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4自由時報
國際法院昨日做出一項特殊的裁定,認定東歐小國科索沃在二○○八年逕自宣布獨立建國的舉動並不違法。這個舉動是當今國際法上史無前例的創舉。
科索沃原為前南斯拉夫聯邦(現已改稱為塞爾維亞)南部的一個自治省,主要居民為阿爾巴尼亞裔。一九九○年代初期,科索沃居民嘗試脫離塞爾維亞獨立,與中央政府之間的衝突演變為內戰。聯合國介入後,塞爾維亞政府同意撤軍,讓科索沃成為聯合國管理下的一個自治區。雖然科索沃不再由塞爾維亞直接統治,但聯合國仍然認為科索沃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不同意讓其獨立建國。二○○七年底,主張獨立建國的民主黨在選舉中獲勝,新任總理塔奇(Thaci)在二○○八年二月上任後立刻宣布獨立建國,並公開向全世界尋求支持。這個舉動直接挑戰塞爾維亞的主權,塞國政府立刻表示反對,並獲得俄羅斯、中國等國的支持。但包括美國、台灣在內的許多民主國家都陸續宣布「承認」科索沃獨立。這個事件所造成的衝擊十分巨大,因為國際社會從來都沒有對於是否要承認一個新的國家,產生如此嚴重的分歧。因此聯合國大會在二○○八年十月做出決議,請國際法院就科索沃獨立的合法性表達意見。外界原本認為國際法院或許會顧慮到直接承認科索沃獨立合法將引起其他地區仿效,應該會對此案模糊處理。不料昨日國際法院以投票的方式對科索沃獨立一案做出不違法的裁決。目前科索沃已獲得六十九國的外交承認,在獲得國際法院判決「加持」後,相信未來將很快融入國際社會。
過去兩年來,中國政府及其國際法學者一直明確反對承認科索沃,因為擔心新疆、西藏,以及原本就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台灣將循此慣例建國。但國際法院的新裁決已經打破了主權與領土不容分割的定理。小國科索沃為尋求獨立所展現出的膽識,
對照不惜犧牲台灣利益也要傾中的馬政府,孰優孰劣,實已高下立判。
(作者陳牧民 為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