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602大紀元時報
富士康在中國無往不利的發展,卻在和比亞迪的糾紛踢到鐵板。在富士康接連自殺案件後,投資中國受害台商協會理事長高為邦想起1個月前,與某位富士康資深退休經理的談話,這位經理談起富士康與比亞迪的商業紛爭時說:「郭台銘做錯一件事情,就是去告御狀,從那之後,郭台銘在那邊幾乎很難生存。」
高為邦當時沒細問如何難生存,但接下來,看到大陸媒體鋪天蓋地報導富士康跳樓事件,特別是《新華社》等官方喉舌直批富士康的管理文化,長期處理台商受害案件的高為邦直覺,整個陣仗並非單純的自殺案件,「把郭台銘搞垮」的意味濃厚。
話說富士康與比亞迪之間的糾紛,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28歲起家時,花了3年時間成為電池大王,5年前轉進汽車市場,為了轉進手機市場,2003年從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NOKIA手機部門,高薪挖角400多名幹部,獲取內部文件,還複製鴻海的經營模式。
比亞迪幾年間迅速崛起,如今業務包括手機電池、液晶屏、鍵盤等。除在電腦代工、汽車製造沒有重疊外,業務跟富士康近乎雷同。2006年,郭台銘以竊取商業機密爲由將對方告上法庭,歷經深圳法院、香港法院、北京法院,民事刑事齊發;一場外表看似勝負鮮明的官司,但比亞迪總能化險爲夷、從中脫身,反告富士康員工涉嫌賄賂,偽造證據而遭公安逮捕。
就在訴訟纏鬥的幾年間,比亞迪用較低的價格,搶走富士康的大筆訂單,更獲得股神巴菲特10%股權的投資。2008財報出爐,比亞迪的表現不論是營收還是每股盈餘,都勝過富士康。
糾紛背後 政商關係較勁
外界在關注這齣商業糾紛時,注意到中國大陸本土與台資企業背後政商關係的較勁。有報導指出,富士康雖是深圳重量級台商,但做的是出口生意,相較於比亞迪是深圳納稅大戶、董事長王傳福是深圳人大常委,擁有任免地方官員及司法人員的權力,對深圳地方政府而言,富士康未必比比亞迪吃香。
而有大陸出口企業航母之稱的富士康,在台灣與大陸間的政商關係也非省油的燈,根據《財訊》雜誌報導,「知情台商透露,(2008年)12月中旬深圳黨委書記、市長被叫到北京『檢討』,北京對於比亞迪未知會上級就逕行發出前述公告頗為不悅。」報導中並透露,「而請得動中央高層幫鴻海『主持公道』,則是台灣政壇直通北京的第一把交椅『連戰』。」
然而,向高層告狀似乎未讓富士康和比亞迪間糾紛提早落幕,「反有可能惹來殺機」高為邦說。他以自己投資中國廠房被坑,多次訴訟無果,甚至告到江澤民那去,同樣石沉大海。加上多位台商討公道,至今沒有一件案例獲得平反,幾年下來,高為邦痛下結論:「掠奪台商是中共一貫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