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3大紀元時報
☉羽軒
十月一日,中共建政六十周年慶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浩蕩展開,中共總書記胡錦濤不忘強調大陸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持續推動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同時則擴大閱兵典禮,展示各種新式武器,受校裝備之多、兵種之廣,都創下紀錄。然而,這種大規模展示武力的方式,反而引起亞洲與西方國家的憂慮,同時也暴露了和平統一之說背後的野心。台灣某知名企業集團總裁不僅參加慶典,更公開表示「高興、興奮、光榮」,完全無視於中共展示的武器未來攻擊的對象是台灣的可能,真正見證了所謂「商人無祖國」的現實與可悲。
在彼岸的台灣,因為八八水災而取消國慶慶典的雙十節,則顯得格外的低調與冷清。台灣政府官員中斷了過去持續多年的聯合國申請案,聚焦於可否迅速與中國簽訂「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簡稱MOU)與「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簡稱ECFA),更突顯了台灣政府當局急於借助中國崛起的經濟實力來刺激台灣經濟的心態。
ECFA究竟是解藥還是毒藥?各有見仁見智不同的看法。若以國際經貿理論的角度來看,開放雙邊貿易與降低關稅,雖然對於部分產業與就業人口可能產生巨大的衝擊,但確實對於整體經濟利益是有正面助益的,兩邊因為得以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最終都能互蒙其利。從理論上來說,開放政策對於較小且依賴出口的經濟體,比大的內需經濟體更為有利;也就是說,在沒有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台灣可以受惠更多。這也難怪台灣政府會希望盡快簽訂ECFA了。
然而,台灣政府忽視了一個最重要的事實,就是與其打交道的對象是「中國共產黨」。雖然許多人認為兩岸如果交流更加密切,中共反將有所顧忌而不願輕啟戰端。但這是忽略了中國共產黨鬥爭與欺騙的本質與,以及獨裁政權可能隨時作出完全不合常理決策的事實,更別說在過去歷史上國共多次談判多是國民黨吃虧的情形。
有段歷史可以為鑑:明末清初鄭氏王朝移師來台,清朝以三方面向鄭氏採取攻勢:在軍事上重建福建水師;在經濟上對福建沿海地帶實施海禁與遷界的措施,將居民向內地遷移十至二十里,對台灣實施全面封鎖;在政治上展開大規模招降活動。雖然遷界的措施使得中國福建沿海居民民不聊生,付出了慘烈的代價,但卻也達到經濟封鎖台灣一定的效果,使得台灣糧餉時常供應不濟,造成大批鄭軍降清或逃亡,
為最後清朝收回台灣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隨後施琅主張用武力蕩平台灣,先取澎湖,之後迫和,終於讓鄭氏歸降,交出台灣。
目前中共對台政策跟清朝對鄭氏的政策相仿:在軍事上持續擴張軍備,在政治上籠絡台商與政客。目前中國占台灣出口比例已高,若再簽訂ECFA後,依賴程度必將進一步惡化。萬一中共突然採取類似清朝「海禁遷界」的經濟封鎖策略,台灣恐怕沒有太多談判的籌碼。ECFA其實不是解藥也不是毒藥,而是像鴉片般的麻藥,雖然可以暫時減輕台灣經濟成長緩慢的痛苦,卻恐怕會讓台灣逐漸失去對中國經濟依賴的抵抗力,最後失去的將可能是台灣引以為傲的自由、民主、與人權,真是不可不慎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