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2自由時報   為下一代千里苦行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1112自由時報   

千里苦行路線圖

 

一九三六年,一位非裔美國牧師訪問甘地,談話中他詢問甘地:「非武力抗爭是一種直接行動嗎?」甘地神采奕奕地答道:「不只是一種,而且是唯一的一種……這是世界上最強大也最活躍的力量……是一種比電力更熱烈,比『以太』更強大的力量。」

二 ○○九年十一月八日,「人民作主」運動從龍山寺出發,依循著民主先烈的步伐。二十三年前,鄭南榕在此發起「五一九綠色行動」;十五年前,「核四公投千里苦行」也是由此出發。再一次,我們要以雙腳,以意志力,為我們的國家,也為我們自己創造歷史。我們要苦行台灣四十九天,要求馬總統:攸關國家主權與重大民生福祉的「兩岸協議」要交付公民投票,由人民作主;要迅速修改公民投票法,落實主權在民的精神。

十一月八日參與苦行的人數約一千多人,比起近年來動輒數十萬人的遊行,不算多。但是,「非武力抗爭」最重要的力量,不是來自於人數的多寡,而是來自於其堅持不懈與嚴謹紀律所贏得的社會認同。誠如林佳龍先生所說:我在空氣中嗅到了瓦斯味,隨時可能產生威力強大的爆炸。林義雄先生則說:我們是芬芳的花朵,所散發出的香氣自然會讓人趨之若鶩。不論是瓦斯或香氣,其滲透力都不容小覷,都會讓空氣產生質變。

然而,社會運動或政治運動發展的過程中,最先受惠的人,往往是參與者自身。苦行第二天,一位年輕人在心得分享時告訴大家:他上大夜班,早上到中午原本是他應該睡覺的時間,但是他了解我們在做的事情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他願意犧牲睡眠來參與。他說他才二十五歲,過去前輩為台灣民主奮鬥的歷史他來不及參與,但是未來的歷史他會積極投入,他願意接棒、傳承,繼續為台灣打拚下去。

對於像我這樣一個中生代的社會運動者,還有什麼事情會比聽到這樣一席話更美妙呢?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答案豈不清楚明白?為了我們認真打拚的下一代的生存權,為了我們樸實正直的台灣青年所要傳承的歷史。

(作者陳麗貴 為核四公投促進會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