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8自由時報   馬英九與民主陣營愈來愈疏遠了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528自由時報  

朝鮮半島情勢轉為緊張,牽動地緣戰略的變動,引起周邊國家的高度警戒。在台灣,大家還不知道馬政府有何妥善因應方案,只聽到外交部門接近中國官方態度的反應。前天,馬英九總統接見歐洲議會議員時,進一步表示,過去兩年政府努力改善兩岸關係,使台海緊張情勢大幅降低,現在看到朝鮮半島的情勢,除令人感到憂心,也證明政府的努力方向是正確的。不見危機處理方案,只見自賣自誇,這樣的領導人,不禁讓老百姓捏一把冷汗啊!

「努力改善兩岸關係」,是馬英九經常掛在嘴上的政績,彷彿兩年來在他的「英明領導」之下,洶湧的台灣海峽已經風平浪靜了。既然馬英九拿朝鮮半島情勢作比較,我們也不妨把朝鮮半島情勢跟台海情勢對照一番,看看馬英九「努力改善兩岸關係」的真相。首先,不論是北韓還是南韓,各自堅持是一個主權國家,雙方也都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幾十年來,情勢緊張時期也好,關係緩和時期也好,一絲不茍的國與國關係是不變的。反觀馬英九執政以來國不成國,台灣淪為一個中國概念下的「台灣地區」,面對中國自動收起中華民國國旗等主權象徵,參與國際組織自我矮化為「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實為「中國的台北」)。如此以外交休兵為名,行主權休兵之實,豈謂和平?那是承認中國為宗主國所換來的苟安!

再說,本回朝鮮半島情勢緊張,主要是近年來北韓屢屢飛彈試射、核子試爆,加之以魚雷擊沉南韓軍艦,李明博總統不得不採取自衛手段,否則南韓姑息養奸,北韓得寸進尺,將來必定會闖出更不可收拾的禍患。按照馬英九的作風,李明博對北韓的系列挑釁動作,應該忍氣吞聲、逆來順受。一如他自己,對中國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以一千多枚飛彈瞄準台灣,以一中原則洽簽ECFA,只要求中國來人稱他一聲「您」等等,但求不刺激中國,事事討好中國,以免雙方關係緊張,台海便可以維持和平假象了。或許馬英九想教李明博,心甘情願地被金正日綁架,一如他自己乖乖聽北京發號施令,朝鮮半島就不會風雲變色了。

可笑的是,馬英九拿朝鮮半島情勢作比較,沾沾自喜於「努力改善兩岸關係」政績時,馬政府對朝鮮半島情勢的反應,即,不明確譴責北韓,反而呼籲南北韓「以理性態度和平解決紛爭」、「譴責任何使用暴力或挑釁破壞地區和平穩定之行為」,幾乎與中國同一個鼻孔出氣,已經被國際社會徹底看穿了。難怪美國中國問題專家簡淑賢質疑說,台灣在天安艦事件的反應太軟弱,與北京同一個調子,美國正全力推動北京對北韓採取強硬措施,同是民主國家的台灣,卻與支持南韓的美日澳不站在同一陣線上。馬政府的親中疏美政策,卻是透過朝鮮半島緊張局面全都露了。

從尋求中國批准以「中華台北」名義充當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到面對朝鮮半島緊張情勢的反應與中國亦步亦趨,兩年來馬英九「兩岸關係內政化」的總路線,終於浮顯在國際的大庭廣眾之下了。此情此景,刻劃的不是台海的和平與穩定,而是台灣主權前所未有的危機。馬的種種作為,意在破壞台灣的獨立現狀,疏離與台灣有共同戰略利益的民主陣營,以利台灣被中國終極統一。當馬政府、國民黨那廂為「流亡政府」大打口水戰之際,馬英九這廂則以實際行動消滅中華民國、出賣台灣主權,那些捍衛流亡政府者,真的很不懂得揣摩上意啊。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