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6自由時報   滅村百日 媒犢招魂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1116自由時報   

十一月十六日是小林村滅村百日,連續五天的超渡法會,在十五日黃昏結束。團隊又回到現場,繼續記錄災區重建過程。

滅村百日,除了公視和原民台之外,沒有其他媒體在現場。對於災區的報導越來越少,社會大眾的關切也逐漸低落。

想到上月二十九日在甲仙舉辦的「重建南台平埔文化學術研討會」中,有學者提到這次八八水災對於平埔文化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滅村前,政府不把平埔族納入原住民體系裡,使得平埔族無法享有原住民應有的權利。風災後,政府對於災後重建規劃又急就章,缺少中長期妥善規劃建設。還有學者提到,如果依照現行計畫,那麼過了五年、十年,這些災民將會淪為一級貧戶,衍生出更多社會問題。嬿婷說,原住民委員會仍不承認平埔族為原住民,他們許多權益皆無法受到保障,這也對未來小林村的平埔文化重建產生一定的影響。然而,這部分資訊除公視、原視等少數媒體外,卻不見其他主流媒體關注及報導,文化重建之路更加艱困。

記鋒注意到的是,災變之後,道路旁佈滿了印有慈善團體符號的旗幟,再來是家門口,最後連災民們的組合屋也印上了這許許多多的符號。沒有人問過災民們同不同意自己的家園被印上這些符號,難道因為他們是災民,只能任人消費?

文均曾提到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重建工作都是以漢人都市人的思維,套用在平埔族上。永久屋就是一個例子。因此小林村自救會會長蔡松諭義憤填膺說:「永久屋十四坪要怎麼住人?在都市十四坪房子很貴,但那些錢在鄉下卻可以買到很大的房子!」滅村百日,族人曾在法會第一天回老家招魂。只是,魂魄已遠,更須召喚的,是平埔族的認同與記憶,以及台灣社會的真正關心吧!

(作者李記鋒、王嬿婷、盧文均 為媒犢影像團隊成員 http://www.wretch.cc/blog/mediac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