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0自由時報
如果馬英九總統說的那一套,能叫做「改革」,那麼,改革二字恐怕要反過來寫,叫做「革改」;當馬英九口說「改革」,做的卻是「反改革」,那麼,「馬英九」三字是否也應反過來寫,改為「九英馬」?
「丟選票,也要改革」,馬英九話說得好聽,但是,竟把健保費大漲、增加薪水階級負擔叫做「改革」,以選舉考量提出差別補助方案,卻由全民買單,形成新的不公平,馬的話又說反了,「改革」根本就是「革改」。
他舉的改革例子,還包括行政院組織法拖了十三年,才在他手中完成「改革」等。其實,十三年中,前三年是國民黨執政,國會也佔多數,卻不推動修法;接著八年,民進黨執政,國會由藍營佔多數,一路杯葛修法;馬政府當政後近兩年完成修法,政府員額卻愈修愈肥,這算什麼改革?
馬的「丟選票,也要改革」,言猶在耳,卻第二天就跳票,公務員考績吃大丙的至少三%改革案,馬空談改革,卻不強力推動修法,背後顯然鐵票考量,「怕丟鐵票、不要改革」。
其實,馬英九反改革罄竹難書,早期在海外的荒唐言論不必再述。十九年前,總統直接民選是民主憲政最重要改革工程,馬英九卻堅決主張委任選舉,站在反改革一方;又如他大談黨產改革,卻大賣黨產,幾百億入黨庫…。
以後,當「馬英九」大談「改革」時,人民只要想著,「九英馬」又在吹「革改」調了,就能掌握事實八九不離十,不會再被反話所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