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7自由時報
〔編譯管淑平/紐約時報二十五日報導〕面對與中國在匯率、貿易和安全議題上的衝突,歐巴馬政府現已認定中國無意與美國合作,華府與北京打交道的方式,將從原本努力討好轉為採取更強硬態度,並結合國際盟邦,在匯率、南海主權等棘手問題上共同對抗強硬的中國。
歐巴馬政府這種新作法的優勢和限制,在上週南韓二十國集團(G20)財長會議上表露無遺:美國贏得各國具體承諾降低貿易失衡,使中國面臨更大壓力開放人民幣升值,但美國主張對貿易失衡訂出量化限額,想進一步孤立北京,卻遭德國、義大利和俄羅斯反對。
中國蠻橫自大 歐巴馬政府失望
美方官員指出,過去兩年美中嚴重失去互信,迫使他們不敢再奢望與中國合作處理氣候變遷、核武擴散和建立全球新經濟秩序等議題。近日中國禁運稀土更讓雙方關係雪上加霜,明顯對此感到不安的華府官員說,不清楚北京是出於經濟或戰略動機。
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政策計畫主任沈大偉說,「這個政府上台時,一心一意要讓中國成為共同面對全球挑戰的夥伴」,但「中國沒有扮演這種角色。現在他們明白,他們是在與一個心胸越來越狹隘、自利、蠻橫、民族主義高漲(hyper-nationalist)又強勢的國家打交道。」
深耕亞太 重拾南韓日本友誼
為反制被部分官員視為所向披靡的「中國崛起」,美國正重新活絡與日本、南韓等冷戰盟友的關係,並強化和亞洲其他地區的勢力。沈大偉說,給北京的訊息很明確,「美國在這裡有更親近、交情更深的朋友。」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亞太資深主任貝德說,中國炫耀實力的動作,在二○○八年全球經濟危機後尤其明顯,部分原因是北京很快復甦,造成「一種美國正在衰退、中國旭日東升的普遍認知」,但歐巴馬政府已決心重振美國領導地位,扭轉這種印象。美國國內政治因素也助長對中國擺出強硬姿態,北京已成為經濟不振、高失業率等問題的箭靶;民主和共和兩黨在國會劍拔弩張對立,人民幣匯率是難得可以同聲一氣、共同批判的議題。
然而,中國將進入領導權力交接,文人領導和軍方之間日益明顯的分歧,這些國內不同勢力的交鋒,或許會讓北京難以軟化。
海砸3889億 美在關島打造超級基地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為因應中國的擴武,斥資八十億英鎊(台幣三千八百八十九億四千萬元),在關島打造超級軍事基地。這項計畫不僅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西太平洋區域最龐大的軍事基地投資案,也是數十年來最大手筆的海軍基礎建設計畫。
二戰以來 西太平洋最大軍事投資案
報導指出,關島美軍基地擴建案將包括可停泊一艘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的碼頭、飛彈防禦系統、實彈訓練基地,以及關島海空軍基地擴建。據估計,在建設高峰期間,關島的人口將從現有的十七萬三千人攀增近五十%。一萬九千名美國駐日本沖繩基地的陸戰隊員最後也將移師關島。
關島居民憂心該計畫恐傷害他們的生態環境以及觀光經濟命脈。美國環保署報告指出,該案恐導致關島嚴重缺水,而建造航空母艦停泊港恐破壞七十英畝的原始珊瑚礁。
然而美中戰略競爭已使關島居民的憂慮橫遭漠視。過去十年,中國積極擴武,企圖遏阻美國軍事干預未來任何的台海衝突,中國並投射武力在油氣蘊藏豐富的南海爭議性地區。北京也擴充海軍以確保往來中東的海運航線。
美國目前也斥資一億兩千六百萬英鎊,以提升印度洋英屬迪亞哥賈西亞島的軍事設施。該計畫將於二○一三年完成,屆時將有能力維修配備彈道飛彈的核子動力潛艦,該潛艦能攜帶多達一百五十四枚巡弋飛彈,攻擊威力相當於一整艘美國航母的戰鬥群。
|