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6自由時報   土地、文化與政治權力 吉爾吉斯動盪之源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616自由時報   

編譯魏國金/特譯

針對吉爾吉斯近日爆發大規模種族衝突,專家指出,吉爾吉斯與烏茲別克人之間由來已久的文化差異、土地紛爭與政治權力分配等紛爭,是這一波動盪情勢的根源,而這些「亂源」趁中央政府垮台、臨時政府未能完全掌權之際,如毒水猛獸般出柙。

吉國前總統巴基耶夫在兩個月前遭罷黜,全球最大政治風險顧問公司「歐亞集團」分析師潔倫柯維齊指出︰「中央政府垮台為業已存在的種族緊張開了大門,現在雙方都變得激進化,彼此指責,情勢正急遽失控。」

這場動亂不過是豐庶的費加納谷地爆發的最新一波衝突。前蘇聯領袖史達林將該區劃歸吉爾吉斯、塔吉克與烏茲別克三國,以分而治之,卻也挑起長居谷地的烏茲別克族和吉爾吉斯人之間的新仇舊恨,不斷因為土地和住屋問題爭執不休。蘇聯解體後,吉、烏矛盾於一九九○年代初期浮上檯面,釀成血腥衝突,數百人因而喪命。

定居民族與遊牧民族的文明衝突

專家指出,吉烏問題的關鍵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幾世紀以來,吉、烏兩族共同生活在中亞的大草原與山脈,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埋下彼此的敵意。巴黎「國際與戰略關係研究所」研究主任杜比安說︰「就歷史而言,烏茲別克人是定居的,吉爾吉斯人則是遊牧民族,兩者的文明有極大差異。」

烏裔少數 掌握吉國農業和貿易

在吉國南部,雖然烏裔占人口不到一半,卻掌握當地的農業與貿易,因而招致吉裔忌恨。反觀烏裔雖是吉國重要少數族群,華府智庫「詹姆斯鎮基金會」中亞家瑪拉特說,他們在地方或中央政府中的代表比例皆明顯不足。

新憲排除烏語 烏裔更被邊緣化

在這波衝突前,吉、烏兩族在政治地位上的嫌隙已有升高之勢,而臨時政府預定於本月二十七日舉行的新憲法草案公投,更讓烏茲別克人心寒,因為該草案保留俄語為第二官方語言,烏茲別克語卻無立錐之地。

但瑪拉特指出,這波衝突不只是族群緊張所致,支持巴基耶夫的犯罪幫派也被控煽動騷亂,以顛覆新政權。「這不是純粹的族群暴亂,它是由外部力量引發的。」

瑪拉特表示,若不久後暴亂獲得控制,兩造將可回到相對平靜的共存狀態。「過去二十年來,兩方總是在權力、水與土地分配等問題上關係緊張,但也透過協商順利解決問題……雖然必須投注龐大心力,但恢復此前的族群平衡是可能的。」 (取材自法新社)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