定身分。這是能否「平等」的先決條件。台灣從來沒有否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但是中國就是否認台灣主權的存在,而馬英九從來沒有抗議。因此綠營要有避免被中國矮化的身分。

二、選擇議題。面對中國,台灣也有自己的優勢,例如政治上自由民主人權的優勢,經濟上高科技的優勢。因此選擇訪問的議題要揚長避短。例如到中國「祭祖」必須斷然拒絕,因為這是中共擺出自己是「老祖宗」與「天朝」的民族主義與統戰招數。

三、接觸時機。時機是否恰當,有加分或減分的效應。陳菊這次出訪,總的來說,因為堅持主權,是成功的。但是在五二○前夕申請,時機敏感,被有心人洩露,為馬英九的接觸政策辯護,並企圖削弱五一七大遊行氣勢。但不要因為這點瑕疵就全部否定此行的成功。

四、利益迴避。綠營與中國的接觸,必須嚴守利益迴避的原則,只要與中國有利益關係而可能被利用的人員,應該迴避。

五、不卑不亢。訪問過程,沒有必要故意高喊刺激中共的口號,用平常心在適當時機表達對台灣主權的堅持與自由民主人權的理念;並且防止像國民黨那樣,在中共面前自動矮半截。也不要有為博取自己政治前途而故意作秀的私心;當然,也不應任意揣測別人的動機。

六、沙盤推演。中共向綠營招手,當然是基於統戰的目的,綠營接招就必須進行慎密的沙盤推演,準備多種劇本。因此對中共的本質與統戰技巧要有充分認識,絕對不可以自以為是;要做最壞打算,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七、總結經驗。與中國接觸,要隨時總結經驗教訓,發揚成績,克服不足。例如他們強調中國來客的安全問題,陳菊在做百分百保證時,也不妨回應一下,來訪的客人也應該對台灣有相應的尊重。

八、適當追擊。陳菊有關的講話被中共媒體消音,綠營其他成員下次與他們接觸時,必須提出這個問題,向他們施加壓力,也展示新聞自由的理念與綠營的團結。

與中共洽商接觸問題本身就是一場鬥爭,雖然有時有必要做適度妥協,但是不要期望每次都能有結果,否則勢必要犧牲太多的原則;更不能蜂擁而去,為訪問而訪問。如果洽商破局,可以攤出失敗原因,讓台灣民眾與國際輿論了解中共的蠻橫無理。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