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6大紀元時報
【記者海寧/編譯】近年來很多外商受到中國經濟發展的誘惑,前去中國淘金,但是許多卻鎩羽而歸,真正的贏家不多。10月5日出版的《經濟學人》雜誌對這一現象作了綜述。
保羅.法蘭西(Paul French)是總部設於上海的市場研究公司Access
Asia的負責人。他說,每年都有同一家西方公司向他購買同一種商品在華的市場報告,因為該公司每年都會新派1名行政主管,夢想打入中國市場。但那些行政主管很快就絕望的離開中國,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分配下打開市場缺口。
收入尚不及台灣
法蘭西先生的客戶並不獨特。另一家市場研究公司IMS估計,大製藥公司輝瑞(Pfizer)、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拜爾製藥(Bayer)在華的銷售額不足其全球銷售額的2%。寶橋(Procter
&
Gamble)在中國的銷售額估計剛剛超過30億美元,不足其全球銷售額的5%。聯合利華(Unilever)的在華銷售額不到寶僑的一半,其中國分部僅勉強盈利。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國際集團在中國大陸的收入甚至比不上台灣,而台灣的人口僅是中國大陸的2%,競爭也要更激烈。
失望是永恆的主題
與中國做生意的期望以及常常與之相伴的失望是西方自19世紀以來的永恆主題。現在由於經濟衰退,外國公司借中國的經濟成長撈一票的慾望更強了。但是去年歐美對中國的出口基本持平,不到歐美出口額的7%,而且這個數字還因為歐美對其他國家的出口額下降而有所上升。
雖然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其他企業仍然面臨公開的法規障礙以及隱形的阻擋,無法接觸到中國的消費者。出版業、通訊、石油鑽探、營銷、製藥、銀行保險業仍然受到層層保護,或者禁止外國人涉足。腐敗、保護主義和官僚主義則是任何行業的外國人都要面臨的。
最近,代表外企利益的三家遊說組織,上海美國商會(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歐洲在華商會(the
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和美中商業委員會(the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發布報告,支持這一令人沮喪的觀點。他們最大的不滿不是生意人通常擔心的問題,諸如能否僱傭到高素質的員工或者費用太高。相反,他們抱怨中國企業獲得補貼引發的不正當競爭、外企處處受限、互相矛盾的法規、缺乏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以及不透明、肆意妄為的官僚制度。
美中商業委員會為了在華經營,必須獲得美國國務院、中國駐美使館、華盛頓DC、上海市、地稅局和中國商業部的證明文件。花費6個月時間,方能拿到1年的經營許可。這還算是不錯,至少還有規矩可循。但是別人就沒這麼幸運了。
中共地方官員為保護其地盤上的公司不遺餘力,通常給與它們土地及貸款額度的優惠,或者減少對它們的官僚限制。如果跨國法律事務所能夠僱傭中國律師的話,那些公文往返不知能創造多少工作機會,但是它們卻不能僱中國人。
能夠克服這些障礙的公司通常在華設有製造工廠。沒有任何外企在中國能夠打價格戰而獲勝。拿美國輪胎製造商固特異(Goodyear)來說,它在中國的
760個經銷商全部都有當地合夥人,並拿到了中國的許可證。固特異利用其固特異飛船繞過了中共對廣告的壟斷,並用這種先發制人的手段來宣傳「安全駕駛」的理念。
幾個成功外企的另一策略是給它們的產品定制高價格。尼爾森公司(the Nielsen
Company)一項調查顯示,中國人認為外企產品比較貴,即便事實並非如此。這說明,外企應當憑質量取勝,而不是價格。比如,蘋果(Apple)、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和李維斯牛仔(Levi Strauss)的某些產品在中國的售價高於世界其他地區。許多奢侈品也是如此。但是憑藉高價取勝的公司卻少之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