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1自由時報   和平獎誰出線 反映當前政治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1011自由時報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九日宣布美國總統贏得二○○九年和平獎桂冠,揆諸該委員會的歷史不難發現,這個獎的頒贈常與當時的政治局面息息相關。

六四民運後 達賴得獎

以一九八九年十月為例,中國天安門廣場的血腥鎮壓發生不久,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北京的宿敵達賴喇嘛獲頒和平獎,表面上這是對達賴抗拒中國佔領西藏逾三十年的努力加以肯定,但也是對北京搧了一記耳光。

撰寫諾貝爾獎相關書籍的史考特.朗敦指出︰「挪威委員會知道他們每年有兩次影響全球輿論的機會︰宣布得獎與授獎之時。而他們想善加利用。」

一九○六年老羅斯福總統因調停日俄戰爭有功而獲獎,他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總統。然而老羅斯福很難稱得上是和平主義者,他曾組織志願軍,親赴古巴與西班牙軍隊作戰。有些人批評,諾貝爾委員會是想討好美國,才選出老羅斯福。

一九三五年,諾貝爾和平獎獎落德國記者奧西埃茨基,他因反對當權希特勒而成為階下囚,納粹政府對此表示抗議,一九三七年,禁止德國人領取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委員會並未頒獎給一些卓越人士,其中包括印度的非暴力獨立運動領袖甘地。或許是這個遺憾,讓該委員會後來選出美國人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榮獲和平獎。

歐巴瑪不是以未來遠景,而非實際成就獲獎的第一人,一九六○年該獎頒贈給爭取廢除種族隔離制度的南非人權鬥士盧富立,他的訴求在三十二年後才達成。

該委員會最受爭議的決定應屬一九七三年將和平獎頒給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季辛吉與北越談判官黎德壽,黎德壽拒絕該獎,成為一○八年來,拒絕這殊榮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主導尼克森政府越戰政策的季辛吉受獎時,引發諷刺作家里芮回應︰「這是諷刺死亡時刻,此後已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