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413大紀元時報

令人震驚的波蘭總統卡臣斯基與眾政府要員4月10日的飛機失事慘案,從俄羅斯西部傳到波蘭後,民眾自發進行紀念和哀悼,在總統府大門外擺放鮮花、花環和蠟燭。(記者Gabriela
Semenowicz/攝影)
【記者萬平/綜合報導】波蘭總統卡臣斯基(Lech
Kaczynski)與眾政府要員4月10日的飛機失事慘案,令地處俄波邊境的卡廷(Katyn)森林又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揭開塵封已久的當年蘇聯集權專制政府的滅絕人性的惡行。
卡臣斯基10日率政府要員前往卡廷,於悼念二戰時被史達林軍隊屠殺的死難同胞途中,不幸墜機罹難,而專機墜毀地區正是當年卡廷大屠殺發生地點。
卡廷大屠殺
就在70年前(1940年)的4月13日,約2萬餘名波蘭軍人、知識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職人員在卡廷森林集體遇難。這些波蘭精英在卡廷森林,分3處被推行「史達林主義」的前蘇聯軍隊集體屠殺。雖然,前蘇聯與俄羅斯曾極力掩蓋此一群體滅絕的獸行事實,但歷史證明真相終將大白於天下,惡行不可能永遠被掩蓋。
卡廷大屠殺,又稱「卡廷森林大屠殺」、「卡廷事件」或「卡廷慘案」,是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於1940年春對被俘的波蘭戰俘、知識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務員進行的屠殺。除了指,發生在位於卡廷森林的科澤利斯克戰俘營的針對波蘭士兵的屠殺外,還包括同時發生在斯塔洛柏斯克和奧斯塔什科夫戰俘營的處決戰俘行動,以及發生在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的處決政治犯行動。
在這些屠殺之中,卡廷大屠殺規模最大。但由於波蘭的徵兵制度規定除非獲得當局豁免,所有大學畢業生必需服兵役,接受後備軍官培訓,故蘇聯得以滅絕大批波蘭籍高級知識分子。
屠殺起源於拉夫連季•貝利亞(Lavrenti Pavles dze Beria)的關於處決所有波蘭軍隊成員的提議;正式文檔於1940年3月5日由蘇共中央政治局(包括史達林和貝利亞)全體簽署批准。
貝利亞的報告詳細說明了自1939年9月17日蘇聯出兵波蘭後,被蘇聯關押在3個大戰俘營以及其他營地和監獄中的波軍被俘軍官及其他人員的人數、軍階、職業和政治態度。報告說他們是蘇維埃「不共戴天的敵人」,因此建議按「特別程式」審理,處以極刑——槍決。據此,蘇聯當局授權內務人民委員會對報告中所列
25,700人執行槍決。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蘇聯和德國於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正式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當年9月1日德國出兵波蘭,蘇聯9月17日以「保護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人民生命」之名,出兵波蘭。18日波軍總司令發布命令認為,蘇聯不是交戰國,不要抵抗,有130,242名官兵流亡到蘇聯,成為戰俘。19
日成立8個集中營,監押波蘭官兵。期間經蘇德交換戰俘和遣散士兵,尚留2萬多名波軍軍官和文職人員留在集中營。
1943年4月13日攻入蘇聯境內的納粹德國軍方宣布,在德軍曾占領的蘇聯斯摩棱斯克市(Smolensk)附近的卡廷森林地區發現被蘇聯軍方屠殺的波蘭軍人萬人坑。經德方組織的國際委員會驗屍確定,這些穿著波蘭軍服的官兵死於1940年春,是被蘇聯人殺害的。
1943年4月15日,蘇聯發表公報,對此予以斷然否認,宣稱這些波蘭戰俘在德軍入侵蘇聯之後落入德軍手中,是被德軍殺害的。此後,蘇聯和德國均組織調查團前往卡廷進行實地調查,但都沒有取得明確的結果。
二戰後,德、俄雙方都拿不出強有力的證據,證明卡廷慘案為何國所犯罪行,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無法定論下,使此案成為二戰以來懸而未決的謎。
1990年4月13日波蘭總統雅魯澤爾斯基訪蘇時,戈巴契夫承認慘案是「史達林主義的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