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2自由時報   歷史可以假設嗎?馬總統!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722自由時報  

記者鄒景雯/特稿

基於國家安全,總統府的幕僚必須慎重思考,總統接見訪賓的談話是否適宜如數公開?因為,公布總統講話的內容不僅經常對人民知的權利與知的水平幫助不大,同時如此毫無遮攔的讓一國元首的真實底細曝光,實在有嚴重洩漏國家機密的危險,長此以往足以動搖國本。

昨日,馬英九在晤見大前研一時,又鬧了個大笑話,他說,大前五年前就希望大家重視中國大陸的發展,這與之不謀而合,因此一上任他就推動一系列的措施來改善兩岸關係,希望把過去八年沒有做的工作,趕快完成。他又說,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在金融海嘯、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台灣可能會更嚴重。這兩段話,與大前研一強調的經濟主張根本是兩回事,馬先生以為與之拍合可以墊高自己,反而是自取其辱。

第一段話,馬英九似乎沒弄清楚大前立論基礎為何,以為毫無策略的開放就是真理,大前講得很清楚,他定義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以提振內需市場為主軸的第二階段,建議台灣抓對機會的重點在此,不應耽於第一階段以出口為導向的舊思維,他甚至警告台商,第一階段的遊戲應到其他地方去玩,且愈分散愈有利競爭,這說明工資上漲、出口降低等這些中國市場的變化,已經對台商的利基造成影響,必須有所調整。甚至對於開放中資,大前都提醒,認為事涉複雜必須有周密的管理,否則事關重大。

由此,檢視馬所謂一系列的改善兩岸關係措施,與大前的看法有什麼關係呢?這十四個月,政府既無輔導中國台商轉移投資地點,亦無輔導台商轉進中國內需產業的具體作為,除了雞同鴨講,實不知不謀而合何在?

進而看馬的第二段話,那就更竹竿逗菜刀了!一年多到底做了什麼?除了直航與開放陸客外,還實施了哪些政策?難道三十六萬陸客就可救台灣經濟?既然什麼實事都沒做,何來不這麼做會更慘的事實?又如何可以假設歷史,做出歷史重來若不則一定的結論?

從圓環、公車專用道、貓纜、內湖捷運的慘痛教訓,其實和今日馬英九一人主導的兩岸政策,是相同的致命問題,他以為做就是好,不管如何做對,避免做錯,於是每一件都成為人民夢魘。對中國何嘗不是?拿台灣的老本去倒貼,以為改善了氣氛,台灣的競爭力提升多少?至今一張白卷。遠見的民調又創低點,足見人民的眼睛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